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1 / 3)

智能的領導者並不一定有人格魅力,但有人格魅力的領導者,一定是個有智能的領導者。有人格魅力的領導者不會濫用權力,因為他們有最高的權力——感召影響權,因此處理任何事情都會無往不利。他們所擁有的是一種無形的力量,這種力量能給他們增添無限的光輝,能夠影響和改變他人的心理和行為,影響眾人合作,最終達到自己的管理目標。

領導力來源於你的影響力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成功的管理者,會在他們身上發現他們與眾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他們有著無比的影響力和過人的領導力。

領導的影響力是如何練就的?從一些成功的領導者身上,我們就會得出結論:那些口碑極佳、事跡不平凡的領導者,不是生來就是那麼與眾不同,他們的偉大是由自己創造出來的。他們把平凡的事努力做到最好而成就了偉大,而偉大,就意味著不同凡響,它在不知不覺中就成就了他們的影響力。

1.影響力決定領導力,作為管理者,有必要為影響力做出努力:

為什麼有的人一開口,就具有無比的穿透力與影響力?其實,當你認真觀察這些人時,會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那就是他們的話裏帶有一股力量。這種力量稱之為心量,也就是說,凡是他們說出的話,自己都可以做到,絕不是空口說白話或隨便亂說。

2.挑戰難度大的事

當你要培養影響力與領導力時,必須先去自我鍛煉,讓自己努力地去做每件事,在生活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做一些你過去做不到的、有困難的事,要時時要求自己、推進自己,讓自己對生活的體驗多一點、深一點,這對增進信心也是很有幫助的。

3.時時完成挑戰

對生活中任何一件事都必須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去完成它!透過這個信念的達成,你就會產生影響力,讓別人覺得,你就是那種可以完成生命中任何事的人。

在工作中,更需要具備這種信念,時時努力去完成挑戰。而在成就的過程中,你自然就會具備那樣的智慧與能力了。

4.學會付出

有影響力與領導力的人,一定願意永遠在人生中不斷付出自己所擁有的東西,這種付出會讓人感受到一股力量,讓人無形中覺得你有影響力。

勇於付出的人,它的團隊會充滿戰鬥力而變得十分卓越出色。在你的影響和帶領下,你的團隊將始終處於一個良好的局麵,因此,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跟隨你。你的言行舉止會影響到每一個人,他們會在你的理念和行為影響下,受到鼓勵、鼓舞而努力工作、做事,為企業的發展發光添熱,從而更好地成就企業。

5.威望來自給予

一個具有影響力與領導力的人,他的威望都是建立在願意給予上!一個有領導力的人,他一定是懂得舍己布施的人,布施他的能力和智慧,讓別人對他所做的每件事,都十二萬分的支持。其中,最重要的是,他願意“給”。

6.揚善於公堂,規過於暗室

表揚下屬要公開,要大張旗鼓;規勸下屬的過失,應在小範圍內進行,最好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在兩人之間進行。犯錯誤的員工也是有自尊心的人,今後還要為人處世,人生的道路並非到此為止,不能把一個人一棍子打死。

7.做一個前後一致的人

表裏如一、前後一致,是一個人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如果一個人當麵一套,背後卻又是另一套,煽陰風、點鬼火,這種自欺欺人的鬼把戲遲早會被別人戳穿的。

8.注意別人,也讓別人注意你

留心你的每一個下屬,才能關心他們每一個人的喜怒哀樂。僅僅做到這一點是不夠的,還應讓你的下屬時刻注意你的存在,了解你為他們所付出的一切。這當然不是為了回報,而是為了讓他們追隨你,把整個團隊業績搞上去。因為,這個團隊是每一位成員的“家”,涉及每一位成員的切身利益。

威信是一種無言的力量

管理者的威信就是管理者管理人的力量。權力並不是威信的代名詞,真正影響他人的力量是威信。優秀的管理者,除了擁有超群的能力,還需擁有非凡的領導氣質。這種領導氣質就是威信。

管理者的威信是一種無形的力量,這種力量能給管理者增添無限的光輝,能夠使他在眾人眼中光芒四射,這種光芒就是“無言的號召,無聲的命令”,它能夠影響和改變他人的心理和行為,影響眾人合作,最終達到自己的管理目標。

那麼,管理者的威信如何建立呢?

