成年人尚且如此,何況孩子?孩子的心理是脆弱的,對老師的態度是很敏感的,一句親切的話語,一個鼓勵的眼神會激起他們的上進心和敢於同困難作鬥爭的信心,可是老師的一個不經意的眼神,一句不在意的話語,一次小小的疏忽,也許會給孩子帶來不可估量的傷害。
馮老師開始後悔,自責昨天對小芳關注的不夠,如果放學時自己留給她一句鼓勵的話,或一個慈愛的眼神,她還會回家後整晚的不開心,還會耍脾氣嗎?每天放學時,孩子們在校門口的揮手告別,馮老師雖麵帶微笑點頭,擺手,可這已是職業性的應酬,自己的眼神並沒有真正地和孩子對視、傳遞呀。孩子們馬上要離校回家時,自己何時想過是否有哪個孩子心中還有不快……
馮老師開始反思,不能讓孩子把在校的不愉快帶回家!要把真誠的微笑送給每個學生,尤其是犯過錯誤的孩子,用微笑融化他,鼓舞他,激勵他;把慈愛的眼神停留在每個孩子身上,用眼神告訴他:老師喜歡你,明天也這樣開心、快樂地來上學吧!
育人忠告:
越是優秀的老師,越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為教師的優秀使孩子們對教師產生崇拜。由於對教師的崇拜,他們會關注教師的一言一行,而且對教師充滿了期望,期望教師的表揚;期望教師的鼓勵;期望教師的微笑;甚至期望教師善意的批評指導。所以,優秀的老師要善於用語言、手勢、眼神、笑容等傳遞期望和情感,而不能向學生流露出任何不信任的情緒,不隨意中止學生的提問和發言,對學生提出的不恰當問題,不指責、不批評。
25土撥鼠哪去了
目標是人生的指南針,指引著人們前進的腳步。然而,很多人的人生沒有目標,他們生活在混沌和盲目之中,縱使耗盡精力,也跟成功無緣。
學校規定,上活動課時,同學們可以到計算機教室學習。學生聽了非常高興,他們可以去玩會兒遊戲了。到了活動課,同學們不約而同都去了,而且大部分在玩遊戲。教計算機課的劉老師來了,發現了這一情況。他本想批評同學們不知道學習,耽誤時間,荒廢學業,但是他又想,那樣教育管用嗎?突然,他想起了一個故事,就對同學們說:“大家停一停,我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同學們看到老師來了,都停下來看老師講什麼。
劉老師繼續說:“故事是這樣的:有三隻獵狗追一隻土撥鼠,土撥鼠拚命地跑著,突然鑽進了一個樹洞。這個樹洞隻有一個出口,獵狗就在洞口等著。可是不一會兒,從樹洞裏鑽出了一隻白色的兔子,兔子飛快地向前奔跑,三隻獵狗圍追堵截,兔子急了,‘噌’地一下爬上了一棵大樹。兔子在樹上,倉皇中沒有站穩,一下子掉了下來,砸暈了正仰頭看它的三隻獵狗,兔子乘機逃跑了。”
故事講完了,劉老師問:“這個故事有問題嗎?”
一個學生馬上說:“兔子不會爬樹呀!”
又一個同學說:“再說一隻兔子不可能同時砸暈三隻獵狗呀。”
……
看到同學們找不出問題了,劉老師才說:“可是,還有一個問題,你們都沒有提到,土撥鼠哪去了?”
聽了老師的話,同學們也議論開了:是呀,土撥鼠哪裏去了?
趁學生思考不解之際,劉老師說:“土撥鼠是獵狗追求的目標,可是由於兔子的出現,獵狗改變了目標,我們的思維也在不知不覺中打了岔,土撥鼠竟在我們的頭腦中消失了。在追求人生的目標中,我們有時會被風光迷住,有時會被細枝末節打斷,有時會被一些瑣事分散精力,在中途停頓下來,迷失了方向,或走上了歧路,從而忘了最初追求的目標。同學們,人生的路很長很長,既有奇花異草的誘惑,又有重巒疊嶂的阻擋,所以你們一定要常常提醒自己——土撥鼠哪去了,不要忘記你們最初追求的人生目標。就像我們來學習計算機一樣,不要迷失了學習的目標。”
至此,同學們才醒悟過來劉老師講這個故事的目的,於是紛紛關掉遊戲,開始了計算機知識的學習。
育人忠告:
人生沒有目標,就好比一艘沒有方向的輪船,在燃盡油料之後終歸無法抵達彼岸。因此,教師要教育學生養成確立目標的習慣,調整自己的步伐,向成功衝刺。
凡成功者,必有堅定而明確的目標。隨後,他們以身為箭,以心為弦,將自己射向成功的目的。此所謂有價值的生命者,成功人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