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專業新聞寫作(9)(1 / 3)

(2)報道的豐題比較鮮明

綜合新聞,雖然是客觀地報道事件,但除了敘述,還要透過眾多的新聞事實,進行分析、概括,突出主題,給人以完整和全麵的印象。

2.綜合新聞寫作要求

(l)綜合消息重在綜合

其綜合性主要表現在站高度、抓局部上,站高度,即從宏觀出發組合新聞事實;抓局部,即透過局部反映大局。

(2)要有精確而透徹的分析

對各個新聞事實的分析、歸納、提煉,重在找出共性,找出共同的本質意義或事態發展的趨勢,使其精確、全麵,從而形成很鮮明的主題,達到反映大局的目的。

(3)依據新聞價值的大小排列素材

首先要充分占有材料,掌握事物的全部過程;其次依據新聞事實的大小及特殊性和內部結構需要排列素材。一般情況下,都將新聞價值大的事實放在主體部分的前麵或中間;要求具體事例至少應有三例以上才能飽滿。

3.綜合新聞的寫作範文

【範文一】

從百年奧運看中國巨變

王俊璞

奧運會是體育大賽,也是人類文明交流的盛典。它就像一麵鏡子,從一個角度反映出各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的強弱和一個民族的精神風貌。

現代奧運會誕生百年來,中國人先後多次參與這一盛典。從奧運會這麵“鏡子”中,也可以看出中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參加奧運會,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新中國成立前,50至70牟代,改革開放之後。

首屆現代奧運會舉行前,奧運會組織者通過法國駐華外交機構發出邀請函,清政府統治者不知為何物。顯而易見,在現代體育尚未在中國得到發展之時,即使知道奧運會是什麼,中國人也不可能參加。

20年代末至40年代末,中國的現代體育得到一些發展。中國人曾3次參加奧運會,留下的是恥辱的記錄:1932年,洛杉磯,劉長奉靠捐款“單刀赴會”,被譏為“小中國人”,並寫下“零”的記錄。1936年,柏林,代表團、考察團共100多人赴會,部分經費靠足球隊到南洋表演籌款,成績依然為零。1948年,倫敦,運動員33人參加5項比賽,未得名次,回國時靠借款、賣米、捐助、自掏腰包才踏上歸程。

當時,中國人在奧運會上的慘境,正是國弱政腐的寫照。

赫爾辛基奧運會1952年舉行,7月19日開幕,中國在前一天晚上收到邀請。23日組成的40人代表團,於25日啟程,29日抵芬蘭。比賽已開始多日,僅吳傳玉一人參加百米仰泳預賽,未能出線。但是,五星紅旗第一次在奧運賽場和舉辦城市上空飄揚。

也許有人還記得,就在那一年,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成立,塘沽新港開港,上甘嶺戰役取得勝利,中國恢複國民經濟工作已經完成。

改革開放改變著中國的麵貌,中國體育事業得到迅速發展。

八九十年代,中國4次參加奧運會,成績一屆比一屆好。中國運動員在奧運會上的成績,同樣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縮影。

1984年,洛杉機,許海峰舉槍打碎金牌記錄的“零蛋”,中國以15枚金牌列第四。世人驚呼,東方巨人已從睡夢中醒來。這一年有以下幾件大事:美國總統裏根訪華,中國第一顆同步衛星上天,第一座核反應堆研製成功,首次派出南極考察隊,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0832億元,而1952年僅為827億元。

4年後的漢城奧運會,中國運動員雖然僅得5金、列第11位,但與洛杉磯“半個奧運會”比較,成績仍有提高。這一年是中國的第一國際旅遊年,天安門城樓開放,中國最大的天文望遠鏡研製成功,教育“燎原”和科技“火炬”計劃開始實施。

進入90年代,中國體育取得了震驚世界的成績,兩次參加奧運會,都獲16枚金牌,均列第四位。但是,同樣的金牌數和同樣的排名,並不說明中國體育沒有變化。因為,亞特蘭大奧運會競爭之激烈已遠非巴塞羅那可比,金牌比昔日更分散,有的體育強國金牌數減少。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不進,實為進。比較各項的運動水平,特別是舉重、田徑等項目,從總體看也可得出同樣的結論。

同一時期,隨著改革的深化,中國的各項事業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政治評論家們預言:“中國將是21世紀的主角”,“21世紀將在全球範圍出現中國熱”。

從奧運會看中國,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國家的興衰決定體育的強弱。伴著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國體育必將得到更大的發展。

【範文二】

中國人自己創的名牌應該自己來經營

上海家化公司好氣魄 1200萬元買回美加淨

本報訊曾經是中國化妝品第一品牌的“美加淨”化妝品牌號,4年前曾“賣”給一家著名合資企業經營,現在又被原主——上海家化聯合公司以每年支付1200萬元人民幣的代價“買”了回來。到昨天為止,重歸上海家化的“美加淨”銷售額已經突破1.2億元。

“美加淨”牌號戲劇性地一“賣”一“買”,表明中國化妝品市場自己的精品與外國名牌的更高層次的角逐已拉開序幕。昨天,剛從美國歸來的上海家化聯合公司總經理葛文耀接受記者來訪時表示出自己的信心:“中國人自己創下的牌子,中國人自己最熟,應該由中國人自己來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