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學生傷害事故處理(3)(2 / 3)

(一)燒傷現場急救

①迅速滅火是火燒傷急救的基本原則。被燒傷者應盡快脫掉燒著的衣服,或就地迅速臥倒,在地上滾動熄滅火焰。如附近有河湖、水池,可跳入水中滅火,切不可亂跑,以免身上的火越燒越旺;也不要呼喊,以免吸入火焰後引起呼吸道燒傷。強酸強堿燒傷時,應盡快脫去被強酸強堿浸蝕的衣服,然後用清水反複衝洗30分鍾~70分鍾。如被幹生石灰燒傷,應先將石灰粉拭幹淨後,再用清水衝洗,不要將燒傷部位浸在水中,以免生石灰遇水後發生化學反應,使燒傷加重。急救中應特別注意眼部的徹底衝洗,然後塗抗生素軟膏。如被磷燒傷也應用大量水衝洗,以去掉磷顆粒,創麵要用濕紗布包紮,不能用油紗布或外敷油膏類藥物。因為磷在油中易溶解吸收,引起中毒。

②危重病人應就地搶救,清除口腔、鼻腔異物,保持呼吸道暢通,必要時吸氧。呼吸困難時,應將氣管切開。心髒停跳時,及時做心髒按摩。

③燒傷後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煩躁不安,應予以鎮痛,輕者口服止痛片,重者肌肉注射止痛劑。伴有呼吸道燒傷或顱腦損傷者,禁用嗎啡和杜冷丁製劑。用麻醉劑時必須注明藥物名稱、劑量、給藥途徑和時間,以免運送過程中重複多次使用,造成中毒。

④嚴重燒傷者會很快發生休克。如病人已休克,應現場輸液,如生理鹽水和血漿代用品等,待病情穩定後,再由專人護送到醫院。對嚴重燒傷者在轉送途中,也不能停止輸液。對嚴重口渴病人,不要大量飲用白開水,以防發生腦水腫、肺水腫;應飲用燒傷飲料(每500毫升內,含50克葡萄糖,1.5克氯化鈉,0.75克碳酸氫鈉,0.03克魯米那)。也可用燒傷片,每服1片(每片含0.3克氯化鈉,0.15克小蘇打,5毫克魯米那),用100毫升水衝飲。口服時應少量多次,成人每次不超過200毫升,學生每次應不超過100毫升。如病人惡心嘔吐,應停止口服。

⑤燒傷有時伴有出血和骨折。現場急救時,病人有出血應及時止血包紮;如有骨折,應就地取材包紮固定,以便搬運。

⑥現場救護時,應注意保護創麵,可用清潔的紗布、被單或衣服簡單包紮,避免汙染和再次損傷。

(二)小麵積燒傷的處理

1.清創

應盡量在嚴密消毒下進行清創。清創的具體方法是:清除創麵及周圍的異物。頭麵、會陰部燒傷先剃除毛發。創麵周圍正常皮膚用肥皂水清洗。創麵如汙染較重,先用清水或生理鹽水衝洗幹淨,除去脫落的表皮,以160新潔爾滅菌溶液衝洗創麵及其周圍。小水泡可自行吸收,不必處理。較大水泡可用無菌注射針抽空,或剪一小孔,使滲液流出。深Ⅱ度泡皮已剝脫者,應清除。

2.創麵處理

(1)包紮法:用於軀幹、四肢的燒傷,冬季更適用。幼兒燒傷多行包紮。具體方法是,清創後,創麵上先放一層凡士林紗布,外加紗布和棉墊,用繃帶均勻地環形包紮。敷料要超過創麵邊緣5厘米,緊貼創麵包緊。包四肢時,應從遠端向近端包紮。指、趾間用油紗布隔開。指、趾端應外露,以便觀察末梢循環。所用敷料必須吸水力強,厚度以不濕透為宜。四肢關節部位的包紮,應注意功能位置。膝關節伸展150度左右;踝關節屈曲90度;手掌部位握一紗布團,呈半握拳狀,指間油紗條隔開,拇指外展;腋下燒傷,上臂外展。

包紮後,滲出物不多、無臭味、不發燒、無感染表現者,不必天天換藥。一般5天~7天打開敷料,淺度燒傷多自行愈合。

(2)暴露法:適用於頭麵部、會陰部、臀部燒傷,夏季多用,也適用汙染較重的創麵。暴露法的好處是能使創麵盡快幹燥,表麵結一層幹痂,減少病菌的繁殖。具體方法是:在幹燥清潔的環境中,空氣溫度最好在28℃~30℃左右,對淺燒傷(Ⅰ~Ⅱ度)清創後,可外用獾油、萬花油等,有滲液用消毒棉簽拭幹,保持創麵幹燥。

三、凍傷

凍傷是由於寒冷、潮濕引起的局部血液循環障礙,而造成人體組織的一種損傷。冬季學生在室溫0℃以下,或在室外局部保溫不良的環境中長時間站立;或鞋襪潮濕、鞋襪過緊局部血液循環不暢等原因,均易引起凍傷。凍傷部位常見於手指、手背、足趾、足跟、麵頰、耳緣、鼻尖等部位。

(一)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