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教學改革與教學管理篇(3)(1 / 3)

對黨員幹部要全麵把握“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按照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艱苦奮鬥、執政為民的要求,尊重和研究幹部成長規律和黨校教育規律,針對幹部成長的特點和需求,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為主課,培養忠誠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德才兼備的黨員領導幹部和理論幹部”的教學要求。嚴格遵循“三個適應、三個促進”的黨校教育規律,即黨校教育必須適應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要求,促進黨的中心工作的落實;黨校教育必須適應黨的幹部教育的要求,促進領導幹部素質和能力的提高;黨校教育必須適應黨的理論建設的要求,促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開展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教育培訓活動,夯實學員的理論基礎。以把握時代特征和國際經濟政治形勢為重點拓展學員的世界眼光,以強化大局意識和應對複雜局麵為重點培養學員的戰略思維,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宗旨觀念和改進作風為重點加強學員的黨性修養。

對村幹部要按照《中共中央黨校工作條例》,“培養忠誠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德才兼備的黨員領導幹部和理論幹部”的要求。從理論培養、知識需求及更新、黨性修養的培養、能力素質的提高等方麵去設計教學目標。把縣委的中心工作需要、工作崗位需求和幹部本人需求有機結合起來,幫助學員及時更新知識,完善知識結構,提高科學文化素養和領導水平。尤其是要把握黨的政策新動向、新發展。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進行開拓性、前瞻性的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使村幹部按照黨的農村工作大局的需要,永葆黨的先進性,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領頭羊。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抓住五點:一要抓住難點、重點、熱點問題不回避、不放鬆。二以中央的精神原則為統領,力求吃透國情、省情、市情和縣情。三要從理論的高度掌握黨政方針的精神實質,備深備透教學內容。四要把宣傳黨的路線正確、方針、政策好,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要求學員相信黨的能力、堅持黨的領導、維護黨的權威。使學員“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同黨中央保持一致”。五對村幹部要注意群眾意識、服務意識、戰略眼光和開拓創新能力的培養,使他們成為農村發展的主心骨。

二、課堂上要做到心中有黨,講求教學方法

黨校姓“黨”,在課堂上必須做到心中有黨。這就是說在黨校的課堂上要以“培訓輪訓黨員領導幹部,培養黨的理論隊伍,學習、研究和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的重要陣地,使之成為幹部加強黨性鍛煉的熔爐”的思想為指導,“針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開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理論宣傳,開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傳”;要以黨發展壯大豐富、生動的實踐材料為依托,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深刻闡述。黨的發展曆程是中國人民的選擇,是中國曆史發展的必然;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是以生產力發展水平為基礎的革命運動過程。黨活動的內容是豐富的、實在的。切忌唱高調、喊口號。課堂上要以增強黨的合法性和權威性為教學目的;頌揚社會主義好、黨的方針、路線正確、黨的政策好作為教學主旋律;增強黨性與提升理論素養並重,知識增進與能力提高同抓;力求深入淺出,講求教學方法,達到易學易懂。

講求教學方法是指在教學過程要以學員為中心,根據學員的能力水平,對黨認識的深淺程度,采取學員能接受的方式方法講授黨課。

1. 運用類推法講授黨課

類推法就是運用某一事物的道理推出和它同類的其他事物道理的一種方法。運用這種方法能很快理清黨建的思路。黨建的發展過程沒有現成的答案,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黨要保持先進性就必須不竭的探索,隻有這樣才能保持黨與時俱進的品質和蓬勃發展的朝氣,才能團結、帶領、指導人民去實現黨的奮鬥目標;基於此就必須有條不紊的進行改革,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提高黨的威信;否則就會引起混亂和喪失黨的威信。然而這種探索的過程有時很難找到規律,容易引起人思想上的混亂。我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用類推法講解黨建思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例如用現代企業生產經營的理念去類推黨建的理念。現代企業在生產經營時,先確定這樣一種理念:為誰生產、生產什麼和怎樣生產?可以用這個思路類推出黨建思路:為誰服務、服務什麼和怎樣服務?用這個思路就很容易理清中國共產黨的發展軌跡:其一,為人民服務、以人為本等思想是建黨思想的第一層麵的問題,解決為誰服務的問題。其二,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和社會和諧等思想是建黨思想的第二層麵的問題,解決服務什麼的問題。其三,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等思想是建黨思想的第三層麵的問題,解決怎樣服務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