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高大而健壯,學生模樣,蹲在走廊上,沾滿血跡的水果刀就扔在他邊上。
辦公室裏,一個女人倒在地上,三十多歲,臉色發白,心髒中刀,鮮血直流,胸部、臉部、背部、腹部和手臂也被刺了十多刀。一個瘦瘦的男人身上被刺7刀,血流如注。
傷者很快被送到最近的醫院。女被害人搶救無效身亡。男被害人經搶救脫離生命危險。
受害人張某,女性,嘉興市某區人事勞動保障局人力資源開發科科長;受害人幹某,男性,公務員管理科科長。
犯罪嫌疑人周某,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農學係應屆畢業生。
2003年1月23日,周某報名參加嘉興市某區政府招收9名鄉鎮公務員的考試。經筆試、麵試,周某排名第八。4月1日體檢,周某被檢查出有乙肝“小三陽”。按浙江省國家公務員招考條例,周某未被錄取。出於報複心理,他決定將負責錄用的招考幹部殺害。
媒體公開報道後,一時間,杭州和嘉興的大街小巷炸開了鍋。
在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認識周某的同學都覺得不可思議。
一個同學說,在他們農學係,周某成績不錯,又是班裏的副班長、宣傳委員,得過獎學金。他找工作很順利,聽說嘉興的一個中學很想要他,但他自己不想去,“他對自己考取公務員很有信心”。
周某自己對作案動機的解釋。
“參加了體檢後,我就守在家裏等結果。4月2日傍晚,一起參加體檢的同學發短信給我,說他收到錄取通知了。於是我知道別人已被錄取了,我沒被錄取。那天體檢結果,除了肝功能外其他檢查都好,那麼肯定是肝功能有問題。當晚曾想到自殺,心裏充滿了絕望,好像有種被社會拋棄的感覺,想想自己讀書讀了這麼多年,都白學了。
“第二天早上我產生了報複殺人的想法。
“我到行政中心辦公室找那個負責招收公務員的男人,我心裏想要殺掉這個男的。我在報名、麵試時接觸過他,體檢也是他帶我們到醫院裏去的,我想他是這次負責招收公務員的人,是他沒錄取我而毀了我的一生。”
據記者采訪了解到,周某未被錄取,原因是《浙江省國家公務員錄用體檢標準》中的相關規定:“有下列疾病或生理缺陷者視為不合格:第五條,慢性肝炎病人並且肝功能不正常者。乙肝三係檢查大三陽、小三陽者。”可見,拒錄周某為公務員的,並非某個幹部個人的決定。這項標準對乙肝患者來說的確存在著不公之處,但是,被殺害的幹部卻成了這項對乙肝攜帶者帶有歧視色彩的政策的犧牲品。
這項規定有它的不合理之處,並不是隻有周某這樣一個乙肝攜帶者會遭遇,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絕望到想要自殺或去殺人。因為社會上種種不公平的事情,又豈止乙肝歧視這一個現象呢?這種內心的脆弱,不僅僅來自外麵不公正的社會環境,同時更多地來自他不夠強大的心理承受力。這種自卑既是乙肝帶給他的,同時也與他的內在自我不夠成熟有關。
周某真正想反抗的,是社會環境和用人單位對乙肝攜帶者的歧視和不公正。但是他將這種憤怒指向了兩個無辜的人,這種憤怒的指向就是一種扭曲的投射,即把自己內心無法承受的受害感,受歧視的感受,通過傷害比他更加無辜的人,來得以宣泄和表達,借以平衡自己已經嚴重失衡並瀕臨崩潰的內心。但是這種投射和見諸行動的結果,不但殃及無辜,而且也使自己麵臨法律的嚴懲,同時也給自己的家庭帶來難以承受的痛苦,實在是害人害己!
原來自己才是那個人。
江南小城的公務員高菲是一個傳統型的賢妻良母,丈夫是她的大學同學,也是她的初戀,結婚十幾年了,小家庭的日子過得很是和諧,令人羨慕不已。去年,高菲到外地出差,行政年會上,居然與當年追求她的同班同學周某意外相遇。闊別十幾年之後的初次相見,高菲驚奇地發覺,人到中年的周某變化很大,當年的青澀內向如今轉為成功自信,身上散發著一種說不清的成熟男性的誘惑和魅力。而周某對她依然不減當年的熱情,還時不時半真半假地開些讓她耳熱心跳的玩笑,加上大家的起哄,高菲當晚第一次失眠了,周某白天的音容笑貌一遍一遍地浮現在她的腦海中。
一周的時間很快過去了,行政年會結束後,周某給高菲打過電話,但是高菲並沒有和周某有繼續的接觸。高菲返回家,在接機的人群裏,卻沒有看到丈夫熟悉的身影。回到家裏,正好是周日,丈夫卻不在家,這更讓她感到狐疑。桌子上隻有丈夫的留言,說是在單位加班。
高菲感到一陣不悅,立刻給丈夫打電話,丈夫說單位臨時有事,在加班。高菲心裏陡然升起一絲不祥的預感——丈夫在說謊。晚上回來,再次追問丈夫去了哪裏?為什麼不接她?和誰一起加班?丈夫怎麼解釋,都無法消除高菲的疑問,她懷疑丈夫在她外出的一周中,有了別的女人。丈夫感到莫名其妙,覺得妻子有點無理取鬧,同時也不明白,平時挺信任他也很通情達理的妻子,怎麼突然變了個人似的這麼不可理喻。
