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平時貪吃暴食的壞處還不止這些,貪吃暴食不但會造成智力低下,而且還會造成身體各種疾病的發生。貪吃暴食會使身體內的脂肪儲存過量,加重體重,如果按照常規標準:
當自身的體重超過正常標準的20%時,就是肥胖症了。同時人體過度肥胖還會引起高血壓、膽囊炎、膽結石、糖尿病、動脈硬化等疾病。所以,盡管青少年平時活動量很大,可以極大地消耗身體內的熱量,但也不能養成貪吃暴食的不良習慣。
現在青少年中的肥胖兒童越來越多,許多人習以為常,熟視無睹了。在幾十年前的美國,肥胖的人也不像我們今天在美國看到的那樣多,美國也是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人從兒童時代就已經成為了小胖子了,到了中老年就很難減肥了。我們國家又在重複著美國走過的這段曆史。不可忽視肥胖疾病給人們帶來的各種麻煩。有資料表明:有近一半以上的人是從青少年時期開始發胖的。
青少年應該注意貪吃暴食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尤其是對由於貪吃暴食而帶來的肥胖的青少年則更應當引以為戒。在平時,家長最好為一些肥胖的孩子準備自己專用的飯碗,一方麵可以保持衛生,另一方麵可以最大限度讓孩子保持有規律的進餐的習慣。當然,也要因人而異,活動量大的孩子,可以多吃點;活動量小的孩子,可以少吃點。無論飯菜有多麼對孩子的胃口,都要提醒孩子定時定量。
養出又棒又壯的身體和聰明絕頂的智力
一、人體所必須的六大營養元素
飲食的平衡以及合理離不開六大營養元素: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無機鹽、纖維素。
(一)蛋白質
蛋白質在英語中是Protein,它源於希臘文Proteios,原義是“第一”,也就是說蛋白質在生命活動中占第一位。在實際生活中,蛋白質的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醫學和生理學專家都認為:生命的產生、存在和消亡都與蛋白質息息相關,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基石。
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其蛋白質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動物蛋白質,主要儲藏在魚、肉、蛋等食物中;另一類是植物蛋白質,主要儲存在穀物類和豆類食品中。
蛋白質的主要作用在於促進身體的生長和發育,使身體的組織更新、修複創傷,維持毛細血管的正常流通,供給身體所需要的熱量。含有蛋白質的食品,經過腸胃的消化,就變成氨基酸為身體所吸收。
人體中的蛋白質是由20多種氨基酸所組成的,其中有些氨基酸是不能靠身體合成的,必須由食物供給,這些氨基酸被稱作必需氨基酸;而另外一些氨基酸是可以靠身體合成的,不一定由食物供給,這些氨基酸被稱作非必需氨基酸。食品對身體的營養的價值就是根據食品中的蛋白質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的數量的多少來衡定的。各種食物中所含有的必須氨基酸的成分有一定的比例,這個比例數字如果和人體中的蛋白質的氨基酸的比例數字相接近,就容易被我們吸收,也就是說,這種食品的營養就高。在把動物蛋白質和植物蛋白質進行比較之後發現:動物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組合和比例是比較符合人體的需要的,所以,動物蛋白質的價值比植物蛋白質的價值一般說來要高一些。如果把幾種營養價值都比較高的食品混合在一起食用,就可以提高它的營養價值,這種情況在醫學上被稱作蛋白質的互補。
鑒於蛋白質的這種特性,就需要在給青少年供給營養時,要盡可能地做到,以動物性蛋白質為主,以植物性蛋白質為輔,恰當搭配地充分發揮蛋白質的互補作用,以盡可能地做到食品營養多樣化、全麵化。
(二)脂肪
脂肪是人體所必需的又一種營養元素。脂肪分兩類:動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動物性脂肪主要儲存在豬油、羊油、牛油等食品中;而植物性脂肪主要儲存於花生、芝麻、豆子等中。
人們談起脂肪,似乎總是把脂肪歸為對人體沒有任何好處的一類食品中,尤其是女性青少年特別忌諱別人說自己胖,更忌諱自己的體內攝入任何脂肪的食品,這實質上是對脂肪的一種誤解。
首先脂肪味道鮮美,在中國人的膳食結構中,脂肪是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備用品。我們炒菜的時候不能不放油,否則,吃的菜就會索然無味。
其次,脂肪在體內,一部分被氧化,從而為身體提供所需要的大量的熱量,大約每克脂肪能夠產生九千卡熱量;還有的脂肪會儲存在皮膚下層和內髒四周。當我們所吃的食品不能為我們提供足夠的熱量時,身體中這部分被儲存起來的脂肪就會轉化成為熱量,從而被消耗掉。另外脂肪是不傳熱的,它可以防止熱能的過分散發,幫助維護體溫。
再次在腦細胞和神經細胞裏所含有最多的動物性脂肪被人體吸收之後,脂肪在身體裏形成脂肪組織,脂肪組織能夠保護神經係統、人體肌肉和各個器官。避免它們受到外來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