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
又稱中國國際出版集團(China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CIPG),成立於1949年10月,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外文出版發行機構,以圖書、期刊、音像製品和互聯網等形式,為各國讀者提供豐富的中國信息。中國外文局下屬7家出版社和《北京周報》、《今日中國》、《人民畫報》、《人民中國》、《中國報道》5家雜誌社,每年以20種語言文字出版2000多種圖書、21種印刷版期刊和25種網絡版期刊。上述出版物由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向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中國外文局還在美國、英國、德國、日本、比利時、埃及、墨西哥等國家和香港地區設有分支機構。其中由外文局主辦的China Daily是中國英文報紙中創辦最早、發行量最高且國際影響力最大的英文報紙。此外,以Shanghai Daily和Shengzhen Daily為代表的一批地方英文報刊近些年也在國際上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
5.重點新聞網站
新華網、人民網、中國網、國際在線等網站,是中國重要的對外傳播平台。其中由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主辦的國際在線網,依托國際台的資源,目前已發展成為由61種語言組成的中國語種最多的網絡平台,囊括了環球網絡電台、網絡電視和播客平台等新媒體在內的多媒體集群網站。中國外文局主辦的中國網,有中、英、法、德、日、西、阿、俄、世界語等9個語種10個文版。新華社主辦的新華網每天24小時以6種文字、通過多媒體形式不間斷地向全球發布新聞信息。
(二)中國的國際傳播戰略
中國的對外傳播,是我國與世界各國和民族進行交流的跨國界、跨文化傳播,是印刷傳播、電子傳播、新媒體傳播等多種國際傳播方式的集合。國際傳播在捍衛與社會主義國家性質相一致的意識形態利益乃至國家整體安全戰略方麵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國家利益至上”,是我國國際傳播最根本的戰略原則;“做國際社會中負責任大國”這一新世紀戰略思想,是當前我國國際傳播戰略中的基本指導思想;“堅持‘一國兩製’,維護祖國統一”方針的宣傳,是當前乃至今後我國國際傳播中一項極為重要的戰略任務。
1.塑造良好國家形象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和各國相互依存的加強,國家形象戰略對國家利益實現的重要性顯得越來越突出。有學者認為,“國家之間的博弈不僅僅是經濟、軍事、政治力量的較量,國家形象也是一個舉足輕重的變量,它關係到一個國家能否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政治、經濟利益,實現自己的短期和長期目標,影響到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政治地位、經濟參與程度以及憑借自身實力在國際舞台上縱橫捭闔的能力。”形象好的國家,容易在國際社會中推行本國的國際政策並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反之,該國的國際政策會遭到國際社會的抵觸或反對,降低國家的國際威望。
國家形象是一個綜合體,其中政府形象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在現實中,政府形象是國家形象的第一來源,甚至有時國際公眾眼中的國家形象直接就是政府形象。因此,要塑造良好的國家形象,首先應著眼於政府本身形象的塑造。在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發生後,中國堅持人民幣不貶值,並積極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其他國家提供援助,從而為自己贏得了“負責任國家”的讚譽。在SARS事件前期和後期,中國政府的不同應對產生了截然相反的國際輿論反應,同時也向國際公眾傳播了不同的國家形象。2008—2009年爆發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一時間令諸多西方金融機構甚至一些國家風雨飄搖。中國雖然不是穩如磐石,卻也能稱得上是金融海嘯中的中流砥柱,由此中國一下子被推到國際舞台的中心地帶,國際社會主要是西方社會殷切地表現出對“中國責任”的高度期待。總之,通過大眾傳播塑造一個負責任、建設性、可預期的國際形象對中國戰略目標的實現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