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1 / 3)

領導者與下屬之間隻是職務和分工的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無論職位高低,也無論多麼足智多謀,作為領導者都應該“禮賢下士”。而領導者隻有平等對待人才,信任人才,尊重人才,才能凝聚人心、彙集力量,最終取得事業的成功。

放下架子,與下屬平等相處

領導者若總是以高人一等的身份出現,盛氣淩人,久而久之,與下屬的衝突將難以避免。領導者需要與下屬平等對話,把他們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和兄弟,用心靈去和他們溝通,

領導者不要擺架子,要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和下屬平等交往。這樣才能獲得下屬的支持與追隨,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領導者。否則,就會上下離心離德,即使領導者其他方麵的品質很優秀,也很難獲得眾人的支持與追隨。

領導者與下屬之間隻是職務和分工的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領導者放下架子,不以領導者自居,下屬就會把領導者當作“知心人”,輕鬆愉快地與領導者交流思想、提出建議,從而有助於領導者有效地實施管理。反之,領導者頤指氣使,粗暴僵硬,隻能讓下屬感到屈辱,要麼唯唯諾諾、被動應付,要麼心懷怨恨、陽奉陰違。下屬覺得領導者麵目可憎,從而不願接近,這樣就難以與下屬建立融洽的上下級關係,也無益於管理的有效實施和工作的順利開展。

有一次,拿破侖洋洋得意地對他的秘書說:“布裏昂,你也將永垂不朽了。”布裏昂迷惑不解,拿破侖進一步說道:“你不是我的秘書嗎?”意思是說布裏昂可以沾他的光而揚名於世。布裏昂是一個很有自尊心的人,於是他反問道:“請問亞曆山大的秘書是誰?”拿破侖答不上來,而拿破侖不僅沒有怪罪他,反而為他喝彩:“問得好!”布裏昂一句話就巧妙地暗示了拿破侖:亞曆山大名垂青史,但他的秘書卻不為人所知。拿破侖此時明白了自己的失言。

要想做一位真正有經驗、有修養的上司,就要平易近人,與下屬平等相處,隻有這樣,才能贏得下屬的真心擁護和愛戴,才能真正樹立自己的威信。領導者要做到這一點,要掌握以下要領:

1.警惕“權力效應”

在真理麵前,領導者應把自己擺在與下屬同等的位置上,相互之間可以平等地商討、爭論和批評。特別要警惕“權利效應”,認為真理須以權利做後盾,沒有權利就沒有真理,各級領導既然都是一定權利的擁有者和行使者,就往往形成領導至上,而下級隻能唯上是遵、唯命是從了。下屬常常議論“領導嘴大,我們嘴小”,“胳膊擰不過大腿”等,這都反映了有的領導者在真理麵前強化權利效應,使“真理麵前人人平等”流於形式。

2.使用平民化的言行

領導者要對人隨和、親切,而不要自抬身價,故示尊嚴,使下屬覺得高不可攀。這樣不但不能使人親近,不能有融洽的人際關係,而且領導者自己的生活也會孤寂而沒有生氣。

3.防止“地位效應”

平等原則還要求上下級之間人格上的平等。領導者和下屬之間隻有工作和分工不同,而沒有人格上的高低貴賤之分。然而在有些人那裏“地位效應”還在起作用。在有些人眼裏,地位越高人格越高貴,地位越低人格越低賤。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僅僅是地位發生了變化,即當了“官”,掛了“長”,就引起了一係列變化,甚至某些稱呼也一下子變了。這就不難看出“地位效應”對平等原則特別是人格平等的衝擊。所以,作為一個領導者,時時刻刻要銘記在真理和人格麵前是人人平等的,切不可居高臨下,盛氣淩人。

4.注意自身的習慣

平等的態度,除說話本身的內容外,還通過語氣、語調、表情、動作等體現出來。所以,不要以為是小節,純屬個人的習慣,不會影響上下級的關係。實際上,這往往關係到下級是否敢同你接近。

5.責備下屬時要保護下屬的自尊心

每個人都期望得到尊重,希望獲得平等的與人交流的待遇。在責備下屬的時候,千萬不可以用到“笨蛋”或“混蛋”這一類字眼。因為這樣的責備,不但會傷害到下屬的自尊心,還會讓下屬一輩子都記得這次侮辱。此外,責備的時間也不可太長。尤其是當下屬已經知道做錯了,並且己有悔意時,即使不責備也沒有關係。

