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3 / 3)

1.以惡人治惡人

某下屬品性惡劣,不服管教,誰也製服不了他。領導者特意將他交給一個以心狠手辣著稱的中層領導者整治,沒用多長時間,該下屬就變老實了。

2.以奸臣治奸臣

某下屬愛向領導打小報告,領導就特意將他安排在某個同樣也愛走上層路線的科長手下當幹事。他倆都有共同的毛病,互相提防,互相揭發,互相吸取教訓,時間久了,誰的名聲也不好,漸漸地他倆都覺得挺沒趣,打小報告的行為就有所收斂了。

3.以能人治能人

張三才華出眾,傲氣十足,經常頂撞領導;李四知識淵博,能力非凡,經常在領導麵前發表不同意見。那好,你倆今後誰也別直接和領導打交道,從現在起,將你倆都交給精明強幹的、足智多謀的某領導管轄,看以後還怎麼逞能。

4.以貪人治貪人

某甲狡詐圓滑,待人處事愛占小便宜,從不吃虧;某乙也同樣如此。領導者故意將他倆安排在同一科室,指定某甲管轄某乙,由於兩人都有同樣的毛病,誰也不願意吃虧,但很難做到事事都占便宜,時間長了兩人便達成了默契,雙方利益均攤,誰也不沾誰的光。

5.以懶人治懶人

張三辦事不勤快,愛動嘴,不動手;李四幹活節奏慢,幹一天,歇半天,領導幹脆將他倆擱在同一個科室裏,給他倆規定了各項硬指標,並且指定由李四“管”張三。這樣一來,他們誰也依靠不了誰,完不成任務都得受罰,沒有領導者費嘴,他倆都變勤快了。

6.以庸人治能人

某下屬才華橫溢,傲氣十足,誰也看不起。為了製服他,領導者就故意讓他接受某個德才平庸的中層幹部管轄,能人碰上庸人,有理說不清,有話聽不懂,有事幹不得,有才使不上……時間一長銳氣減退,棱角磨掉,一匹烈性千裏馬,變成了一匹溫順馴服的馬。

7.以其人之“毒”,還治其人之身

某甲喜歡上領導家裏傳遞信息,出賣別人。針對他這一毛病,故意向他提供假信息、假情報,借他之口,傳到某個領導者耳朵裏,造成領導者的失誤,從而最終使某甲受到該領導者的懲罰。

某乙喜歡給某上司充當“打手”,按照上司的意圖,壓製反對上司的人。針對他這一毛病,故意製造假象,設法唆使他跳出來攻擊某個反對上司的人。其實,此人恰恰是該上司的一個心腹。結果,某乙給上司幫倒忙,自己為此而吃了苦頭。

上述手段,在運用時,隻要適宜、對路,掌握好分寸,一般都能輕易製服有缺點、有毛病的下屬,令管理者坐收漁翁之利。

提防那些溜須拍馬之流的人

如果下屬買在有溜須拍馬的愛好,那你就讓他拍吧,隻要你保持清醒的頭腦就行。身為管理者,身邊—定不乏有溜須拍馬的下屬,而且有的還具有相當高技巧,拍起馬屁來不顯山、不露水,讓你甜甜蜜蜜,暈暈乎乎,不知不覺中就上了他的大當,最終受害的還是你自己。

的確有不少被奉承得昏了頭的管理者,誰對他畢恭畢敬、阿諛奉承,他就對這種人恩寵有加,大加讚賞和關愛。明智的管理者則不會這樣做,他不會中這個圈套,反而會對拍馬屁奉承的那些下屬感到十分鄙視和厭惡。

作為管理者,應當保持清醒的頭腦,認清哪些是實事求是的評價,哪些又是阿諛奉承之辭;在阿諛奉承之中,哪些是出幹真心而稍稍過分地讚美幾句,哪些又是企圖通過奉承自己而達到某種企圖。諸如此類,絕對不可糊塗。

有一種難以識破的是“應付”的討好話語。當管理者在爭取下屬的意見時,他們會說些不關痛癢的好話來應付。遇到這樣的下屬,管理者提出問題征求意見,結果將得不到任何解決問題的方法,落個一肚子的空歡喜。

下麵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

某公司的老板在召集主管們開會時說:“公司以往的事情,每次都是我說了之後,你們才做。我希望你們不要再如此被動,要主動自發地工作……”

馬上有三個主管發表了意見。

A主管說:“您說得對極了,真的點到了問題的實質,大家聽了都很感動,決心要好好地加以體會和運用……”

B主管說:“聽了您的話,真是覺得不好意思,以往我總認為自己已經很主動地在工作,現在反省起來,還是遠遠不夠的。您的話,將使我變得更加積極,謝謝您的提醒,以後請多指示……”

C主管說:“我覺得您說得很好,事實正是如此……”

明眼人一眼就可看出,A是典型的阿諛獻媚者,而C就是“應付性”的獻媚者,至於B,則話語含蓄、委婉而動人,若老板缺乏自知之明,怕是要舒服得飄了起來。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其實很簡單,隻要老板提出這樣一個要求:“請拿出你們各個部門的切實可行的方案!”

