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卿依言朝那些小船一望,果然見那些大漢目光粗野,正是盯著自己這邊,且那小船有數十隻,一算人數,不由得輕聲驚呼一聲,離了窗口,臉色發白。
永正和王禮乾也都是驚得色變。
三人齊齊看向當家人。
維明讓人把四麵窗子關了,又讓小廝去開了箱子,拿了一套舊年穿過的道袍來。
又暗中點名叫了兩個家將進來。
眾人都不解其意。
永正問道,“爹爹這是要做什麼?”
維明微微一笑道,“我自有安排,要到岸上去走一走,你們幾人就呆在這船上,再不要開窗,時刻注意那些人的舉動,一切多加小心,但也不可驚動了他們。”
說話間,便換上了道袍。
那兩個家將也進了船艙。一個叫左虎,另一個叫左勇。二人生得都是形容粗野醜陋,一個塌鼻闊口,一個下巴前凸,在左家家將裏頭,算是生得難看的,若非是身上穿著左家家將的服色,往那兒一站,就是活脫脫兩個響馬。
維明也讓小廝給他們尋了緊身短打換了。
便要帶著兩個家將下船,正好靠岸的那麵對著的是一片樹林,船身擋住了那些水賊的視線,也看不到這邊船上下來了人。
朱常泓毛遂自薦要跟著去,永正也要跟上,維明搖頭道,“我不過是上岸探些虛實。你們幾人在此守著,照看好家中老幼才是。”
說完維明下了船,小心地避開水賊視線,帶著兩個家將,進了林子裏頭。
兩個家將不知老爺這是要做什麼,隻聽著來時的吩咐,隻悶聲不吭地跟在後頭。
維明四麵望了望,瞧見不遠處似乎有一處村鎮,便抬步走過去,一邊走,一邊自袖中取了個布幡出來,上頭赫然寫著麻衣神相四個大字,又自地上拾了根棍,把那幡撐了起來。
嗨,這套行頭,還是當年在杭州時候用過一回,如今倒又重見天日了。
維明走到村口,遙遙見到左家的下人帶著買來的酒回去了,雖然認出了是自家老爺,但見老爺這般打扮,也沒有要和他們招呼的意思,忙低頭裝做不見匆匆而去了。
維明在路口挑了塊大石坐下,氣定神閑地把雙手放在膝上,還微微掐算著,半閉著眼,一副高深莫測的模樣。
這村子不算小,在外頭走動的也有不少人,見了維明這般儀表堂堂的模樣,就算是不識字的,也看出來這是個有點來曆的道士了。
那江中水賊們船並不算大,且都是空船,沒有多少食物酒水,如今他們的目標停在江中,看似要飲酒賞景,還不知要到何時才開船,自然這幫人也受不得餓,不多時便也派了兩個人上岸來買酒食。
才到村口,就見一群人圍著三個人,居中是個道士,正拉著一個老者的手,說著什麼。
聽著的人,麵上都露出又驚又佩服的表情。
有人嘴裏還念叨著,“真神了,這道士說得比劉半仙還準哩!”
旁邊立馬就有人回道,“劉半仙就是為了糊弄銀錢的,哪比得這位道長,分文不收的,隻說求個善緣?”
維明眼利,一眼就在人群中認出了兩名水賊,遂輕輕放下那老者的手,總結了一句,“老人家晚年有福,兒孫孝順,偶有小風波,也可平安過,實是好命啊!”
那六十來歲的老者樂得合不攏嘴,一定要塞給維明幾文銅錢,維明堅持不收,旁邊還有人也想上來讓維明給算算,但見維明抬了頭,瞧在那兩個水賊麵上,目光忽然一頓,顯得極為吃驚的模樣,嘴裏甚至還低低地發出啊的一聲驚叫。
“阿大,阿二,快收拾了,咱們走吧。”
維明說著便起身,催著兩個隨從,又回身過來給圍觀眾人團團作揖,告了罪便急忙朝村外而去。
兩個水賊被他看得莫名其妙,見他們三人這般做作,心裏很有些發毛,但想著他一個道士,還不定是哪來的騙子呢,不理他便是。
自去村中賣酒處打了酒,又買了些餅子等吃食,朝江邊行去。
路過林子時,恰看見那算命的道人正跟他兩個隨從說著話。
“…你們不知道,那兩人近日有血光之災,為大凶之相,我既然窺知,本當救他們二人,可又怕他們不信,反惹一身腥,因此才趕忙走開,也是個避禍的意思。”(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