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會展對經濟發展的影響(2)(1 / 1)

二、消極的影響

事物總是一分為二的,不成功的展會也會帶來消極的影響。不成功的展會帶來的深層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整個經濟受損失

組織展會,尤其是市場化運作的展會,經濟收益是組織者必然要考慮的最主要因素。失敗展會的主要體現就是展會組織者投入的成本收不回來,以致蒙受重大經濟損失。少則幾萬元,多則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這都是因為啟動一個展會的初衷與目標相背離。麵對操作失敗的展會,組織者考慮較多的就是什麼原因導致展會失敗?下一屆展會還能不能正常組織起來?即便組織起來以後,能不能見經濟效益?有多大效益?當然,如果沒有經濟效益,這樣的展會絕對不能再辦。

(二)組織單位以及相關單位形象受損

組織一個展會,往往要發出去大量邀請函,同時還要在互聯網和其他媒體上做很多宣傳。這樣,有關單位都會知道什麼時間在什麼地點組織一個什麼樣的展會,主辦者是某某單位。決定大家是否參展的很重要因素就是組織單位的組織能力和信譽問題。如果展會失敗了,主辦單位毫無疑問會受到參展單位和消費者的質疑,並且首當其衝地會承擔展會失敗帶來的幾乎所有責任,甚至受到各界批評、否定。當然,協辦、承辦單位也逃脫不了參展、參會單位的指責和批評,隻是程度不同而已。

(三)客戶資源的穩定性受到影響

客戶資源是寶貴的財富,是一個展會的上帝。展會失敗了,參展、參會單位都知道了你這個展會不怎麼樣,下一屆如果再組織,他們基本上就沒有參展意向了,也意味著說展會組織者失去了這一展會涉及到的行業客戶群。如果再組織這一方麵的展會,這些參展、參會單位再來的機會基本上等於零。這些參展、參會單位本來是抱著希望來的,卻是失望而歸。而那些受邀卻未參加展會的單位和個人,多數本身就對這個展會持有懷疑態度,他們中的一部分單位和個人需要通過這一屆展會觀望觀望,如果組織得好,他們下一屆就參加,如果不好就不參加,有的幹脆不抱什麼希望。展會失敗了,組織者不見效益,參展、參會者沒有收到效果,觀眾沒有收獲,大家都很失望,下一屆展會邀請客戶的難度就更大了,這個行業的展會,你以後基本上就再沒有涉足的機會了。也就是說,組織者辛辛苦苦聚攏的客戶資源,瞬間四散而去,展會賠錢了沒辦法,還把客戶資源也給弄丟了。沒有客戶資源,一個展會怎能立足呢?

(四)展會策劃者“難辭其咎”

縱觀失敗展會的原因,一個可能是展會策劃定位錯誤,一個可能是展會操作過程中失誤所致。而一個展會項目上馬,肯定經過了主辦、承辦各方的深思熟慮,大家都認為策劃方案可行才組織的。展會失敗了,要說細究問題,策劃者不應該承擔過多責任,可參展、參會單位和業界人士誰有時間去考慮誰對誰錯的問題,在業界傳來傳去最多的很可能就是這個展會是哪個單位舉辦的,是誰誰策劃的。大家本來都認為某個展會主題突出,很有市場前景,可是由於展會操作過程中出現了問題,最終導致展會失敗,自然也把責任歸結到了策劃者身上,展會策劃者因此“難辭其咎”,在圈內的威望和信譽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注釋:

【1】浙江人在2000年提煉出的浙江精神是16個字:“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勇於創新、講求實效。”2005年,進入發展新時期的浙江,又把浙江精神再次提煉為12個字:“求真務實、誠信和諧、開放圖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