管理者對付阿諛奉承者,可以從以下三方麵人手。

第一,對待專門溜須拍馬奉承領導而無其他能力可言的下屬,方法最簡單——請君走人。如果他確是個無能之輩,該讓他走人。況且他還善於阿諛奉承,你的周圍有這麼一顆不知何時爆炸的炸彈,你不會有多少好日子可過。所以,及時讓他走人是明智的。

第二,對於能力一般而有些奉承愛好的下屬,最好給他找個合適的位子。這類人不好簡單辭掉,因為他還有一定能力。可也不能委以重任,因為他不僅能力平庸,還愛溜須拍馬,若委以重任的話,遲早會壞了你的大事。在你的單位中要做到人盡其才,不光指有效地利用人才,也指恰當地使用這些能力一般而又有某些毛病的人。而且,這類人在有的時候為數不少,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

對於這類人要注意批評教育並有針對性地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要有耐心,不能急於求成。因為他們這種毛病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改正起來也一定不容易。在這個時候,你要格外注重策略,注意態度,爭取從根本上扭轉他們的認識,改正他們的毛病。

第三,對於那些確有較強能力卻喜好溜須拍馬的下屬,你一定要小心對待,因為這些人可能是些巨型“炸彈”,弄不好會造成極大的麻煩。

對待這種人,首先你要依據他們的實際能力而委以相應的職務。起碼在他們的眼中,你不能成為不識人才的管理者。這會影響他們幹工作的熱情,而且也影響其他有才華之人的幹勁。

那些不愛溜須拍馬的下屬,看不到上述這類人的阿諛奉承,而隻看到了他們的才華,並同時盯著你的行動。如果你不能給有奉承喜好的這類人以相應職務,其他持觀望態度的有能力者就可能離你而去。盡管這些人看問題不夠全麵,但他們被辭退後,對公司造成的損失則無可挽回。

堅決打壓員工裏的害群之馬

人的性格是多方麵的,對待工作的態度亦因性格、修養等因素而表現各異,有兢兢業業、開拓創新之士,也有隻說不幹、胡亂搗蛋之徒。前者是推動事業發展的主力軍,後者則是阻礙事業前進的絆腳石。身為管理者必須對下屬的工作能力、工作態度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聰明的管理者都深知集體的團結和紀律的嚴明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道理,所以他們對企業中的那些“不地道”的員工時刻保持著高度的警惕,該批評的時候就批評,該清除時便清除,毫不猶豫、不留情、不手軟,以保持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

具有下列幾種行為的員工,是不能容忍的,應立即予以批評,嚴重的話也可以考慮清除:

1.以“我”為中心,很難與人合作。一項工作通常是需要各部門之間相互協調,員工之間通力合作的。這樣的員工往往心目中隻有“自我”、工作中突出“自我”,我行我素,其他員工一般很難與之合作,不利於工作的整體推進。

2.沒有幹勁、缺乏責任感。這是一種抱著“混”的態度應付工作的人。這樣的員工普遍缺乏責任感,工作草率、馬虎,對分內的事也不認真去做,“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至於這鍾撞得好不好、聲音響不響,他全然不管。

3.心胸狹窄,容不下別人。這樣的員工多少都有一點才氣。因為這點才氣,表現自然自負,然而,他又不願看到別的同事超過自己,無容人之量,這樣的員工多數群眾基礎不好。由於他心胸狹窄難容人,和同事少不了有磕磕碰碰的事情發生,別人也不願意和他同處。

4.淨耍嘴皮子不幹事。事情是要一件一件來做的,有關工作的事情每一件都是具體而實在的,不身體力行是無法完成的。社會上曾流傳有這樣一句話:“幹的幹,看的看,看的給幹的提意見”。此類員工就是說得多、幹得少,他們的存在,不但影響著其他員工的情緒,也會敗壞整個工作作風。

5.隻會溜須拍馬,和管理者套近乎。這樣的員工其心思不在幹好本職工作上,而是尋找機會和主管拉關係、套近乎,以求得對自己的“照顧”。他們對工作往往心不在焉,得過且過。

6.牢騷滿腹,不滿太多。這樣的員工表現在對辦公室內許多事情懷有成見,愛發牢騷,說三道四,影響其他員工的積極性。他們的存在,對穩定員工思想具有消極作用。他們常常對許多事都看不慣,隨便亂說亂講,尤其對新員工的成長不利,其危害不可小覷。

7.陰毒損壞,愛說人壞話。這樣的員工思想不夠健康,經常在背後講人壞話,影響員工的團結。

8.對任何人都持懷疑態度。這樣的員工在工作中不會接受其他員工的建議,哪怕他的做法是錯誤的,也隻相信自己,不把別人的意見放在心上。他們固執己見,容易出錯,出現失誤。

9.頭腦不清,辦事稀裏糊塗。這樣的員工工作態度一般比較端正,但做事不善動腦,缺乏條理,思維不清楚,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目的何在。

沒有哪一位管理者希望自己的部門出現員工不團結、影響工作的現象。要維護工作的正常進行,對一些害群之馬必須采取嚴厲的“手腕”,用果斷的措施予以製止。不然的話,許多事情是不能按計劃發展的,將使企業後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