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1章 基層黨校精品課選登(18)(1 / 2)

二、為今天幹部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借鑒和啟示

研究抗戰時期的幹部教育,總結和借鑒其成功的經驗,對我們今天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大規模培訓幹部的方針政策,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創建學習型政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有助於推進學習型政黨的建設。抗日戰爭時期,上至中央領導,下至基層普通幹部,都積極投身到學習運動當中,在廣大黨員和幹部中形成了強烈的學習氛圍。這不僅提高了廣大幹部的素質和能力,而且促進和帶動了社會教育和群眾教育的開展,掀起了根據地文化建設的高潮。通過對這一時期在職幹部教育的研究,將對我黨提出的創建學習型政黨、學習型社會以一定的指導和啟發。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製定了“努力建設學習型政黨”的重大決策,並把建設學習型政黨問題放在關係到黨的前途和命運,關係到國家、民族事業的興衰成敗的高度加以提倡。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從建設學習型政黨的高度提出要將黨重視學習、善於學習的優良傳統和成功經驗進一步深化,進而拓展傳統學習的內涵,推動學習型政黨的建設,從而促進學習型社會的形成。

其次,有助於發揚邊區幹部刻苦學習的精神,引導今天黨的幹部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抗戰時期陝甘寧邊區的幹部教育是在艱苦的戰爭環境中開展的,無論是師資、教學設施、辦學經費、學習時間都極為緊張,即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陝甘寧邊區政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因陋就簡辦學,發揚艱苦奮鬥的延安精神,刻苦學習,形成了一種人人學習、時時學習的學習氛圍,對於今天倡導幹部不斷學習、終身學習,創建學習型政黨和學習型社會具有重要的啟示和指導意義。

第三,有助於改進和完善現階段的幹部教育製度。2006年3月,胡錦濤總書記指出:現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已經進入關鍵時期,要全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關鍵在於各級領導幹部,在於不斷提高他們的素質和能力。新形勢和新任務,對幹部隊伍的理論素養、知識水平、業務本領和領導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重溫我黨陝甘寧邊區幹部教育的成功實踐,旨在借鑒曆史經驗,結合現實,進一步完善我國現代幹部教育的領導製度,科學安排幹部教育內容,創新幹部教育方式,不斷提高幹部教育的質量,進而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幹部隊伍。

第四,有助於探索實踐符合當前幹部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陝甘寧邊區在抗戰的特殊環境下實行的一係列幹部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僅在當時克服了許多困難,培養和造就了大批適應形勢需要的幹部,而且,許多好的方法,即使在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如,邊區為解決在邊遠艱苦環境中的幹部教育問題而實行的“巡回授課”的辦法,對於拓寬幹部教育領域,開展大規模的幹部教育,創新幹部教育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好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等的師資力量,進一步發掘承擔幹部教育任務教師的潛能,激發積極性都有指導意義。既有利於擴大幹部受教育的覆蓋麵,減少幹部特別是基層幹部受教育的成本,又有利於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通過走出去巡回宣講,在客觀上增強了授課的針對性和現實性,因集中同一單位、同一地區、同一部門的幹部授課,縮小了班次,教員可以廣泛接觸幹部,隨時了解他們的要求,並根據在職幹部既要學習又要工作的實際情況,安排好教學,開展幹部教育,易於做到因材施教,從而提高教學的效果。走出去授課,可以為教師提供很好的接觸社會生活的機會,了解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具體情況,從群眾中汲取營養,及時了解幹部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做到幹部教育培訓的理論聯係實踐。這些教學方法值得今天的幹部教育工作者深思、學習、借鑒和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