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國家傳播戰略的國際比較(2)(2 / 3)

2004年12月美國國會通過《情報改革與防止恐怖主義法》(Intelligence Reform and Terrorism Prevention Act of 2004),要求美國在反恐時必須特別注意公共外交的重要性。該法案指出,為贏得反恐戰爭的勝利,美國必須動用其全部力量,包括外交、軍事行動、情報、秘密行動、法律手段、經濟政策、對外援助、公共外交和國土防禦等。法案要求國務卿按照總統的指示,密切聯邦政府部門間的合作,並與廣播管理董事會合作,製定全麵、一貫的戰略,有效利用公共外交資源,並確定美國公共外交的長期的、可衡量的目標。該法案還要求,美國政府擴大在穆斯林民眾中的公共外交活動:增加美國對穆斯林世界的交流項目;授權國務卿設立“國際青年機會基金”(International Youth Opportunity Fund),提供財政支持,以改善中東和其他穆斯林占多數的國家的公共教育。

財政撥款的增加無疑有助於美國公共外交活動的展開;重要法案的通過,是在法律層麵上保證公共外交的合法性。“9·11”之後,美國對外傳播戰略更加強調為維護和擴大自身的利益服務。

二、其他發達國家的國際傳播

(一)英國的國際傳播

英國是老牌的工業化發達國家,其傳媒業非常發達,報刊、圖書、各種音像製品、廣播電視以及新媒體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無處不在。隨著大眾傳播技術的發展,傳媒不僅發揮著提供信息及娛樂的功能,其經濟功能也日益顯現。特別是借助英語語言優勢,英國長期保持著傳播大國、同時也是傳播強國的地位。

目前英國有1500餘種報紙、四大圖書出版集團。除印刷媒體外,英國廣播公司(BBC)、獨立電視委員會(Independent Television Commission,ITC)和英國天空廣播公司(British Sky Broadcasting Group,BSKYB)是英國三大廣播電視機構。

英國在全球影響最大的傳媒機構是路透通訊社。路透通訊社是全球新聞報道、新聞評論、新聞圖片的主要來源之一,也是全球電視國際新聞報道的兩個主要批發商之一,現在號稱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多媒體新聞通訊社”。

在英國的國際傳播戰略中,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BBC)的廣播和電視在全球具有巨大影響力,也是英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製度的核心。BBC擁有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雜誌及書刊等業務。BBC對外傳播業務主要通過國際廣播、國際電視、互聯網等多種手段來實現。BBC對國際廣播(world service)開辦於1932年,最初隻用英語廣播,後來增設了外語部。BBC的中文廣播始於1941年。BBC國際廣播的英語節目現在為環球24小時連續播出,另外用43種語言播音。BBC的國際廣播主要依靠衛星將信號傳往世界各地建立或租用的發射台,再用短波發射。也有不少節目由其他國家的電台通過中波或調頻在當地轉播。根據BBC自己的統計,經常收聽BBC節目的聽眾在全球有1.4億以上。

BBC國際電視有10個營利性電視頻道和公司,其中BBC WORLD(國際電視頻道)在世界範圍內播出。近年來,BBC對外傳播戰略進行調整,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一是繼續加大對廣播電視的投入;二是整合所有對外廣播電視資源進行重組,將BBC國際電台、BBC WORLD以及BBC國際在線業務合並,建立了一個新的集編輯方針、市場營銷、受眾研究於一體的全球性多媒體新聞傳播機構;三是繼續推進節目海外落地,以大力發展數字、調頻廣播為戰略重點,繼續擴大範圍,搶占全球傳播製高點;四是加大對熱點和重點區域的投入,大力發展國際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