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九 賀歲檔新戲大火(2 / 2)

年前他把女兒沈秀接了過來,父女兩人過了一個和樂團圓之年。

沈秀個子嬌小,初來時麵黃肌瘦,頭發枯幹,模樣怯怯的,雖然是和親父一起住著,還是縮手縮腳,不敢亂走亂動,卻搶著幹活計,一看就是從前在伯父家裏養成的習慣。

沈平從前每年給他大哥不少銀子,他們還把個閨女養成這樣,沈平心裏也有些怨忿。

幸好如今銀子吃食布料都不缺,不過才過了個年,沈秀的臉上好象就白胖了些,氣質也大方多了。跟左右兩邊住的人家女眷也漸漸熟了,也時常來往,送個吃食,一道做做針線什麼的。

正月十五,王妃命人在王府旁邊的空地上搭了鼇山,鼇山上頭都是各種各樣的花燈,做工精致造型奇趣,又在鼇山的對麵搭了個戲台,讓王府裏的那個劇團在上頭演排好的新劇。

新劇說的是一對青年男女,因逃避亂兵在路上結識,發生了一連串的笑話誤會,又一起遇到各種險阻,這才日久生情,定了終身,最後在一個小村裏成婚,過著幸福的小日子。

新劇每日午後開演,一演就是兩個時辰,連演三天。隨便人來看,不管是王府裏頭的屬官還是工匠,或是內府裏不當值的下人們,都可以自帶個小凳子,坐到台下盡情的瞧看。

這幾個月來,王妃選人辦了劇團又排演新戲的事幾乎人盡皆知,內府裏的人還看過幾出短劇,外府的卻是隻聽過,沒機會一飽眼福。

如今終於有個機會了,大家夥兒都一早趕來占了坐位,凝神瞧著。

沈秀也和鄰居家的小閨女雙福一道,穿著厚棉襖,頭臉都包了頭巾,帶了小板凳來看,這一看就是兩個時辰,小姐倆激動地眼也舍不得眨一下,聚精會神,連看到高興處,想交流一下感想,都要趁著兩幕之間的空檔。

沈秀早年家裏奶奶親娘還在時,也曾經看過一回戲,雖然也好看,但是跟這個一比,可就差得遠了。

看的那些戲文,那些人在台人唱得咿咿呀呀,根本不知道在唱些什麼,要想看故事還得連蒙帶猜的,且一句詞要唱上半天,磨人得很。

這個新劇就不一樣了,說的都是尋常的大白話,演新劇的人長相也好,演得就跟真的一般,一幕幕就好象是真切地發生在眼跟前,又驚險,又有逗趣說笑,看到緊張時,連大氣也不敢喘哩,看到逗趣時,又笑得人肚皮發疼。

最後台上的小夫妻兩個手拉著手,衝著台下數百號觀眾行禮謝幕。觀眾們都是一愣,隨即台下響起如雷鳴般的掌聲。

新劇演完了,台下好些觀眾們還不舍得動窩,還要熱烈討論一番才意猶未盡地回自己家裏,好多人打定了主意明天還要再來看。

“這個新戲太好看了,明兒我還來,秀兒你呢?”

雙福微胖的臉上露出大大的笑容,真好,自從自家爹在王府裏謀了個差事,自家就過上了想也不敢想的好日子,吃得好穿得好,還有許多好看的好玩的。

沈秀點點頭道,“來!明兒我去你家喊你一道。”

沈秀想起聽自家老爹說過,這些演戲的人都是王妃在內府裏挑出來的,不論身份,隻要有能讓王妃看中的本事,就能加入劇團,這些劇團裏的人月銀豐厚,每日隻管演戲排戲,並不入樂籍,反而在府裏走到哪兒都讓人高看一眼。

聽說過了年,王妃還要挑各種有一技之長的人才,哪怕是再小的特長——比如說嗓門高,也算是一技之長呢。

那自己似乎…也有一項特長哩,沈秀心裏轉著念頭,王妃如今隻是在內府選人,但說不定什麼時候外府裏也會選人,那自己無論如何也要報個名試試去。

王府的花燈新劇,起初一天,隻是吸引著府裏的人,結果第二天,不知怎麼傳開了,附近莊子村落的老百姓也紛紛趕過來瞧稀罕,自然也是大開眼界,讚歎不已地回去了。第三天的演出更是火爆,小小的戲台被圍了個水泄不通,人山人海,足有數千人了。好些人是連著看了三天都不膩,還有人是趕了數十裏地就為了看這一場傳說中的新劇,就是荊門縣城的人,也有不少專門坐著馬車過來的。

王府裏的新劇團,算是在這荊門地界打響了名頭,一炮而紅了。

儀貞雖然沒有親身去看那熱鬧的場麵,但有珍珠在,自然不會漏下現場轉播,儀貞一邊聽著,一手輕輕摸著自己圓滾滾的肚皮,略顯圓潤的臉龐上泛起淡淡的,滿意的微笑。(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