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麻煩一齊來(1 / 3)

路岩知道,他外祖父家都是前一年的初冬,水稻收割完畢之後立即就種麥的,要保證較高的麥子產量,在小雪節氣之前就一定得播種完畢。若不是因遭受誣陷而逃離了秦國,路岩和舒元琦本來是打算在上郡推廣小麥冬播的,那樣的話,秦國的麥產量將會增加近一倍。

此時已是仲冬,到處可見大片大片的田塊收割完粟子或水稻之後都空在那裏。雖然此刻種麥農時已經遲了,但比起春天播種還是要早得多。所以,路岩決心說服鄂君熊文立即命他的奴隸和佃農播種麥子,並和他達成協議,以高於粟子一成的價格收購他的麥子。

鄂君熊文在他氣派豪華的高樓上接見了路岩。鄂君麵前的大漆案上擺滿了各種裝滿美酒佳肴的器皿,他一邊吃喝,一邊聽著盲琴師彈奏的柔靡入骨能聽得人肚腸發癢的新譜琴曲,一邊醉眼迷離地欣賞著一群少女的曼妙舞姿,同時心不在焉地接見著路岩。

路岩事先已從荀林口中得知,鄂君文幾乎不理事,把所有事務都推給管家去處理,那管家為人巧言令色,媚上驕下,而且相當貪財。因此,他一到鄂君家就先送給管家一份厚禮。管家於是迅速地由對他愛理不理變得異常親熱。

施禮和自報家門之後,路岩根本沒有得到講話的機會,而是那管家上前向鄂君文耳語了幾句,鄂君文沒有聽完就揮手道:“我幾番對汝等說,休拿此類俗事來煩我,你怎不聽?此事你去料理,不要再來打擾我!”

事情解決得相當完滿,管家當天就指派奴隸和佃農們開始種麥,而且將麥子播種麵積由原先的數十頃擴大到二百頃。同時和路岩愉快地訂立了合約:明年鄂君家的二百頃麥子全部賣給“至味餅館”,價格與今年的市場價相同,仍然是每石一兩黃金,但路岩必須私下給管家一百兩黃金的好處費。

這時的糧食產量,一畝地(約合後世三分之一畝),在平常年景產粟約一石半(魏國計量,約合四十一公斤),而麥的畝產量則不到一石,推行了冬播法之後,可望提高到一石左右。所以,第二年麥收之後,“至味餅館”可以得到八十多萬公斤小麥的供應,再無麥子短缺之虞!

這段日子裏,雖然大幅提高了麥子收購價,“至味餅館”的贏利仍是相當驚人,每天都可淨賺十幾二十兩黃金,路岩他們先後從奴隸販子那裏買了好幾個身強力壯又心靈手巧的奴隸。

這時的奴隸,價格不高,大致上一個身強力壯的男奴隸隻相當於一束絲或一匹馬的價格,事實上當初百裏奚的身價也隻不過五張黑公羊皮而已!

這些奴隸到了“至味餅館”之後,立刻享受平民待遇,餅館付給他們工資,因此這些奴隸都感恩戴德,把餅館視作自己的家,相當忠心。舒元琦把全套製作麵條和餃子的技藝傳授給他們,其中有一位叫公山甲鹿的壯男奴隸,最聰明能幹,當舒元琦得知他的老婆和孩子也已賣身成為某富翁家的奴隸之後,立刻出錢將他們贖出,讓公山甲鹿一家生活工作在一起,公山甲鹿一家因此對路舒和媯葒更加銘心感懷。

不到一個月,至味餅館的名氣已從郢陳傳到了其他城市和其他諸侯國,生意越來越紅火,媯葒那兩間門麵的店堂已應付不過來,於是,又租了左鄰右舍的幾家店麵,開起了分店。

這時,磨房的兩架石磨早已跟不上需求了,而且如今至味餅館的人手多了,人多眼雜,再把磨房設在媯葒家後院的原先的客房裏(至味餅館從開業起就不再兼營客棧業務了)已很不利於保密,路岩他們就在偏僻的鄉下買下了一塊有充足水流的地皮,蓋起了十幾間倉庫兼磨坊,四周圍起高高的圍牆,四架以水力推動的石磨日夜不停地運轉著,再加上原先那兩副牛拉的磨盤,每天加工的麵粉達到了數十石。

媯成自從至味餅館開張後,就不再從事老本行了,此刻他成了倉庫和磨坊的總管,磨坊用了十幾個工人,大多是買來的奴隸,也有兩個媯成的親戚和一個徒弟,至味餅館的麵粉加工全部轉移到了這個偏僻的山村裏,每天都用船將加工好的麵粉運送到郢陳。

開了分店後,至味餅館的盈利又增長了數倍,幾個月後又開了更多的分店,磨坊規模也再次擴大,這時每天的總盈利已達到了一千多兩黃金。

至味餅館的飛速擴張引起了鴻賓樓等其他酒樓飯店的恐慌,他們的客源大量流失,無奈之下,隻得大幅降低麵食價格。至味餅館也全麵下調了湯餅和水餃的價格,降幅達百分之二十,但仍然有百分之七八十的盈利,價格也仍然遠遠低於其他店家。而且,在麵湯和水餃湯中加高湯等做法,隻有至味餅館掌握,所以他們的湯餅和水餃總是特別味美。更主要的,至味餅館的品牌效應已經形成,人們要吃湯餅或水餃時,不假思索就會來至味餅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