1.率先垂範

實績最能服人,“上有所為,下必效之”。管理者隻有率先垂範,幹出實績,才有說服力。不幹實事、搞花架子的形式主義者,必失信於民。

2.一身正氣

一身正氣的領導,他們的道德、品行、作風、思想正氣凜然,心正、言正、行正、身正,才會贏得敬重,才能成為眾人的貼心人。

3.領導能力強

管理者的能力包括很多方麵,比如思想教育能力、宣傳鼓動能力、用人處事能力、觀察分析能力、聯係眾人能力、創新開拓能力等。能力的強弱決定威信的高低。能力強的管理者,能維護好眾人的團結,發揮出集體的戰鬥力,調動起眾人積極性,處理好周圍的關係,能使集體中的每個人佩服他們、信任他們,從而服從他們。

4.理論水平過硬

管理者理論水平高低,決定了他們的威信程度。理論水平高的人,往往具有較多的真知灼見,其思維敏銳、洞察力強、抓問題準、辦事周到,眾人欽佩他們、擁戴他們;相反,腹空如野、孤陋寡聞的管理者,是建立不起來威信的。

5.關心下屬

管理者心中裝著眾人,處處為著眾人,樹立為眾人解難題、辦實事的良好作風,是樹立良好形象的關鍵所在。管理者通過建立定期接待、走訪、談心等製度,關心眾人生活,體察眾人的疾苦,努力為他們辦實事,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眾人才聽、才信、才服,你才能有效地依靠他們。

6.密切聯係群眾

管理者的威信是在群眾中樹立起來的,所以,一旦脫離群眾,哪有威信可言?脫離群眾的管理者,“權威”越大,威信則越低。因此,管理者應自覺放下架子,甘當群眾的小學生,做到思想上視眾人為主人,感情上視眾人為親人,工作上當好眾人的“仆人”。隻要這樣,威信自然會樹立起來。

7.剛柔相濟

管理者管理人有兩手:一種是“柔”,對下屬“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進行“軟”處理;一種是“剛”,對一切違反原則的,要繩之以“法”。由此,眾人才能“明其威”,威信成於民心。

8.杜絕官僚主義作風

有些管理者居高臨下、盛氣淩人,憑想當然和個人意誌辦事,或者吹吹拍拍、拉拉扯扯、自我貼金。這些官僚主義作風,是同聯係群眾的作風根本對立、格格不入的。

管理者的威信的建立,離不開“威”和“信”,二者是密切相連的,“威”是從“信”中來的,如管理者“威”而不可“信”,那麼,“威”也不會持久。

提高自身素質很重要

作為管理者,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內在素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1.注意自己的領導形象

當員工向你鞠躬行禮時,你也應當鞠躬回禮,而不是傲慢地微微點頭示意;當你和員工偶然碰在一起,而對方又恰巧因為某種原因沒有看到你時,你可以故作驚訝地先和他打招呼,爾後寒暄幾句便走開,以免增加對方的恐慌;隻要有必要,上班的任何時候,任何一位員工都可以敲開你的辦公室,;向你訴說他自己的見解,而你必須盡快地做出答複;仔細檢討自己的錯誤,有公布的必要就清清楚楚地向員工公布。這樣,他們才會不斷地指出你的失誤。

2.具備較強的演講能力

作為一名領導,不僅需要較高的業務水平,還要具備較強的演講能力,演講是領導必備的素質。對企業內部來講,現代企業管理,要由以“物”的管理轉向以“人為中心”的管理,由“命令——服從”的單向管理轉向“目標——參與”的雙向管理。如何激發和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已成為領導的首要工作。

一個企業的領導,需要把企業的奮鬥目標告訴全體員工,以感染和鼓舞員工為達到這個目標而奮鬥;需要將自己的決策及麵臨的各種困難告訴大家,以便引導員工發揮聰明才智,團結一致,克服困難。

