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教學改革與教學管理篇(2)(2 / 3)

4. 用中央黨校遠程教學網充電。在知識信息席卷而來的今天,信息通過各種媒體、電視和網絡蜂擁而至。現在學員的學曆結構、知識結構較之以前發生了很大變化,老師所擁有的知識和信息可能還不如學員豐富。作為教師,我們的信息來源渠道幾乎和學員一樣,如果黨校教師在信息資源的擁有上沒有優勢,要在課堂上能吸引學員就是空談。而中央黨校遠程教學網無疑是我們黨校教師接受新信息的特殊渠道,遠程教學網上的課都是中央黨校和全國各省市的優秀教師精心準備的,這些課無論是在內容、方式方法和表達藝術方麵都具有借鑒意義,非常值得深入研究。

二、了解培訓對象是前提

1. 了解學員的特點。要講好一堂課,自己必須搞清楚授課對象的特點。黨校的主體班次多,幹部來自不同領域和不同崗位,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握學員的基本特點。我們的主體班學員的主要特點是: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是,文化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對理論學習的興趣高低不一,工作事務和家庭生活幹擾較多等等。隻有深刻了解教育對象的特點,才能“知己知彼”、“因材施教”、“教學相長”,調動教師和學員兩方麵的積極性、提高主體班教學質量。

2. 了解學員的需求。要講好主體班課還要了解主體班學員的需求和理論水平。作為教員,必須要了解培訓對象他們最想學什麼,急需搞懂哪些問題,目前最缺什麼,有什麼要求。專題內容設置要以學員的需求為導向,準確把握學員的思想疑慮和心理需求,緊緊抓住大家渴望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解疑釋惑,真正解開思想扣子。使授課內容更好地適應學員的思想需求和工作實際,讓學員解渴,增強學習興趣。

3. 了解學員的關注點。特別要知道受訓對象關注點是什麼,也就是說在你的這堂專題課上,學員最渴望聽到那些東西,最關心那些問題。了解學員的關注點,使你在講專題課時,要時不時地和學員的關注點碰撞一下,結合一下,通俗地說,就是要往他們槍口上撞。思想的交鋒,可能碰出思想靈感的火花。

三、精心備課是基礎

要把課講好必須先認真備課,專心備課是講好一堂課的前提和基礎,備課大體要注意幾個環節:

1. 構築好理論框架。備專題課首先要明確課題的中心是什麼,要抓住理論闡發和聯係的重點。怎樣的結構,怎樣的邏輯關係,怎樣開頭,怎樣結尾,每個問題之間怎樣銜接過渡,在備課時應精心準備,必須做到心中有數。要有嚴謹的邏輯結構,但又不能開中藥鋪,層次太多。一般應以“三段論”為宜: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或者地位作用、原因背景、辦法措施。

2. 廣泛收集和積累教學素材。主體班專題課,沒有固定教材和參考資料,主講教師隻有圍繞所選專題,學員的特點和特定班次的具體要求去廣泛收集教學素材。一要平時多積累,常更新,備課時還要“臨時抱佛腳”,圍繞論點搜查相關資料。廣泛采集,係統搜尋,全方位取材。二要應搞清楚專題的理論前沿,要收集新信息,新資料和最新動態。三要做一個有心的人,學會積累生活、觀察生活,學會思考,把自己對生活的感想和理解記下來,運用到教學中去,這是最鮮活的東西,也是最能打動和吸引學員的東西。

3. 圍繞論點選取論據例證。有了好的觀點,還需要強有力的論據來證明。理論課首先是以理服人,也要以情感人。豐富的資料、翔實的數據、真實生動的例子是支撐理論觀點的重要支柱。如果沒有例證,再新穎有力的觀點也可能是繡花枕頭、紙糊的燈籠,沒有說服力,經不起推敲,頂不得風雨,見不得世麵。論據要為論點服務,所選例子一定要有的放矢,所舉例子應貼切、典型、準確、有針對性。

4. 係統把握專題講解脈絡。在備課過程中,對於論點要能突出自己的見解。設計專題內容時,哪裏要清楚明白吸引人、深刻思想啟發人、生動事例感染人,都要成竹在胸。什麼地方掰開揉碎講,什麼地方一帶而過,都要精心設計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