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耀是最早享受九年義務教育的人,說實話定耀高中也沒有付過學費,大學也沒有付過學費,還拿了助學金。定耀的母親沒有讀過書,但她一定要讓子女讀書,她講不出什麼大道理,也是一個信仰,定耀在母親離開世界的時候,母親給我們的是窮苦生活,但母親的毅力,給了我們無窮的財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生受用。在定耀讀三年級的時候,父親生病了,臥床二天,家裏也沒有錢買米,定耀已經懂事了,下課後他看到一個五十多歲的人,在學校門口,賣花生糖,還有芝麻糖,五分二分都可以買,同學們買的不少,生意還挺紅火,大概可以賣一元左右,定耀挺有禮貌的:“老伯伯,你可以教教我怎麼賣?”老伯伯看了看定耀,眼光令人捉摸不定,你能賣,又似乎在問,你賣了,我做什麼?定耀很聰明,立即對老伯伯說:“老伯伯你教教我,我不在學校門口賣。我家父親生病,家裏沒有米了,你幫幫我。”老人也挺善良的,就帶定耀到了一批發商店,告訴老板該學生是什麼學校的,願意做擔保,老板就給了定耀一隻扁的竹籮,有一根繩子,係在竹籮二邊,可以掛在脖子上,老伯伯把繩子打了個結,繩子就變短了,定耀就可以背了,老伯伯還關照定耀五點前要結賬,老伯伯等他,還關照定耀,五分錢賣多少,二分錢賣多少,定耀背著書包,信心滿滿,到了四點半,定耀賣了八毛多,和老伯伯一起去結賬,賺了二毛多,定耀高興的跳了起來,但還是很懂禮貌,考慮再三,要給老伯伯一毛錢,老伯伯再三不肯接受,定耀堅持要給,最後老伯伯提議,買二根飛馬香煙給他抽就行了,定耀花了六分錢買了四支飛馬香煙給老伯伯,二人都道謝,約好明天下午再見。定耀數了數一毛八分錢,疲勞饑都給定耀成功趕跑了,定耀到米店買了一斤多米,很有成就感。
第四十二章
定耀拿著米興高采烈地回到家,母親就質問:“死到哪裏去了?”定耀拿出一斤多米,交給母親,心想母親一定會表揚他,想不到母親順手就給他一耳光,定耀沒有感到臉上的痛,隻感到心裏澆了一盆冷水,這種感覺小孩是很少有的,定耀倒是沒有哭,自豪的告訴母親:“這是我賺的。。”母親沒有感到高興:“書還讀不讀?”“讀,我上午讀書,下午賣糖。”說完有從書包裏拿出,用紙包的糖的碎粒,分給弟妹們,家裏有了難得的笑聲。紙包裏還有一些芝麻和碎的花生,這簡直是春節的待遇,麻雀也在小窗口前叫個不停,定耀的母親看了看,又看了米,抓了十幾粒給麻雀,麻雀也很高興,叫個不停,像是在說:“謝謝,謝謝。”幫助別人,心靈上也是也是一種安慰、也是一種幸福。百萬富翁幫助別人一萬,和窮人幫助別人人一分,很難說誰的善行大。金錢不是衡量事物的唯一標準。
一個星期天,定耀竟然賺了四毛多錢,定耀考慮了許多,站在豬肉攤前,看了許久,肉攤點老板說:“今天要收攤了,五毛四一斤的肉,賣給你五毛一斤。”定耀咬了咬牙,買了半斤肉,母親想得很周到,剁了點肉末,給二個小弟吃,多下來的燒紅燒肉,母親在切的時候已經算好了,唯獨沒有自己的一塊,定耀看了以後也沒吃,母親還是不吃,留給父親明天吃。母親心裏裝了所有人,連麻雀也有了,就是沒有自己,定耀一直想著母親。原來定耀下午做作業,要麼在床邊坐在小凳子上寫,現在晚上,就沒有地方做作業了,定耀就坐在地板上,放一個小凳子,母親在昏暗搖曳的燭光下,縫補衣服,定耀做作業。定耀和母親互相說,早點睡。
定耀現在每天回家更晚了,他和老板商量,晚上把糖留在家裏,他可以多賣一些時間,老板看他挺誠實的,也就同意了,現在定耀每天賣到晚上七點多,直到弄堂裏沒有人的時候,他才回家,把賺的錢交給母親,把一些碎的糖給弟妹吃,母親心疼的給定耀遞上一碗飯,或一碗粥,定耀狼吞虎咽的吃著,總剩一部分,逼著母親吃,母親也更賣力了,晚上還要洗衣服,定耀的父親在上次挑擔子倒下之後,就睡在床上,沒法起來,還帶有些咳嗽,母親也毫無辦法,不勞動,躺在床上休息,這是窮人最高的待遇了,過了二天,定耀父親的咳嗽帶有一些血,看病母親是想到的,隻是沒有錢,隻能是想想而已,上醫院是富人的事情,和鄰居商量後,認為是上火了,鄰居還有幾朵菊花,母親把菊花泡茶給父親吃,父親的病況毫無起色,母親把定耀省下的一塊肉,給丈夫吃的時候,丈夫苦澀的笑了笑:“做不動了,苦了你和孩子,”聲音輕微,並且斷斷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