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靈活選取教學方式。形勢變了,對象不同了,教學手段發展了,原有的內容、方式、手段都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有很大的慣性,用起來輕車熟路,但不能讓學員老聽這樣的課,甚至幾年不變。可以根據不同的專題,不同的教學對象,靈活選擇多種教學方法,例如:案例式、討論式、研究式、情景模擬式等,以強化學員對某個熱點問題和重點原理的感性認識,強化理解。
6. 合理安排時間。根據教學內容和時間,妥善分布各部分內容的時間密度,使授課內容在預定時間內完成。
四、認真講課是關鍵
講課是一門“藝術”,有了好的備課劇本,還要會表演,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大體要注意以下幾點:
1. 講授內容要少活精新。“少”,專題課不在於講得多,而在於講得好、講得精。主體班的專題課要精講,能把問題講透徹。主體班學員有自己的經驗和價值判斷,聽課選擇性很強。最成功的課不是把什麼都說清楚講明白,而是在聽完課後回味無窮,讓學員在思想上有新認識、新啟迪,在工作中有新方法、新思路。“新”,就是在內容要新觀點、新見解、新信息、新思考。一節課如果毫無“新”東西,課就沒有多少價值。有新觀點、新見解、新信息,而且講出道理,能說服學員,他們就喜歡聽,容易接受,印象深刻。“活”,就是要及時根據學員課堂的反饋信息,摸準學員的疑慮和關注點,靈活調整講解內容,多與學員的關注點碰撞。學員臉上的表情、神態、舉手投足、課堂氣氛等傳達出來的無聲信息是教學效果的“晴雨表”。在課堂上,教師要善於捕捉學員的疑問和感興趣的點,靈活地使自己所講的內容與學員的關注點結合一下,激發他們聽課的熱情和積極性。
2. 講授能巧妙地引入課題。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萬事開頭難”。主體班學員在黨校的教學對象中,層次較高,見多識廣,至關重要的是一堂課的開頭。形象、具體、引人入勝的開頭,一開始就可以把教學對象推進教員預先設計的“圈套”裏,使教員真正 “牽著”學員走,學員真正“圍著”教員轉。
3. 講授過程要條理清、層次明。整個講課內容要層次分明、條理清楚,逐條講解,並且要注意前呼後應,強調專題課的邏輯結構和內在聯係。思路一定要清晰,不要前拉後扯,離題萬裏。
4. 講述問題要“鑽進去”、“跳出來”。即一方麵要鑽進去,講清基本原理,說明道理,體現理論深度。任何事物及其過程都含有它深刻的道理,有它的規律性。“鑽進去”就是要揭示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另一方麵又要從理論中“跳出來”,學以致用、聯係實際。理論聯係實際是黨校課堂的靈魂。要從理論中“跳出來”回到現實中,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員的思想。沒理論則沒深度,沒有實際生活就枯燥無味,難以吸引學員。總體上可嚐試“三步曲”:首先亮出觀點,用理論講通講透,概括提要;然後用鮮活事實、翔實的數據去證明觀點;再提升概括為有哲理的語言,最後用通俗的語言做出歸納。
5. 輔助多媒體課件增強教學效果。專題課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戰役”型授課方法,所謂“戰役”型,就是在既定的時間裏,集中資料、數據觀點和一切有效手段“圍攻”一個命題(專題)。製作多媒體課件,利用這一有效的教學工具,有助於講課內容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幫助學員進行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消化內容、加深印象。
(作者係靜寧縣委黨校講師)
縣級黨校課堂教法淺探
陳旺俊
在縣級黨校課堂上如何讓黨課深入淺出,讓學員易學易懂,使學員從思想上深刻認識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行動中能保證中央政令暢通,是我們每個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
一、備課時要量體裁衣
縣級黨校培訓的對象是黨員幹部和村幹部,具有黨員、幹部和農民的多重身份。因此,備課時要充分考慮這些個“體”,按體選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