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推進我國社區教育工作的目標
進一步擴大社區教育實驗範圍。到2007年,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要擴展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省級、市級實驗區的範圍進一步擴大,並形成一批具有較高發展水平的省市級的社區教育實驗區和普遍開展社區教育的城市;創建一批全國社區教育示範區,為學習型城市建設奠定紮實的基礎;在經濟教育較發達的東部地區,社區教育延伸到農村地區並取得初步經驗。中部和西部地區在條件較好的農村地區開展社區教育實驗。
到2007年,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要達到較高的發展水平,對全國社區教育工作發揮骨幹和示範作用。在經濟較發達的東部地區,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的教育資源基本上都要向社區居民開放,麵向社區居民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教育培訓活動,使社區居民年培訓率逐步達到80%以上,基本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區教育管理體製和運行機製,基本具備社區教育機構、人員和經費等保障條件;在中西部地區,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教育資源60%以上都要向社區居民開放,有重點地開展教育培訓活動,使社區居民年培訓率逐步達到50%以上,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區教育管理體製和運行機製,具備一定的社區教育機構、人員和經費等保障條件。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要製定社區教育發展規劃,加強終身教育的規劃和協調,優化整合各種教育培訓資源,形成較為完備的推進社區教育工作的政策措施和對社區教育工作的督導評估製度,初步形成麵向社區居民終身學習的資源平台。
三、推進社區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
1.大力開展多層次、多內容、多形式的教育培訓活動開展教育培訓,是社區教育的基本工作。要始終重點抓好量大麵廣、受到社區居民普遍歡迎的各類短期培訓活動,努力滿足在職人員的崗位培訓、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老年人群社會文化活動、弱勢人群提高生存技能培訓、外來人群適應城區社會生活培訓等各類人群的學習需求,積極抓好社區內的嬰幼兒教育、青少年學生的校外素質教育,加強未成年人的德育工作。要緊緊圍繞社區建設的中心工作和社區居民的教育培訓需求,確定相關的培訓課程和教學內容,加強培訓課程和教材的建設工作,拓展和豐富教育培訓內容,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積極創新培訓形式,逐步提高社區居民的教育培訓率,力爭每年提高五個百分點以上,逐步實現有學習能力和學習要求的社區居民“人人皆學”的目標。
2.進一步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的活動
要把創建“學習型組織”作為現階段推進社區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來抓。要根據社區內不同類型組織的實際情況,製訂相應的學習型組織基本要求和標準,積極創建學習型企業、學習型單位、學習型街道、學習型居委會、學習型樓組、學習型家庭等學習型組織,積極開展評估促進工作,使學習型組織占社區內各類組織的比例逐年提高,2007年達到三分之一以上。
3.充分利用、拓展和開發各類教育資源,形成社區教育培訓網絡要充分利用社區內現有各類教育資源,橫向聯合,縱向溝通,實現教育資源共享,使現有教育資源發揮更大的作用。各類學校、教育培訓機構和各種文化體育設施都要有組織、有計劃地向社區開放,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社區教育培訓活動,特別是要依托社區內普通中小學和各類職業學校、成人學校麵向居民開展教育培訓服務,使其成為開展社區教育的重要力量;要在整合、利用現有教育資源基礎上,形成以區(縣)社區教育學院或社區教育中心為龍頭,以街道(鄉鎮)社區教育學校為骨幹,以居委會(村)社區教育教學點等為基礎的社區教育網絡,滿足社區居民多樣化的教育需求;要積極創造條件,充分運用播放教學光盤、收視衛星電視教育節目、計算機網絡教學等現代遠程教育手段,使有條件的街道(鄉鎮)都能夠開展現代遠程教育,構築起社區居民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