讓每個下屬都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管理是一門藝術,它的最高境界是讓每一位下屬都感到自己的重要性。一位有智慧的領導者,應該創造條件,營造氛圍,鋪設台階,讓下屬覺得自己很重要。那樣,下屬將感受到尊重,嚐到成功的喜悅,感到光榮和自豪,同時也會感受到領導者的關心和支持,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坐標。

沃爾瑪是全球最大的私人雇主,但公司不把下屬當作“雇員”來看待,而是視為“合夥人”和“同事”。公司內部沒有上下級之分,下屬對領導者也直呼其名,營造了一種上下平等、隨意親切的氣氛。這讓下屬意識到,自己和領導者都是公司內平等而且重要的一員,隻是分工不同而已,因而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為公司也為自己謀求更大利益。

因此,領導者必須花時間讓下屬感到自己在企業中的重要性,以激發他們的責任心與主人翁意識。

1.傾聽下屬的意見

領導者要放低姿態,充分傾聽下屬的意見和建議,讓他們知道你尊重他們的想法,讓他們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家零售公司的領導者告訴他的下屬說:“你不可能告訴我任何我沒想過的問題,所以除非我問你,什麼也不要告訴我,明白嗎?”這些話必定澆熄了下屬所有的傾訴熱情,對領導來個閉口不言。

2.對下屬賦予權力

當人們被賦予責任時,他們會覺得重要。但徒有責任沒有權力會摧殘一個人的自尊。上述那位零售公司的領導者不僅不聆聽下屬的意見,同時也剝奪了下屬做任何決策的權力。最後,那位下屬由於失去自尊,便離開公司到另一家公司去了。在那兒,他不但有責任,也被賦予權力,他覺得自己很重要,不斷地向公司領導提供新的零售理念。由於貢獻相當大,他迅速爬升到了副總經理的位子上。

3.要重用有本領的下屬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每個人都渴望自己成為重要人物,管理的成功就在於使每一個人都感到自己重要。”為了讓下屬有展示才能的機會,領導者要有意識地壓擔子,培養鍛煉下屬,在下屬做出突出成績時,重用下屬。

4.抓住一切介紹下屬的機會

大多數下屬都是默默無聞的工作者,不圖名聲。但如獲意外的肯定,特別是領導者公開的肯定,會頓感無尚榮耀。因此,領導者要抓住一切介紹下屬的機會,充分肯定其成績,使下屬更加鼓勁工作,以報答你的知遇之恩。

5.讓下屬知道你賞識他們

作為領導者,要經常讓下屬知道你賞識他們。應該用明確的語言和行動,在恰當的時間和場合,以恰當的口吻讚賞下屬,激發下屬“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鬥誌。比如說,稱讚下屬準時上班,可以說:“你每次都能在八點鍾準時上班。我真佩服像你這樣守時的人。”每個人總有一些可讚賞之處,領導者要隨時掛在嘴上,不要藏在心裏。

他山之石,小人物也有大作用

大家都聽說過“虎符”的故事,說的是魏公子無忌盜取魏王的虎符,指揮鄆人解救趙國之難,然而,你知道這個高明的點子是誰出的嗎?他就是一位看守大門的小吏——侯嬴。

魏公子無忌,是魏昭王的小兒子,而且是魏安董王的異母弟弟。昭王死後,安董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這時,範雎逃離魏國,到秦國任相。因為怨恨魏齊的緣故,秦軍圍攻魏國,打敗了魏國在華陽城下的軍隊,趕走了魏將芒卯。魏王和公子無忌都很擔憂。

魏公子無忌為人仁義,而又能禮賢下士,凡事士人,不論才能高低,都能謙虛地對他們以禮相交,從不因為自己富貴而怠慢士人。因此方圓幾千裏地方的士人,都爭相前來歸附他。他招徠的食客有3000多人。在這個時期,諸侯各國因為魏公子賢能,門客又多,所以長達十幾年都不敢進軍侵犯魏國。

