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如,體重也是青春期發育的一個重要標誌。人的胖瘦一般與代謝有關,當人體的代謝比吸收更快時,就容易發胖;反之,就會消瘦。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一般多偏重於瘦高型體型,其主要原因在於:雖然在青春期裏,男女青少年的身高和身體的寬圍都在增加,但寬圍的增加速度趕不上身高的增加速度,這是青少年生長發育的正常狀況。但恰恰在青春期裏,有的青少年由於營養不良和偏食等多種原因,造成了“豆芽”型的體材,這就必須從營養學的角度進行調整。在膳食上,不要挑剔,而要粗細搭配,尤其是不要偏食精米白麵,因為精米白麵裏所含的許多維生素經過加工後,含量就極大地降低了。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更應當注意,千萬不能養成酗酒、抽煙的習慣,那樣不僅會影響身體對營養食品的吸收,而且還有可能導致食管癌。
對於青春期大腦的發育也同樣應當注意營養的合理搭配。在青春期中,青少年腦細胞的功能不斷分化,神經纖維之間的聯係大為增加,其機能更加精巧和複雜,思維以由形象化的直觀思維向抽象化的歸納、推理發展,如果在這一時期保證供給給大腦以充足的營養,就會促使大腦的神經細胞向穩定、完善的方向發展。所以為了培養孩子一個健康的大腦,就應該多供給大量的優質蛋白質,如豆漿、雞蛋、花生、核桃、魚等。改善飲食可以增進大腦發育,而不合理的飲食也會促使大腦的不健康的發育。如平時隻吃酸性食品,就會導致精神不安等狀況的發生。
進入青春期,營養和性發育的關係也應引起人們足夠的關注。在青春期期間,由於性激素分泌旺盛,青少年極其容易生痤瘡。所以在飲食上應當注意多吃富含維生素B、C、D、E的食物,諸如:蔬菜、水果、豆類、芝麻、酵母等等,這些食品可以潤滑肌膚。除此之外,還應避免少吃一些酸性食品,如糕點、糖、甜食,少吃富含脂肪的食品如肥肉,盡量少吃刺激性物質如辣椒等等,這樣就能夠有效地調節內分泌,促進青春期的正常發育。
對於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來講,有其獨特的膳食特點。青少年每人每天的營養需要量一般為:熱量10000~15000千焦耳;蛋白質80~110克;鈣1000~1200毫克;鐵15~20毫克;鋅15毫克;碘150毫克。要達到膳食平衡,除了參考以上的各種微量元素的指標以外,還要考慮到食品的酸堿平衡問題,如果吃酸性食品過多,乳酸積累過量就會導致皮膚過早衰老,產生皺紋;而過量地吃堿性食品,卻會使皮膚酸性降低,從而使細菌有可乘之機。在眾多的食品裏,一般說來,像魚、肉、蛋類多屬於酸性食品;而蔬菜、水果、牛奶等則屬於堿性食品。青少年了解了食品的基本特點,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補充自己身體所需要的物質了。
青少年每天活動量大、腦力勞動複雜,因此還要注意每日三餐的營養。首先要極為關注早餐問題,早餐對人體的血糖影響特別大,如果血糖不足,就會影響到一個人一天的精力。
國外的實驗證明:如果早餐隻吃澱粉類食品,飯後血糖升高一段時間後,就很快下降,而且幾乎整個上午都低於正常水平。而早餐除了澱粉之外,又增加了富含蛋白質和脂肪食品的,血糖就一直保持較高的水平。所以青少年每天的早餐中,要增加一些諸如牛奶、豆漿和雞蛋類的食品。午餐對於青少年更為重要,因為它不但意味著補充上午的體力和腦力的消耗,而且要為下午的活動打下基礎。所以午餐除了要保證數量之外,還要保證質量。晚餐要以清淡和容易消化為主。青少年處於迅猛發育的高峰期,所以除了一日三餐之外,還要在課間加餐,以確保營養和熱量的供給。
青少年體育鍛煉多,特別是一些熱愛體育的業餘運動員,對其飲食更要提高要求。鍛煉本身就極大地消耗著體力和身體中的水分以及無機鹽,所以在大量的運動之後,常常有口渴和饑餓之感,因此要讓這些孩子多增加一些熱量。如果按蛋白質需要量占百分比計算,成年人大約占10%~12%;而不經常參加運動的青少年為12%~15%;而青少年運動員則為15%以上,而且對於他們來說,至少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蛋白質來自於動物性食品,如牛奶、雞蛋、肉類等等。另外還有多補充一些無機鹽,這就需要多吃一些礦物性食品如海產品、豆製品、水果、蔬菜等。但一定要注意不能在大量的、強烈的運動後猛喝冷飲,這是一種非常不利於健康的飲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