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重挫奸商(3 / 3)

那老板一聽著了慌,瞪著眼想了半天,最後說,那你快叫他們來買吧!

荀林前腳剛走,曾大富就來了。

曾大富早已得轉輾得到了荀林傳出去的消息,半信半疑之下,他找荀林親自詢問。荀林言之鑿鑿繪聲繪色地跟他講了路舒兩人釀出美酒的經過,以及他親口嚐到的美酒滋味。

“那簡直是天上的瓊漿玉液!”荀林如此稱讚那要根本不存在的美酒,“可惜,他們隻釀出了一小壺,所以我隻喝了兩口。他們是因為我見多識廣,喝過天下各種美酒,才特意請我去品嚐的。”

荀林良好的信譽使得曾大虎對他的話深信不疑,從此以後,曾大虎就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每天要來洪運樓三四次,把買價一提再提。

幾番競價之後,洪運樓的售價已抬到了一萬斤。路舒兩人仍不罷休,再次將它抬到一萬二千斤。

路舒兩人買意越堅決,曾大富就越著急,他跟著也再次抬高一千斤。

路舒二人又在這基礎上抬高二千斤,曾大富也立即再次在他們的基礎上抬高。

最後,總價值至多隻有三四千斤黃金的洪運樓,竟被路舒兩人開出了二萬五千斤的天價!他們假裝生氣地告訴洪運樓老板:“我們手上隻有八千斤黃金,其他的都要靠高利貸來解決,這樓價是再也不能抬高了,若你還不賣,我們就不買了!”

曾大富得信後,喜出望外,立即再次抬價,他最終以二萬五千五百斤黃金成交,如願成為了洪運樓的新主人。

洪運樓的老板做夢都沒有想到這舊樓會賣得如此高價,樂得睡夢中都笑醒了。而比他更樂的是路岩和舒元琦,他們通過這一番競價,重創了鴻運樓,曾大富多付出二萬多斤的冤枉錢,真的是大傷元氣,他為此而借了七八千斤的高利貸!

就在路舒與曾大富競買洪運樓時,荀林已派人悄悄物色到了一大塊好地皮,待曾大富一買下洪運樓,路舒這邊也立即從一個好吃懶做的破產貴族手上買下了那塊地皮,花了一千七百斤黃金。隨即,開始了大興土木。

圍繞著大酒樓的外部造型和內部構造及裝潢,路岩和舒元琦他們展開了興致勃勃的熱烈討論。

“我們要把此樓建成全楚國甚至整個天下規模最大的酒樓。”路岩說,“而且在裝潢上,它也必須是天下獨一無二!”

“你這人最多怪念頭,”媯葒笑嗔道,“在造房子上你們也有那麼多怪主意!”

“是不是用‘現代’的方法來建造和裝潢它?這行得通嗎?”舒元琦問。

路岩點頭道:“本來,我是這樣想的,中國曆代以來的房屋建築,都不能流傳久遠,這是因為它們都過多地采用了木結構,所以一些西方的建築學家譏稱我們的建築是‘隻為自己造的房子’,意思是那房子很難傳給子孫。”

“這倒是的,我們古人的建築能完完整整傳到子孫手上的不多,所以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都不得不為自己造房子。”舒元琦說。

“在隋朝以前,中國的建築大多是夯土承重牆的土木結構,隋之後則發展成磚牆木梁柱的結構。木的梁柱始終是房屋的主要骨架,而木材容易朽蛀和毀於火災,不利於保存。”

“這麼說來,你難道想造一座石頭大樓?”舒元琦問。

“一開始我確實有這個想法,”路岩說,“可是,後來我想到,石頭建築固然利於長久流傳後世,但工程耗時太長,你知道嗎?著名的巴黎聖母院居然不間斷地建造了三百年才告竣工,俄羅斯聖彼堡廣場周圍的那些建築也都耗時達一個世紀之久。”

“我和天,歐洲人真有耐心!”

“這就是民族性格之間的差異,我們這個民族絕對沒有這種耐心,我們總是習慣於限時限刻地趕工期,搞他媽的什麼‘獻禮工程’,所以,能完整流傳到子孫手上的古建築屈指可數,即使流傳下來的,要麼破敗不堪,要麼已經過了無數次的修繕,這一點上,我們真得學學歐洲人。可惜,我們這一次仍無法學,因為我們的實力還不夠,隻好等將來財力雄厚之後再說吧!”

“那我們這次建個怎樣的樓呢?”

“隻能是先來個磚牆木梁柱結構湊合一下了,雖然如此,我們的新樓已比現在通行的那種夯土承重牆的土木結構建築領先一千多年了!”

舒元琦道:“能這樣也不錯了,而且我們的樓是三層樓,僅此一點,別人就已望塵莫及。”

路岩點頭道:“新酒樓的造型和結構設計,就該充分吸取唐朝以來建築的優秀特點,再適當溶入一些‘現代’元素,這個由我來設計,除了美觀別致,采光通風等各方麵也都要優於傳統建築。說起采光,我忽然想起,我們要是能給窗子安上玻璃而不是糊窗紗那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