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8章 基層黨校精品課選登(15)(2 / 3)

4. 大力開展技術創新活動,提高員工的技術技能素質。在推進職工素質工程中要大力倡導“提高素質關鍵在於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整個素質工程的內容和方法都要圍繞如何提高職工的適應能力、競爭能力和發展能力,要讓職工取得“通向市場的通行證”,特別是對在一線工作的技術職工,要能夠“精一門、會兩門、學三門”,成為複合型人才。要在職工之中開展以“能力提升”為核心的群眾性的崗位練兵、技能升級、技術革新、發明創造活動,充分發揮職工的聰明才智,使一批職工在本職崗位上脫穎而出,進一步成為發明家和職工技術創新的帶頭人。要激發員工鑽研本職業務,提高崗位技能,掌握更多新知識、新技術和創造發明興趣,不斷提高他們的知識含量和科技含量,造就和培養更多的知識性技能型員工。

5. 倡導健康的生活理念,提高員工的心理素質。近年來,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節奏的加快,生存競爭的加劇,員工的心理失衡和心理障礙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尤其金川集團公司處於西北戈壁,員工長年生活在艱苦偏遠的地方,思想極易產生波動,心理問題尤為突出。如有的人對工作缺乏熱情,應付了事;有的不能正確處理與周圍員工的人際關係,不善於正確認識工作生活中的一些突發事件;還有的不能適應艱苦的工作環境。這類員工經常處在焦慮、孤獨、自卑、怨恨等不良心態中。對此,應該通過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引導和教育,幫助員工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理念,提高心理素質。增強員工的危機感和責任感,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激烈競爭,並做好麵對各種挫折和困難的心理準備,遇到挫折時要幫助他們理智地分析受挫原因,通過自我調整及時排除心理矛盾,使心理活動始終處於健康水平。要在員工中普及心理健康,提高他們待人處事能力和個性心理品質,不斷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堅強的意誌品質、較高的奮鬥目標、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關注員工的心理健康,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引導機製,使他們遇到問題時敢說並有處說,及時找到溫暖和力量,最終以平和、愉悅的心情麵對工作、麵對生活。

總之,企業要適應現代化發展需求,就必須提高職工素質,隻有高素質的職工隊伍,才能確保企業在改革進程中求得更大的生存與發展空間。

(作者係金川集團公司黨校教師)

武山縣再就業工程實施中的問題和對策探討

薛耀忠

一、武山縣再就業工程的現狀

截止2009年,縣屬企業各類工人2412人,加上省(部)市地武山企業工人1047人,武山縣共有各類合同製工人3459人,若按全國30%的下崗分流比例計算,約共有1038人需要下崗分流。據武山縣就業局和勞動部門統計,截止2009年低,全縣企業實際下崗人數已達到3100人左右。甘肅毛紡廠、武山造紙廠、甘穀油墨廠等一大批國有較大型企業基本處於全麵停產狀態。縣屬商業係統及供銷、煤炭、飲食服務、物資係統等大多數企業已關門掛牌。武山縣盤古水泥廠,通過轉股改製,大多數職工已回家,印刷廠隻有少數人員維持生產,以上說到的這些企業,隻有少數職工看門和應付一些日常事務,大量下崗人員中,除少部分享有政府最低生活保障金外,大多數生活沒有保障,工作沒有著落,給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就業壓力和不安全因素,對於武山縣這樣一個貧困縣來講,再就業工程任重而道遠。

目前,武山縣承擔實施再就業工程的主體有政府部門、婦聯、工會、群眾組織和企業自身等,從總的形勢來看,職工自救自立是再就業的一個主要形式和發展方向;市場吸納、企業自行消化、社會援助等再就業形式也是比重較大的幾方麵。全縣各級部門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為下崗職工廣開門路,落實對下崗職工的優惠政策,引導、幫助、安置企業下崗人員,全縣個體企業吸收了大多下崗人員,起到了增產又增收的效果。

縣勞務輸出辦公室也將下崗人員的再就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已先後分批分次有計劃地組織輸出分流人員多次,極大地減輕了我縣再就業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