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罰是權威製度的殘餘,在時代的意義上說它已成為死去的東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兒童改善行為,相反的,它是將兒童擠下黑暗的深淵。
——陶行知《育才學校教育綱要草案》
犯了過錯的人應當受到懲罰。但是他們之所以應受懲罰,並非因為他們犯了錯……而是為了要使日後不去再犯。
——[捷克]誇美紐斯《大教學論》
從兒童進學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善於看到並不斷鞏固和發展他們身上所有好的東西。
——[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這就是真理。待兒童沒有同情,他們就變得沒有同情;而以應有的友情對待他們就是一個培養他們友情的手段。
——[英]斯賓塞《教育論》
兒童的心靈是敏感的,它是為著接受一切好的東西而敞開的。如果教師誘導兒童學習好榜樣,鼓勵仿效一切好的行為,那麼,兒童身上的所有缺點就會沒有痛苦和創傷地、不覺得難受地逐漸消失。
——[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教育技巧的全部訣竅就在於抓住兒童的這種上進心,這種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兒童自己不求上進,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養出好的品質。可是隻有在教師首先看到兒童優點的那些地方,兒童才會產生上進心。
——[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說教之所以最沒有用處,其原因之一就是它是普遍地向所有一切的人說的,既沒有區別,也沒有選擇。
——[法]盧梭《愛彌兒》
有些人是過分嚴格,有些人是過分放任,這兩種情況都同樣是要避免的。
——[法]盧梭《愛彌兒》
如果班級裏能夠創造一種推心置腹地交談思想的氣氛,孩子們就能把自己的各種印象和感受、懷疑和問題帶到課堂上來,展開無拘無束的談話,而教師以高度的機智引導並且參加到談話裏去,發表自己的意見,就可收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前蘇聯]讚科夫《和教師的談話》
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發展。
——[英]羅素《教育與美好生活》
教師也是教育過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義的人物,是學生可以視為榜樣並拿來同自己作比較的人物。
——[美]布魯納《教育過程》
教書是一種很愉快的事業,你越教便會越愛自己的事業。當你看到你教出來的學生一批批地走向生活,為社會做出貢獻時,人們會多麼高興嗬!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後來居上,這裏不也正包含著你的一份辛勤的成績在裏麵嗎!
——徐特立《徐老和青年學生談投考師範問題》
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陶行知《答山西銘賢學校徐正之先生書》
有經驗的教師在備課的時候,總是要周密地考慮,他所講授的知識將在學生的頭腦裏得到怎樣的理解,並根據這一點來挑選教學方法。
——[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
會學的人舉一反三,稍經點撥,即能躍進。所謂會學,條件很多,除了悟性高以外,還要足夠的人生經驗。
——傅雷
要記住,你不僅是教課的教師,也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
——[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當口頭上說的是一套而行動上是另一套的時候,這就會毒害年幼的心靈,助長漠不關心的思想。
——[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溫和地訓練兒童,使他們養成受了痛苦而不畏縮的習慣,這是一種可以使他們精神鎮定、並且為他們日後的生活奠定勇敢與果斷的基礎方法。
——[英]洛克
男孩子生性自由,不善服從;對待他們,當以誠懇和率直的態度,幫助他們建立起勇氣。
——[法]蒙田
“教師”應該是個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達、和善的人,同時又要具有能夠經常莊重、安適、和藹地和學生交談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