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師隊伍的管理上,林校長主要是從三個階段對教師進行管理的。第一階段:規範階段。頒布了《教育教學事故認定與處理辦法》,其中又包括“一級事故”,“二級事故”,“三級事故”。對日常的管理教學行為進行梳理,而這個階段隻是短期的,從而引出了第二階段:鬆綁階段。林校長製定了《教師常規免檢製》,解放了教師思想行為,留出了新的空間。第三階段,適時地推出了《星級教師製》,這是個開放的體係,評比人數不規定,將星級與報酬、教師培訓相聯係,充分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
另外,他認為,老師不是單純的“勞動者”。“堅持教師作為‘經濟人’和‘文化人’的辯證統一”也是他管理教師經驗的體現。所謂“經濟人”即對教師要優資優酬;“文化人”即要對教師進行培訓。為此,萬裏國際學校一方麵注重培養自己的特級教師,另一方麵又注重實現老師的價值。
萬裏國際學校屬於自籌自支的全民事業單位,既具有公立學校的事業保障性質,又具有民辦學校靈活的自主運作機製,走讀製、寄宿製等等。學生來自國內外,教師更是來自五湖四海,這所學校其實可以說是社會的一個縮影。林校長每天都有一大堆複雜的事務要去處理,但他一直保持著樂觀積極的心態,“放得下,看得遠”,用他仁愛的精神,博大的胸懷來麵對學校帶來的壓力。
林校長還提到,由於學校的性質以及外界對學校的要求,使得他對教師的要求也很高。教師都是競聘上崗的,學校關注的是教師的真實水平,所以相對於其他學校來說,林校長對老師的工作要求會更高,起點也高,工作要求會更加的精細,而且工作強度大,經常召開研討會,進行頭腦風暴,使教師一直處於不斷地探索和進步中。學校在教學設施的設計上也體現了一定的人性化,書桌的四個角都是圓弧形的,以免學生在玩耍中磕碰到,引起不必要的人身傷害;課桌的正前方也是凹的,為的是保證小學生與課桌保持一拳的距離,保護他們的視力。
“全麵”、“較強的領導能力”、“親和力”、“沒有領導架子”等等,這些詞都是同事普遍對林校長的評價。範婧副校長說“我們相處了10多年,在教育學上,他有很強的輻射力,一有時間就深入課堂、教研組,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學校發展也比較了解,信任大家,授權給大家,讓大家分管好自身的工作,而不是包羅萬象地把任何事情都抓在自己手中。在學科上林校長也起著引領作用,對學校管理顧全大局,尊重老師們的想法,能結合內外形勢,做出較好的教育決定。”
做第十名的好孩子
做教師,盡顯“大家”風範;當校長,彰顯“專家”魅力。這麼一位智慧型的教師,一名專家型的校長,作為一名父親,對自己孩子的教育也是很開放的。
林校長對自己的孩子並沒有苛求,而是注重因材施教,讓他個性化發展。林校長說:“作為校長的兒子,我沒有要求他一定是學校的第一名,而是希望他在健康第一的前提下,向著自己的興趣愛好方向發展。”
我們從他的口中得知,他的兒子是在藥罐子的陪伴下長大的。因為他的兒子患有先天哮喘,身體一直虛弱,抵抗力差,幾乎每個月都要生一次大病。作為父親,他隻能“精神引導”,一有空就陪兒子打乒乓球、羽毛球、籃球。現在,他兒子的身體素質比以前好多了,初一一年學習下來,沒有生過一場病。慢慢地,林校長對兒子的培養中心就轉移到學習領域了。他要求兒子要製訂好學習計劃。他兒子很喜歡閱讀,閱讀的涉及麵很廣,這有利於培養他的思考方式。假期,他喜歡帶上兒子出去旅遊,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在遊覽大好河山的同時,開闊他的視野,豐富他的生活經驗。
說起他兒子現在在班裏的成績,他提到了“第十名現象”。他向我們解釋,導致“第十名現象”的原因有三個:
第一,一味追求第一名、第二名的人,知識麵狹窄。因為他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課本學習上麵,考得出很好的成績,很少看其他的書,而“第十名效應”的人,功課學得也不錯。但是他花了很多的時間看了很多其他的書,知識麵很豐富,也就是他受到了人文教育。
第二,一味追求第一名、第二名的人沒有個性。他為了追求好成績,花去了所有的時間,什麼活動都不參加,本來有的一些特長也不敢去發揮了,不敢花時間了。而“第十名現象”的人,文藝活動也參加,體育活動也參加,社會活動也參加,能力很強,將來到了工作崗位上就能發揮作用。
第三、一味追求第一、二名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差,名利思想嚴重,經不起挫折、失敗。一個人走上社會後,不可能每天都陽光燦爛,總要遇到暴風雨,如果沒有抗挫折能力就難以適應,更難以成功和成才。
第十名左右的孩子,有著難以預想的潛能和創造力,這裏所指的第十名,並非剛剛好第十名的學生,而是指成績相對中庸的學生。這個群體的共同特征是:他們受老師和父母的關注不那麼多,學習的自主性更強、興趣更廣泛。至於名列前茅的學生因為得到父母、師長過分關注,過分強化學科成績,反而抑製了潛能和學習自主性。
從他對“第十名現象”的透徹理解及自己的思考體現了他對學生的關注度和“以學生為本”的信念。
林校長對兒子的教育理念和他所說的“第十名現象”,讓我們對未來自身的發展也有了新的認識。
眼前的林良富真的很普通。他如大多數教師一樣,沒有過人的天賦,也沒有奇遇,既不是“怪才”更不是“奇才”。他隻是一位很普通的人民教師。可是,他又不普通,著眼於一個方麵,他是突出的、獨特的、領先的。
他的課也是可以模仿的,不是因為他是特級教師就遙不可及。這與有些特級教師不同。許多老師都有這樣的感慨:特級教師的課在現場聽的時候感覺特別好,但自己就是沒法學習他的上課模式。林良富這位特級教師卻不同。他的課看起來與其他課沒有什麼不同,大多數老師看了他的課都能夠想清楚其中的道理,如果用心的話,也能夠達到和他一樣的上課效果。但是,為什麼他的課又感覺有深度而且動聽呢?正如林校長自己所說,隻有那麼一點點不同、一點點的突破。這“一點點”的不同和突破,就是他的獨特魅力所在。
他的專業成長道路也沒什麼特別的。他走的是尋常路,而且極為普通地走著。他的成長過程沒有吸引人的戲劇化情節,沒有令人豔羨的幸運,也沒有令人惋惜的痛楚。隻是,他走得比別人快一點,而且走起來信心十足。因為他目標明確、滿懷理想、充滿憧憬而且意誌堅定、堅持不懈。
林校長依靠他的智慧來管理學校,他立足於學校的教育立場,紮紮實實地踐行自己的教育理念。他並不是一個隻會想的領導者,而是踏踏實實地實現自己教育夢想的改革者。如果思想脫離實踐,那隻能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者;如果實踐脫離思想,那隻能是一個沒有計劃的盲目者。林良富的教育思想與他的教育實踐相輔相成,渾然一體。使教師成長,令學生受益。
采寫:胡城璐 陳琳 錢麗霞 葛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