有一次,魏公子正在跟魏王下棋,忽然從北方邊境傳來了烽火警報,說:“趙國軍隊來了,快要進入邊界了。”魏王停止下棋,想要召集大臣來商議。

魏公子勸止魏王說:“趙王隻是出來打獵而已,不是前來入侵。”於是兩人仍然繼續下棋。魏王有些擔心,心不在下棋上。過了一會,便又從北方傳來消息說:“趙王隻是打獵而已,不是進行侵擾。”

魏王十分吃驚地說:“公子為什麼知道得這麼清楚呢?”魏公子說:“我的門客中有能夠打聽到趙王秘密行動的人,趙王的所作所為,門客總是會報告給我的,所以我會知道。”從此之後,魏王開始害怕公子的賢能,不敢把國家大事委任給他。

魏國有個隱士名叫侯蠃,70歲了,家裏貧困,擔任大梁夷門的看門小吏。魏公子聽說後,前往問候,並厚贈他財物。

侯嬴不肯接受,說:“我修身養性品行純潔已幾十年了,怎能因為看門貧困的緣故而接受公子的財物呢。”

於是公子就為侯嬴擺酒設宴,大請賓客。客人坐定後,魏公子親自到夷門迎接侯先生,並讓車馬隨從空著車子左邊的座位。

侯先生整理了破舊的衣帽,直接登上公子乘坐的車的上位,毫不謙讓,想借此來觀察公子。魏公子握著馬韁繩,顯得更加恭敬。侯先生又對公子說:“我有個客人在市場的屠宰坊中,希望委屈你的車馬經過那兒。”魏公子駕車到市場裏,侯先生下車去見他的朋友朱亥,眼睛斜看魏公子,故意久久地站著跟他的朋友說話,暗中觀察公子。公子臉色更顯得溫和。

這時候,魏國的將相,宗室賓客,滿滿一堂,正等待公子舉杯祝酒。市場裏的人都看著公子拿著馬韁繩,隨從人員都暗暗咒罵侯先生。侯先生看到公子的臉色始終不變,才辭別朋友,登上車子。回到家裏,公子領著侯先生坐在上位,並一一向他介紹賓客,賓客都很吃驚。正當酒喝得酣暢的時候,公子直立,來到侯先生麵前敬酒。

於是侯先生對公子說:“今天我侯嬴難為公子也夠了。我隻是夷門的看門人,公子卻親自委屈車馬,親自在大庭廣眾之中迎接我,我本不該去訪問朋友,卻因為公子的緣故故意去訪問他。然而我侯蠃想成全公子的美名,故意讓公子的車馬久久地站立在市場裏,去訪問朋友,借此觀察公子,公子卻更加恭敬。市民都認為我侯嬴是小人,把公子看作是能禮賢下士的長者。”

酒席至此結束,侯先生於是成為公子的上賓。

侯先生對公子說:“我所訪問的屠夫朱亥,是個有才能的人,世人沒有誰能了解他,所以隱居在屠宰坊裏。”於是魏公子多次前往訪問朱亥,他卻故意不回拜,公子對此很是不解。

公元前257年,秦昭王已經打敗趙國在長平的駐軍,又進軍圍攻邯鄲。魏公子的姐姐是趙惠文王的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她多次送信給魏王和公子,向魏國求救。魏王派將軍晉鄙帶領十萬軍隊前去援救趙國。

秦國派使者警告魏王說:“我進攻趙國,早晚之間就要攻下來,如果各諸侯國有敢援救趙國的,在我攻下趙國以後,一定要移軍先進攻它。”

魏王害怕,派人讓晉鄙停止進軍,把軍隊停駐在鄴縣,名義上是救援趙國,實際上是兩頭觀望。平原君派出的使者,冠蓋相望,接踵來到魏國,責備魏公子說:“我趙勝之所以與你締結婚姻關係,是因為你重義氣,又能解救別人的困難。現在趙國早晚之間就要投降秦國,而魏國的救兵不來,你解救別人困難的義氣哪裏去了?況且你即使輕視我趙勝,拋棄我,讓我去投降秦國,難道也不可憐你的姐姐嗎?”

