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 左門往事曆曆數(1 / 2)

左老夫人蘇氏當年和老太爺左彝成親多年都沒有子息,蘇氏彼時已經年過四十,眼看生子無望,想著左家也是湖北世家名門,哪能到她這兒斷了後,便忍痛勸著老太爺納個妾好生個兒子繼承香煙,左彝卻道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天注就。道是妾室入門,家亂之始,無論如何也不肯納小妾通房。

蘇氏見此法不通,想著諾大家私,卻無後代繼承,倒不如眼下拿出來多做善事,也為左家積些功德。左彝聽了也大為讚成,於是左家修橋鋪路,燒香建廟,嚴冬施寒衣,災年設粥棚,在襄陽算是有名的積善人家。

這樣過了幾年,沒想到四十多歲的蘇夫人居然某一日惡心嘔吐,請了大夫來看,卻是有了身孕,老蚌生珠,十月懷胎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正是左維明。有了兒子傍身,夫妻兩個都是喜出望外,心滿意足了,誰知這好事成雙,過得兩年,蘇老夫人又有了身子,第三年生下了次子,取名致德。

蘇老夫人以高齡之身,育得兩子的故事也因此被當做善惡有報的事例還在襄陽城中傳誦了許多年。

不過左家二爺致德,小儀貞這當侄女的都沒有見過。

原來蘇老夫人的兄長蘇佩,也是個悲催的,年過五十了一兒半女也無,有一年到妹子家中作客,見妹子家倆小兒玉雪可愛,尤其是那老二致德,年方五歲,乖巧機靈,就打起了主意,想著妹子好容易生下的孩子,跟她說定是不肯,倒不如跟妹夫去磨,左彝這人重情義,愛麵子,說不定還能有戲。

於是趁著和妹夫喝酒的時候,蘇佩借著幾杯酒下肚,將自己年過五十,卻還沒有一兒半女承歡膝下的苦情說得那是聞者傷心,見者落淚…什麼每到年節時,就自己老倆口枯坐相望啊,什麼夢裏見生了孩兒,醒來發現卻是夢一場不由得心下慘傷啊…

見大舅兄一把年紀了哭得老淚縱橫,左彝頓起惻隱之心,也想起數年前自己老倆口沒兒子時的恓惶來,再加上酒意發作,眼花耳熱,就答應了把老二過繼給蘇佩,蘇佩這老狐狸正等著這句呢,隨身還攜帶著過繼文書,趕忙拿出來就讓妹夫按上手印。

等蘇氏得知了這消息再反對已是遲了,又因是自己親兄長,想著他家沒個孩子也確實難過,便忍痛將老二讓蘇佩帶走了,小致德到了蘇家,蘇舅媽見了也很是喜歡,愛如親生,當做心肝一般地疼著。

這蘇佩年紀雖老,心眼反是更多,生怕妹妹一家反悔,再把兒子要回去,麻溜地謀了個外地的職位,一家三口都搬去,與左家數年也不得一見。

本來若是左致德長大,為蘇佩老倆口養老送終也算是美事,可惜世事無常多變化。致德不過十三四歲的時候,蘇舅媽病故了,蘇佩日子過得孤單,不免生了心思,遂納了個年輕姨娘進府,臨老入花叢,梨花壓海棠,竟然被那姨娘的枕頭風,哄得心思糊塗起來,想著姨娘水蔥般人兒,自己夜夜耕耘,未必不能再生個親子出來,何必要外姓血脈當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