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國家傳播戰略的國際比較(6)(3 / 3)

(四)國際傳播能力取決於國家綜合實力

國家綜合國力決定國際傳播能力。當今世界,美國作為唯一超級大國,綜合國力淩駕於全球各國之上。以英、法、德、日等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因其綜合國力具有明顯優勢,各自擁有對國際事務的發言權。在國際傳播領域,同樣形成了美國占據主導地位、發達國家影響全球輿論、發展中國家積極爭取國際話語權的基本格局。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幾乎壟斷和主宰了全球新聞、文化和媒介傳播。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綜合國力強弱態勢相比,全球國際傳播能力的不平衡更為突出,建立國際傳播新秩序比建設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更加迫切,任重道遠。

西方發達國家居於國際傳播主導地位,突出地表現在,這些國家的傳媒、文化、影音等產品,在全球市場處於絕對優勢地位。時代華納、迪斯尼、維旺迪、維亞康姆、新聞集團、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美國電報電話寬帶公司、索尼、康姆卜斯特公司等50家西方傳媒巨頭,壟斷著世界95%的傳媒市場。目前,全球90%以上的新聞製作,被西方文化集團壟斷;每天80%的新聞稿,由美聯社、合眾國際社、路透社、法新社等四大西方主流通訊社占據。在全球跨國流通的每100本書籍中有85本、每100小時音像製品中有74小時、每100套電腦軟件中有85套,由西方發達國家流向發展中國家。

美國通過廣播、電視、出版和互聯網等多種渠道,主導著全球文字、聲音和圖像的新聞傳播。在通訊社方麵,美聯社和合眾國際社,主導了全球大眾媒體。美聯社不僅保持著全球最大的文字、圖片新聞批發商地位,還是全球電視新聞機構的主要信息源。在電視方麵,美國控製了世界75%的電視節目的生產和製作,每年向國外發行電視節目總量30萬小時。美國播出的電視節目,經常在全球100多個國家熱播。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用多種語言向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放,成為各國受眾包括政要獲知重大國際新聞事件的主渠道,在全球電視新聞節目中占有霸主地位。在廣播方麵,美國政府通過“美國之音”、“自由歐洲”、“自由亞洲”等國際廣播體係,將美國價值觀念和官方政策播送到全球。在印刷出版領域,美國出版業占世界圖書銷售總額的30%。《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等,在全球各大媒體尤其是西方主要媒體的引用率、轉載率相當高,對各國政要和社會精英影響巨大。《時代》周刊、《新聞周刊》是全球影響力最大的新聞雜誌,平均每周總發行量300多萬份。《讀者文摘》每月以18種語言、47種不同的國際版本,向世界發行1.3億份。在互聯網傳播領域,全球訪問量最大的100個網站中,有80個是美國的,雅虎、穀歌、微軟網絡等是全球影響力最大的網站。在文化傳播領域,好萊塢電影在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映,占全球總放映時間的50%以上,占世界電影市場份額的92%以上,占世界電影票房總價值的60%以上。

國家綜合實力表現在硬實力和軟實力兩個方麵。文化、製度、價值觀等軟實力,在構建國家綜合實力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經濟、軍事、資源等硬實力,決定和主導著國家綜合實力、國際地位和國際傳播能力。經濟實力是硬實力,是國家綜合實力最具決定性的部分。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首要的是經濟發展水平的競爭。因此,國際傳播能力作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根本上有賴於國家經濟的總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