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專業新聞寫作(11)(1 / 3)

梧桐樹高引得鳳凰來。1999年9月,中國成套設備進出口(集團)總公司與元江縣合資3000萬元組建蘆薈產業的龍頭企業——元江萬綠生物(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今年4月,萬綠公司著手引進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工藝、技術和設備,第一步生產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蘆薈凝膠濃縮液,蘆薈凝膠粉等原料產品,填補國內空白,替代進口並將打入國際市場,最終將生產高附加值的藥品、化妝品、保健品,創國際名牌。萬綠生物(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魯運喜告訴記者說:“(錄音)我們企業的宗旨是,運用高新技術、開發生物資源、創造綠色健康精品、提高人類生存質量。我們對市場預測作過充會論證,我們的產品從國內、國際市場來說,都有非常好的前景,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聽眾朋友,下麵播送雲南台記者覃信剛、金輝,通訊員卓文娟采製的係列錄音報道《思路決定出路》的第三篇《組合資源優勢打造新產業》。

1998年,就在蔗糖支柱產業陷入困境的第二年,元江縣四次派人到中國最大的茉莉花基地縣——廣西橫縣考察。詳細、深入的市場調研,使他們獲得一個重大發現:

進入90年代,雲南茶葉出口每況愈下,而茶葉種植麵積卻在不斷擴大,原因是內銷量增長,一半以上的雲南茶葉源源不斷地銷往廣西橫縣,加工成花茶再銷往全國。橫縣種植茉莉花5萬畝,每年加工茉莉花茶約6萬噸,綜合濟效益達5億元。農民種花平均每人每年獲利1700多元。

元江毗鄰雲南茶葉主產區,213國道的高速化使元江成為離中心城市昆明最近的熱區,交通便利。如果在元江加工花茶,單是運費每年就可以節省2000多萬元。

茉莉花是熱帶花卉,“天然大溫室”元江栽種的茉莉花,花期長達10個月,花蕾大、香味濃、質量好,勝過橫縣。

我國各地尤其是北方各省都有飲茉莉花茶的嗜好,橫縣的6萬噸花茶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舉例說,擁有8600萬人口的山東省消費6萬噸花茶的話,人均僅有6兩。

元江種植茉莉花的意義不僅在於全縣樹立一個新支柱產業,更重要的是可以激活雲南茶葉產業,救活全國麵積最大的茶園。

論證的結果是元江縣確定建設茉莉花支柱產業。初步計劃發展茉莉花2萬畝,加工茉莉花茶約3萬噸,實現產值超億元。

與此同時,外地客商也瞄準了元江發展茉莉花產業的資源組合優勢。1998年初,玉元茉莉花開發有限公司落戶元江。公司與元江政府聯手,決心做出中國最好的茉莉花茶品牌。

元江縣政府對首批種植農戶實行扶持政策,每畝補助320元。成立茉莉花種植技術培訓站,指導農戶種花,把好技術質量關。玉元公司承諾按合同每公斤6塊錢收購茉莉花,農民先簽合同後種花,不愁銷路。

到去年底,元江縣共栽種茉莉花2000多畝,花農們開始嚐到了甜頭。澧江鎮花農白敬文種植茉莉花0.6畝,第一年畝產鮮花545公斤,收入3227元。今年4月,當記者采訪他時,他深有感觸地說:“我這6分田什麼都種過了,收入都比不上茉莉花。”玉元花茶有限公司總經理魯明的一番話,更是讓我們看到了元江茉莉花產業的廣闊前景。他說:“(出錄音)我們今年的茉莉花茶供不應求,我們的加工能力和產量滿足不了全國客戶需求的十分之一。今年,雲南省茶葉進出口公司也希望與我們合作,把我們的花茶產品向國際市場推出。”

組合報道

【範文】

互聯網:早晨八九點鍾的太陽

蔣亞平

互聯網在中國,總的來說,是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前兩三年,大家談互聯網,一般和英雄、財富聯係在一起。最近一年多,這種詞少了,聯係在一起的詞多是騙子、投機。用得最多的一個詞,是“泡沫”。對互聯網的看法,為什麼前後差距這樣大?

大喜大悲互聯網

互聯網的發展確實有泡沫,這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麵:

一是股市。美國納斯達克是與互聯網有關的各種高技術公司的資本大本營,短短半年多時間。其指數由2000年最高時5000多點,跌到2001年3月份的2000點,跌了60%。盼著反彈,又碰上“9· 11”事件,最低跌到1400多點。整個市值蒸發掉2/3還多。上市公司也是,越是和互聯網密切的公司,跌得越多。中國在美國上市的幾個互聯網公司,現在的股價都隻是最高股價的幾十分之一。

二是代表互聯網形象的網站在廣告市場上的表演。1998年下半年以來,我國主要大城市可以看到鋪天蓋地的網站廣告,許多公司的廣告以數百萬甚至數千萬元計。現在,有的網站人去樓空,廣告依舊,公共汽車還拉著已經消失的網站廣告到處跑。

三是網站的互聯網應用業務名不副實。網站起步時,都是舉著電子商務、信息服務、生活平台等大旗。三四年過去了,盡管業務有一定發展,但最叫座的服務依舊是新聞內容。

四是互聯網從業人員的工資水平。前三四年中,工資最高、拿錢最多的人,是互聯網行業的人,動不動年薪幾十萬、上百萬元,甚至幾百萬元,太離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