高菲使用的就是投射的心理防禦機製。在外出開會時,與當年的追求者相遇,而且對方熱情不減當年,已經習慣於平淡婚姻和家庭生活的她,有一些被誘惑的衝動和欲望,這也本屬正常,更何況她並沒有真的和周某發生婚外戀情。但是對於一個非常傳統的女性來說,這種欲望的體驗,會讓她感到非常的恐懼和害怕,以至於她無法感受自己有這樣的衝動和欲望,而是把想發生婚外戀的衝動和欲望投射到丈夫身上。認為丈夫有了外心,有了婚外戀情,把正常的加班當作與別的女人約會的謊話和借口,從而和丈夫糾纏不休。
真正有想發生婚外戀的欲望的人正是這個妻子自己,由於嚴厲的道德在她的內在發出嚴重的警告,所以,她隻能通過投射的方式來看到這個欲望,仿佛這個欲望發生在丈夫的心裏而不是發生在自己的內心。與其說她在和丈夫據理力爭,澄清丈夫是否有外遇這件事,倒不如說,她在和自己內心的欲望對抗和糾纏。
假如她能理解這個欲望是正常的,隻要不是真的去付諸行動,也不會對自己的家庭和婚姻造成什麼影響和傷害,那麼,她就不會用投射的方式去懷疑丈夫,而是將這種感受默默地留在心裏,並能夠容納這種體驗帶給自己的衝擊和影響。
通過他人表現自己。
某節目的女主持人獲得兩個獎項——“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獎”和“十大傑出藝術成就獎”。
獲獎時,這位女主持人發言:“和同時獲獎的田華老師、劉蘭芳老師以及張繼剛他們相比,我真的不配拿這個獎,能退的話,這個獎我退了吧。我僅是沾了職業的光,又出名又得利的,我知道自己,我會努力的。”
這番話被李某評價為“虛偽”。並於2011年12日發微博道:“聽說某節目主持人榮獲‘共和國脊梁’,我承認,她確實是共和國脊梁,隻是得了頸椎病。”
13日晚上7時,她撰寫微博回應了李某並重述了自己當初的獲獎發言,稱“有德有藝是一個文藝工作者應具備的基本條件,不用表揚”。還回顧了自己曾經簽書送給李某的往事,並表示從沒覺得自己是“脊梁”,希望李某能理解。
該節目主持人的微博一出,多數網友都留言並表示支持,認為她樸實、真誠、善良,也對李某的批判表示反感,有的甚至言辭激烈罵起了髒話。
對於網友的反應,李某發表文章,稱很多讚揚該節目主持人的都是水軍帖,“我對水軍無所謂,雖然派水軍已是筆仗中很土鱉的一招了”。此外,對於她的那篇感動廣大網友的博文,李某連發8條微博進行批判,認為其表麵上是“特別謙虛厚道和溫暖感動的文章”,卻透著一種假,是一種“裸的假”。“我跟她唯一的分歧是對‘德藝雙馨’的理解——她以為這是一褒義詞……這個代表卻從不提反對意見,還去認領‘中國脊梁’,你不頸椎病,7都敢像1一樣站起來飛奔”“你我都是戲子,可還是有高下之分:知道自己在演,和忘了在演。你碰巧就是入戲太深的。我要告訴你,那是你的幻覺……”
兩個人的微博,一個平和,一個火辣。換句話說,李某在挑釁,而獲獎的節目主持人基本上不理睬。
李某顯然是很不喜歡這個節目主持人,正如一句話所說的,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李某和這個節目主持人素昧平生,並無交往,也不是很了解,為何李某要對一個並不是很了解的人,像是多年知根知底的故交一樣,抨擊她。特別是這最後一段“你我都是戲子,可還是有高下之分:知道自己在演,和忘了在演。你碰巧就是入戲太深的。我要告訴你,那是你的幻覺……”雖然描繪得入木三分,可是他又怎知她實際上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隻有“投射”可以解釋這一切。所謂投射,是指我們把自己內心無法接受或否認的感覺、想法和衝動,通過放置到他人身上,通過他人表達出來。雖然我們無從得知李某為什麼這麼不喜歡那個節目主持人,但是通過他抨擊她的“虛偽”,至少可以得出一點結論:李某是一個絕對不接受“虛偽”的人。但是捫心自問,但凡為人,誰能沒有一點兒虛偽?而為何他要攻擊她的“虛偽”呢?
事實上,李某的投射的確也引起了她某種程度的認同,麵對這種公開的抨擊和嘲諷(“這個節目主持人確實是共和國脊梁,隻是得了頸椎病”),她的反應是如此大度和包容,還引起了廣大網友的同情。當她麵對如此嘲諷,是真的內心強大到如此淡定、從容和大度,還是的確像李某投射的那樣:不真誠……這隻有她自己知道了。
【護心小貼士】。
(1)如果總是有那麼一些相同的人和事讓你感到強烈的痛苦,問問自己:這種情緒在你的成長過程中,是否很熟悉?這種負麵的情緒來自哪裏?那時候你多大?發生了什麼事情?你如何理解當時發生的那些事?去問問當時的當事人,這當事人往往是父母,他們可能會給你一個和你想象中完全不同的答案。
(2)學習從痛苦中學習和成長,不再把這種痛苦的體驗歸咎於別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去理解自己的痛苦並且接納這種痛苦。
(3)如果你不幸成為別人扭曲投射的對象,而感到冤枉,學會拒絕接受,不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你自己。可以平靜地告訴對方:“對不起,那是你的感覺,而不是我的責任,你應該為你自己的看法和情緒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