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著如此輝煌壯麗的仙宮,治理著如此富饒美麗國度的西王母,是一位神通廣大,風姿綽約,熱情奔放,能歌善舞,出入騎虎跨龍的至尊女神。當然,這是已被神化了的西王母。更加真實的西王母,則是“有人戴勝,虎齒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就是說頭上束著戴勝鳥頭一樣的發飾,用虎齒和豹尾妝飾打扮著,住在昆侖山的石洞裏,這就是威猛有加的西王母原始的本相。
但人間提起西王母,一般人們知道她雍容華貴,吃蟠桃,喝玉酒,協助玉皇大帝治理天上人間。但神話中的西王母形象是“虎齒豹尾、蓬發戴勝、善嘯穴居”,她有著掌握上天災害以及懲罰諸神、人類的巨大權力。
西王母與中華民族始祖們的關係源遠流長,十分密切。她與黃帝似有老鄉的關係。《山海經》載:“昆侖之墟,在西北,為帝之下都。”看來黃帝曾在昆侖山建過都城。也許他就是昆侖人,以後走出昆侖去中原闖天下了。後黃帝與蚩尤逐鹿中原時,蚩尤曾布下漫天大霧,使黃帝的三軍惶惶然不辨東西。軍情危機萬分時,是西王母派出的戰將九天玄女及時趕到,用法驅散大霧,廓清宇宙,使黃帝大敗蚩尤。史書還記載有“堯封獨山,西見王母”。後夜被堯派遣“西見王母,拜請百福”在有關西王母的神話係列中,周穆王與西王母在昆侖瑤池相會的故事,最為感動人了。
周穆玉是西周第五代君王,名叫姬滿。他欽慕西王母的威名芳姿已久,很想與這位名揚四域的西土女主加強友誼和聯絡。遂於在位的第十七年(公元前958年),命令善造車輿的大臣造父,為他打造了堅固而華麗的旅行寶輩,駕上他十分心愛的八匹千裏馬,並叫造父為他趕車。穆王統率三軍,浩浩蕩蕩西向而來。越千山萬水,渡黃河,到達青海的樂都,後翻越日月山,直奔昆侖山。
西王母為了歡迎這位遠道而來的中原君王,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在昆侖山的瑤池邊,修建了十分豪華的迎賓館。即“瑤台十二,各廣千步,皆五色玉為基”。據考古學家們考證,昆侖山中有西王母的瑤池多處。這次相會的瑤池是在格爾木河的源頭。在群山環抱之中,有一美麗的湖泊,風清沙白,萬傾碧波如懸於天上。遠處皚皚的雪峰,天上舒展自如的彩雲,掠湖而過的天鵝,在湖中形成一道道影影綽綽的倒影,使這高山聖湖更顯得清寂寥闊,如詩如畫,似夢如幻,如處子明眸楚楚動人。
在雙雙商定的吉日裏,兩位君王終於在瑤台邊上相會了。那一天,晴空萬裏,惠風和暢,野花如錦緞鋪地,綠茵似翠玉滿灘;四望昆侖,青山悠悠入夢來;回首瑤池,粼粼碧波似有情。
西王母乘紫雲龍車,上有一對青鳥,左右盤翔,下由眾仙女隨侍,有大隊儀仗導之於前。西王母盛裝輝耀,她
“身著飄帶,文彩鮮明,光儀淑穆;帶靈飛大綬,腰佩分景之劍;頭上綰太華髻,戴太真晨嬰之冠;履玄璚鳳文之舄。天姿掩藹,容顏絕世”。周穆王則著寬袍廣袖,廣額朗目,儀表威嚴,神采飛揚。西王母下得輦來,向穆王致殷勤歡迎之意,並慰問旅途的勞苦。穆王向西王母獻上了從中原帶來的白圭、玄璧。在當時,這是君王之間最高檔次的禮品,另外還送了大批的錦緞。真誠地向王母祝壽。
西王母命開華宴,為穆王獻上昆侖特產
“澄清琬琰之膏以為酒”。這是一種以最上等白玉釀成的飲料。叫玉膏或玉英,飲之能使人長壽。西王母曾以此膏招待過黃帝。這在《西次三經》中有記載:“其中多白玉,是為玉膏,其原沸沸湯湯,黃帝是食是飧”。屈原也曾歌頌過這種有奇特效用的飲料。在他的不朽詩篇《九章》中寫到:“登昆侖兮食玉英,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可見這玉英膏的神妙!席上還獻有其它昆侖特產:蟠桃、瑤草、木禾、沙棠、熒熒草等山珍奇肴。
藍天白雲為大幕,瑤池芳草是舞台。西王母的樂隊奏起了鹹池九韶之樂,眾仙女跳起了五人連臂踏地舞。其樂
“蕩蕩默默…鳥聞之而不飛,獸聞之而不去”;其舞蹬踏有節,如玉樹臨風,彩虹飄搖。聲動九霄,盛況空前。
席間,西王母向穆王作自我介紹:“徂彼西土,愛居其野。虎豹為群,鳥雀與處。嘉命不遷,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將生子。吹笙鼓簧,忠心翱翔。世民之子,惟天之望。”表達了這位天帝之女對中原天子無限敬仰之情,熱誠歡迎並願世世代代友好相處之意。穆王也殷勤致意、談笑風生。主尊客雅,賓主之間感情十分融洽。都感到這是一種萬裏來相遇的幸會,千年等一回的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