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或者多次盜竊的行為。未成年人在成長過程中,由於對盜竊行為的性質認識不足和自製力較差,可能有偷拿他人東西的行為發生,並不是所有的盜竊行為都構成盜竊犯罪。
未成年人的盜竊行為符合下列條件即構成盜竊罪:①未成年人必須達到年滿16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實施的盜竊行為不作為犯罪處理,一般由家長或者學校進行批評教育和處分。年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盜竊還可以由公安機關進行治安處罰。
②在主觀上是出於故意,即未成年人必須是故意偷拿他人的財物,其目的就是非法占有。如果是不小心或者疏忽大意而錯拿了別人的物品,隻要返還給他人,不作為盜竊罪處理。
③盜竊財物必須達到一定的數額或者是盜竊多次。盜竊數額用人民幣表示,一般要求達到1000元以上。如果盜竊的是特殊物品,如槍支、公章、身份證等,就不作為盜竊罪處罰,而是更嚴重的犯罪。如果盜竊的物品價值不滿1000元的,由公安機關作行政處罰。幾次盜竊的數額處理時要做相加計算。如果屢教不改多次盜竊的,即使盜竊數額不足1000元,也可以作為盜竊罪處罰。一般而言,盜竊財物都應當退還,已經揮霍的要負責賠償。《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規定: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製,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盜竊金融機構,數額特別巨大的;盜竊珍貴文物,情節嚴重的。
本案例中,蘇×參與盜竊的次數和數額都不是特別大,但畢竟已經累計超過1000元,因此,人民法院以盜竊罪對其定罪,是正確的。鑒於蘇×是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且其參與的次數和數額都較少,人民法院對其處以拘役一個月的判決也是適當的。
未成年人拾得他人財物拒不交出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拾金不昧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具體內容之一。我國《民法通則》從法律的角度規定,拾得他人財物應當交還給失主,將此作為不當得利的,失主有請求拾得者返還的權利。為了保護公民合法的財物所有權,我國《刑法》增設了侵占罪。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或者他人的遺忘物、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或者拒不交出的行為。年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拾得他人財物拒不退還的,就可以構成侵占罪。侵占罪的主觀方麵必須是故意,且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行為的外在表現是,行為人將他人的財物非法占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和交出。行為人將他人的財物非法占為己有,就是犯了侵占罪。
五、幫助教育失足青少年走向光明未來
案例舉要
劉××生活在一個雖然經濟不很寬裕,但家庭成員相親相愛的家裏。爸爸媽媽對××關懷備至,生活充滿溫馨歡樂。
一天晚上,媽媽悄悄地告訴了爸爸一件事:明明在寒假裏和幾個同學去偷東西,派出所民警已將他找去談了幾次話。爸爸一聽,頓時火冒三丈,真想抓起××狠狠揍一頓。但冷靜下來一想,打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才14歲,以前一直都是個老老實實的孩子,現在出了這件事,隻要管教得法,他一定能改過。於是,爸爸和媽媽就連夜商量教育××的方法。
第二天,爸爸提前下班,正好××也放學回家,爸爸就把事先準備好的一份法製報拿給兒子,讓他看了一篇關於少年盜竊犯的報道。等××看完,爸爸根據報上講的事實,給××講了小偷小摸行為的危害性,並給他講了“從小偷針,長大偷金”的道理。××聽得很認真,這一次爸爸沒有直接談到××偷東西的事。過了幾天,派出所來了通知,責令××退賠偷竊揮霍掉的東西折款300元,並罰款100元。××知道後很緊張,也很難過,因為他知道家裏不寬裕,在外麵還欠有外債,目前沒有多餘的錢了。
爸爸知道後,就直接跟××談了這件事。爸爸問:“××,上次我跟你講的那些話你還記得嗎?”“記得。”××小聲回答。“那好,那麼我問你,你這次出了這件事怎麼辦?”爸爸又問。××向爸爸承認了錯誤,並表示今後一定改。爸爸聽了後說:“你知道錯了,這就很好。你要知道,犯了錯就要受懲罰。你這次是初犯,又因為年齡小,所以派出所對你從輕處理,但你一定要記住這個教訓。這400塊錢對咱家來說不是個小數目。但就是借錢,家裏也要替你交上,隻要你能徹底改正錯誤,交再多的錢,我和你媽媽也不會心疼。”接著,爸爸又對××講了些做人的道理,××愧疚地哭了,真誠地對爸爸說:“你放心吧,爸爸,以後我再也不偷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