3.要做好自身的職責

美國蓋洛普公司資深顧問白金斯和羅科曼合著的《打破一切常規》一書中指出,大量的調查研究分析表明:一個優秀的經理人(領導者)的職責為:選拔人才,提出具體要求,培訓他們,激勵他們。然而,真正能做到這些的,絕對可以說是鳳毛麟角。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涉及幾個方麵,領導者的管理知識欠缺、經驗不足、智能不夠、自私自利,不知道這樣做會有什麼收益等。

人才是寶貴的資源。一切問題,歸根到底,都可以歸為是人的問題。若能選拔一個有潔癖的人做清潔工,比找一個普通人通過培訓、考核、監督等製度管理要強很多,足以說明選人的重要性。這要求領導者要有識別人的能力,沒有的話可以請專業人士或機構測評。任人唯親,不能廣納人才、擇優錄取。這種現象,在很多領導者身上,還不同程度地存在,這是作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的大忌。

這樣做會無法建設良好的企業文化,凝聚團隊力量。

提出具體的要求,給被領導者一個工作準則和發揮能力的空間。哪些事應該做,哪些事不能做。事情要做到什麼程度,要有明確的工作指示,要提出效率要求,要對預算做好控製等。

聯想原總裁柳傳誌說:“做一個領導者,一要像一個舵手,把握好公司的方向;二要像一個傳教士,要喋喋不休地把公司的理念灌輸下去。柳總講的第二點,是說培訓下屬的重要性,一個領導者具備良好的培訓能力並認真執行,能保持從上到下的一貫性,齊心協力把工作幹好。培訓的目的,除了提升員工的專業能力與團隊戰鬥力外,道德操守與工作經律也是重點之一。傑克韋爾奇推崇的一個觀點是:作為一個領導者,就是一手施肥,一手澆水養花。每個人都開花了,這個組織就成功了。”

4.學會激勵員工

如果有可能,人人都想贏。有幾個員工不想把工作做好?最主要的是看公司的激勵機製和領導者的激勵能力。讓員工知道他們工作的重要性,使有功勞的員工有成就感,得到相應物質獎賞和榮譽鼓勵,員工一定會盡最大的努力做出貢獻。“

唐太宗說:“良匠無棄材,明君無棄士。”要會用人,會激勵人,用團隊的力量達成工作目標。我們的領導者大都不善於激勵。激勵能使懶惰者變勤勞,這樣會使團隊的績效大大提高。為什麼有人懶惰?一是當有條件懶惰時或懶惰受不到相應的懲罰時,人會變得懶惰,像一些富家子弟或受寵的人就有懶惰的條件,當然,領導者監督不力或任務分配不均,也會造成一些人的惰性。二是當勤奮無益時,人會變得懶惰。當然,造成懶惰還會有其他方麵的原因,合理的獎懲和激勵,能引導懶惰的人看到前景,看到希望,自身得到好處,一定會改變這種不良現象。

5.不斷地學習新知識,增長智能,提高執行的能力

組織的生命力在於變化和彈性,隻有跟隨時代變化而不斷調整經營策略的企業,才能“穩如泰山”。對組織來說,在不斷發展的同時,一定要不斷激發自身彈性,不斷加快自身變化的速度,否則就很容易在最輝煌的時候墜落。這是企業的高層領導需要認真麵對的一個挑戰。社會事物發展的規律告訴我們:唯一“不變”的是不停地在“變”。這個知識爆炸的年代,對領導者的學習能力不斷提出新的要求,知識隻是基礎,思考才是關鍵,從實踐中學習才能增長智能。

浙江萬向集團的總裁魯冠球被稱為“中國民營企業的長青樹”。他說:“我曾用心培養過許多人,在相同的條件和環境下,有的人很快就派上了用場,而有的人則遲遲派不上用場,我發現,他們最大的差異是,對業餘時間的利用不同”。魯總的話給我們的啟示是,利用好業餘時間不斷地汲取新的知識,善用8小時之外的時間,是領導者邁向成功的必修課。