公子為此而發愁,多次請求魏王,並請自己的賓客、辯士千方百計遊說魏王。魏王還是害怕秦國,始終不肯聽從公子。魏公子估計終究不能得到魏王的幫助,又考慮到自己不能獨自生存而使趙國滅亡,就請賓客準備100多輛車馬,想率領賓客去攻擊秦軍陣地,跟趙國共生死。

魏公子的隊伍經過夷門,見到了侯先生,就把自己要同秦軍決一死戰的情況都告訴了他。說完話,隊伍就出發了。

侯先生說:“公子努力吧,我不能隨從了。”魏公子走了幾裏路,心中不愉快,說:“我對侯先生夠周到了,天下沒有誰不聽說的,如今我將要死了,而侯先生竟沒有一言半語送給我,難道我有什麼過失嗎?”魏公子帶著車馬回去想問個究竟。

侯先生笑著說:“我本來就知道你會返回來的。你喜歡士人,名傳天下。現在有了急難,沒有別的辦法而想進攻秦軍陣地,這好比把肉投給餓虎,有什麼作用呢?又何必供養門客?然而你厚待我,你要去戰鬥而我不送行,因此知道你怨恨我肯定會返回。”公子拜了兩拜,趁機向他請教。

侯先生就屏退旁人秘密與他交談,說:“我聽說晉鄙的兵符經常放在魏王的臥室裏,而如姬最受寵幸,她經常出入魏王的臥室,有辦法偷到兵符。我聽說如姬的父親被人殺死,如姬想報仇已有三年,從魏王以下,都想替她報殺父之仇,卻沒有如願。如姬對公子你哭訴,公子派人斬了她仇人的頭,恭敬地進獻給如姬。如姬要替你效死,不會有推辭的時候,隻是還沒有找到機會罷了。你如果一開口請求如姬幫忙,如姬一定會答應,那麼你就能得到虎符奪取晉鄙的軍隊,往北救援趙國,向西擊退秦軍,這是春秋五霸一樣的功業啊。”公子聽從侯嬴的計謀,請求如姬幫忙。如姬果然偷了晉鄙的兵符給魏公子。

魏公子出發時,侯先生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的是有利於國家。公子即使合了兵符,但晉鄙不把軍隊交給你,而再向魏王請示,事情一定危險了。我的朋友屠夫朱亥可跟你一起去,這人是個大力士。晉鄙如能聽從,那最好;如不能聽從,就可以讓朱亥擊殺他。

聽罷,魏公子哭了。

侯先生說:“公子怕死嗎?為什麼哭呢?”

公子說:“晉鄙是一位勇猛的老將,我去恐怕他不肯聽從,必然要殺他。我因此才哭泣,怎麼是害怕死呢?”於是魏公子請求朱亥同行。

朱亥笑著說:“我隻是市場裏操刀的屠夫,公子卻多次親自來訪。我之所以不回拜,是因為那是小禮節,沒有用。如今你有急難,這是我替你效命的時候。”朱亥就跟魏公子一起出發了。

魏公子向侯先生告別,侯先生說:“我本當隨從你,可是我年老不行了。我會計算你的行程,當你到了晉鄙軍營的那一天,我就會麵向北方割頸自殺,來報答公子。”於是魏公子出發了。

魏公子到了鄴縣,假托魏王命令取代晉鄙。晉鄙合了兵符,懷疑這件事。舉起手來看了看魏公子,說:“現在我擁有十萬大軍,駐紮在國境上,這是國家的重任,你獨自駕車來接替我,這是為什麼呢?”晉鄙想不聽從,朱亥衣袖裏藏著四十斤重的鐵錐,用鐵錐殺死了晉鄙。魏公子於是統帥了晉鄙的軍隊。他整編隊伍,向全軍發布命令說:“父子都在軍營裏的,父親回家;兄弟都在軍營裏的,兄長回家;獨生兒子沒有兄弟的,回家養親。”魏公子得到精兵八萬人,進軍擊殺秦軍。秦軍解圍而去,於是救了邯鄲,保存了趙國。趙王和平原君親自到邊界迎接公子,平原君背著箭袋在前麵給公子引路。趙王拜了兩拜說:“自古以來沒有賢人能趕得上公子的。”在這個時候,平原君不敢把自己和人家相比。魏公子達軍營時,侯先生果然麵向北方割頸自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