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到四十二章(1 / 3)

定耀的父親是賣餛飩,但家裏人從來沒有吃過餛飩,工具就是一根扁擔,二隻箱子,一隻箱子裏放了一隻爐子,當中有隔層,隔層下麵放煤球,爐子的上麵放一隻鍋子,鍋子裏放了水,是準備下餛飩用的,另一隻箱子裏放了,二隻熱水瓶,熱水瓶裏放滿了開水,十個碗,還放了一隻鉛桶,裏麵裝了半桶水,是用來洗碗和煮餛飩加水的,箱子裏麵隔了幾層,裏麵還放了鹽味精,還有包好的餛飩,這點東西夠沉的,定耀父親挑得夠累的,還要保證水不翻掉,走街穿巷喊賣“餛飩要麼,餛飩要麼。睍蓴璩曉”父親每天在紆曲的弄堂走著,喊著,每賣掉一碗父親就感到有一些成就,離目標就近了一些,買完後,父親就去買肉,買餛飩皮子,買蔥,準備明天的買賣,母親從早上起來,就盼父親歸來,看看餛飩賣完了嗎?除了采購明天的原材料,帶回多少米,家裏這麼多人張開嘴巴等著要吃,父親一般買二斤米,少的時候買一斤,買一斤米的時候,母親就愁啊,所以母親年紀不大,已經有了些白發,鄰居們也很有意見,父母早上四點多就要起床,剁肉,包餛飩,切蔥,生爐子,房子的結構,僅有一板之隔,剁肉的聲音,常常驚醒人家的春夢,要知道春夢值千金。要是到了大熱天,父母早上起來就像打仗,隔夜的肉是不能買,要變質,所以早上起來,先要采購,回來就要分秒必爭,然後父親挑起沉重的擔子,父親的眼睛窅了進去,腰痍了,母親經常給他摟壓,父親還是每天早起,然後一手托著腰,扁擔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扁擔和父親都感到擔子的沉重,父親確確實實感到生活的艱難,人的殢倦,早就同英俊等字眼掛不上鉤,父母每天最大的目標就是能買上三斤米,這就是定耀家的幸福指數,碰到雨天家裏就更擁擠了,一隻煤球爐子必須擠進六平方米的家,母親每天到早上十點,到菜場揀些菜皮,要是有些爛了半隻的蘿卜山芋,母親就會欣喜若狂,就好像揀到黃金一樣,定耀從懂事開始,家裏就從來沒買過油,母親就從來沒有吃過一碗飯,如果家裏燒一鍋粥,每人一碗後,大家吃好後,母親把大家的空碗,認認真真的舔一遍,鍋子裏舔不到,母親就用食指彎曲後刮一下,然後放在嘴裏舔一下,再吃幾片菜葉,這就是母親的午飯或晚餐。定耀是家裏的老大,貧困使孩子早熟,很懂事,在他十歲的時候,他就知道吃飯的時候,,就留下一些,對母親說:“吃飽了。”定耀知道家裏的糧食是絕不會浪費的,但定耀也會有想不通的問題,由於家裏是閣樓,有唯一的窗戶,開啟窗戶,就是人家的屋:“它們也挺辛苦的,不管刮風下雨,就是為了吃一點食物。”其實定耀的母親年青時挺漂亮,而且有一顆善良的心。

定耀家也有改善夥食的時候,那就是父親的餛飩賣得不錯,母親接了不少的衣服,定耀母親的手一到冬天開裂總有十幾條,貼滿橡皮膠,但是每接到一件髒衣服,母親總是很高興,不管水多冷,給人洗得幹幹淨淨,每當這時家裏早上就花三分錢,買一根油條,定耀的弟妹,就像麻雀一樣歡呼雀耀,那油炸多香,弟妹分到一節,就趕緊送到嘴裏,定耀則拿了一小段,把油條放在醬油裏洗個澡,先用醬油和著粥吃,咬一小口油條,直到最後才享受油條。滋味非常棒,母親看到自己的兒女吃得這麼享受,心裏也挺高興的,有時早上是什麼菜也沒有的,最多的是,二分錢的醬菜,也就是什錦醬菜,每人二三根而已,弟妹有時會有特殊的獎勵,就是一個雞蛋二人分著吃,大的幾個絕對是沒份的,定耀也隻有看著咽咽口水而已,定耀讀書的時候,家裏從來沒有付過學費,老師到家來看過以後,就沒提過學費的事,但三元錢的學費是免了,書雜費是沒法免的,每當這時,母親就在昏暗的燭光下,縫補破舊衣服,歎著氣,計劃著還差一元錢的書雜費怎麼辦?母親的手很巧,還能把他們穿下來衣服,改成定耀穿的,隻是要熬通宵,衝破黎明前的黑暗,母親熬到早晨,但母親的早飯還是沒有,定耀上學後,棉襖沒有,母親就找了一件花的,而且是紅花的破棉襖改了一下,定耀穿了外麵再罩一件舊的藍布外套,上廁所的時候,給同學看到裏麵的紅花棉襖,大家都取笑他,定耀回到家感到很委屈,就和母親吵了起來,被母親打了一記耳光,隨後母親把定耀抱在懷裏,母親和定耀都痛哭起來,到定耀去讀大學的時候,定耀把這件破舊的紅花小棉襖還帶著,定耀對母親說:“我一定讓你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