美國思想家戴維斯說:“21世紀的全球市場,將由那些通過學習創造利潤的企業來主導。”《第五項修煉》的作者彼得?聖吉也提出:未來惟一持久的優勢是,有能力比你的競爭對手學習的更快。組織的學習,要靠領導者推動,因此可見,領導者的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領導者要有執行力,一定要有影響力。要有影響力,一是要能和別人坦誠交往,進行心靈的溝通;二是對手下教育和訓練:三是要對團隊成員有信心;四是要能傾聽別人的意見,而不輕易打斷別人;五是要了解被領導者的個性特征:六是願意發展別人,並把別人推向更高的位置;七是能做別人的導師指引別人;八是能和別人協調溝通達成共識;九是願意將權力分給別人,自己像教練一樣在旁邊指導;十是能用自己的影響力,培訓另一個有影響力的人物。

如果一個領導者具備了上述的五項以上,他便有一定的執行力;如果不具備,那說明還要加強修煉力度。

一個領導者有了良好的執行力,將會攜同自己的團隊順利地達成目標。若領導者再具備良好的人格魅力的話,那將會更大程度地激勵團隊成員。人格魅力表現在,要有自信和負責的處事態度,良好的道德和操守,犧牲和奉獻的精神,熱情並有愛心等。有智能並不一定有人格魅力,但有人格魅力的領導者,一定是個有智能的領導者。有人格魅力的領導者不會濫用權力,因為他們有最高的權力——感召影響權,處理任何事情都會無往不利。

讓員工折服在自身的氣度上

“量小非君子,肚大能成佛。”作為一名優秀的領導,要學會寬容下屬的不足和失敗,這樣不僅能夠受到下屬們的尊重,同樣也是再讓別人寬容了自己。雖然不見得每個領導者都要像彌勒佛那樣笑口常開,但是不可整天都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大發雷霆。

對待流言,就用事實和氣度說話

作為管理者,實在難免會得罪人,也就避免不了被流言中傷。常言說的“人言可畏”就是這個道理。“名聲”往往容易毀於“人言”,管人的人更是如此。當流言奔向我們的時候,我們該做怎樣的處理呢?

湯姆是一家公司部門的男經理,但因為長得白,經常會聽到下屬這樣議論:“哎呀,湯姆的皮膚這麼細嫩,是不是搽胭脂抹粉了?”

“你看人家湯姆,要長相有長相,要身高有身高,說起話來斯斯文文,難怪他走到哪裏都有女孩子追他,搶手貨呀!”

“我們單位進來的人都需要有點關係,湯姆認識哪條藤上的人呢?”

可是湯姆落落大方,毫不計較。有人覺得湯姆缺乏做人的尊嚴,怎麼可以讓人信口雌黃,亂說自己呢?

有一天,一位同事憋不住問他:“湯姆,他們這麼說你,你一個大男人,一點兒也不覺得這是在侮辱你嗎?你至少也要回敬他們幾句呀!”

湯姆卻說:“何必發火呢?人家不過隨便說說而已,也不是惡意地挖苦我。”

“那你就忍氣吞聲?”

“談不上忍氣吞聲,況且,我不想因為生氣而受到傷害。我對待下屬的原則是;禮讓在先,小事不計較。如果把玩笑當真,爭一個你清我白,不但傷害了彼此之間的和氣,還會影響到工作。”

由於湯姆待人不錯,凡事都能禮讓,因而與部屬的關係都處理得比較好,不久,這些流言也就沒有了,管理工作做得得心應手。

作為管理者,有時會把自己的名聲看得很重。對於毀壞名聲的“人言”,我們可以用“不必計較”來對待,“模糊”些可以省卻許多解釋的精力。古人雲:“謠言止於智者。”隻要自己不生氣,就能避免受到傷害。

沒有事實根據的“人言”總是“腿短”的,不會長久地站住腳。毀人名聲的人也許得逞一時,但不久一定會敗露。管理者的品行是客觀存在的,它最有說服力。俗話說:“身正不怕影子斜。”對待毀人名聲的流言蜚語,無言是最好的輕蔑,事實和氣度是反擊流言最好的武器。

海納百川,用正確的態度對待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