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F大調(2)(1 / 2)

10年後,這個謎終於被解開了。他在自傳中是這麼說的: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始後,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衝去,等到達第一個目標後,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40多公裏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這麼幾個小目標輕鬆地跑完了。起初,我並不懂這樣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標定在40多公裏外終點線上的那麵旗幟上,結果跑到十幾公裏時就疲憊不堪了,我被前麵那段遙遠的路程給嚇倒了。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做事之所以會半途而廢,這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因為難度較大,而是覺得成功離我們較遠。確切地說,我們不是因為失敗而放棄,而是因為倦怠而失敗。在人生的旅途中,隻要我們稍微具有一點山田本一的智慧,一生中也許會少許多懊悔和惋惜。

教育的疏忽

辦公室裏每個老師都在議論著媛媛,數學老師說:“媛媛真笨,腦瓜一點也不開竅。”語文老師說:“媛媛真懶,經常不完成作業。”……隻有英語老師一言不發,因為她知道媛媛既不笨也不懶,媛媛的英語學得非常棒。

媛媛從小沒有父母,這一點教英語的王老師了解得非常清楚,她總是盡量多地給媛媛一份關懷:上課經常提問她問題,下課也和她平等對話;媛媛的頭發散了,王老師幫她梳好;媛媛的衣服扣子掉了,王老師幫她縫上;媛媛的鞋帶開了,王老師幫她係上……媛媛非常喜歡上英語課,更喜歡王老師,所以媛媛的英語非常優秀。誰說媛媛笨,每次背英語單詞,媛媛總是第一個背上來;每次考試,媛媛的英語成績總是名列前茅。

其他老師都非常納悶,媛媛的英語怎麼學得那麼好。他們分別找媛媛談話,“你光把英語學好有什麼用,總成績上不去,考學也白搭。” “你英語學得已經很好了,你應該把時間花在其他學科上。”可媛媛還是我行我素,不理他們。

轉眼間,媛媛升入初中二年級了,媛媛的英語老師換了。初二的英語老師不像王老師那樣過多的關注她,上課也經常冷落坐在角落裏的媛媛,下課也不跟媛媛交談,所以媛媛不喜歡現在的英語老師,她更懷念王老師。一個月下來,媛媛的英語成績由原來的九十多分一下子降到了六十分,媛媛本以為英語老師可能要找她談話,了解原因的,可英語老師不知由於忙還是由於疏忽,竟忽略了她。從此,媛媛的英語成績一落千丈。媛媛曾經給王老師寫了封信,在信中告訴王老師,她想到王老師班上去,她想讓王老師幫忙調班。王老師回信說,那是不可能的,這都是學校安排好了的。她還勸媛媛不管誰教,都要認真學習。可這些都不管用,媛媛已經完全失去了信心,媛媛想起了其他老師的話,“你光英語學得好,其他成績不好,考學也白搭”。媛媛非常傷心,她變的沉默了,以前媛媛可是個開朗的女孩,笑容整天掛在臉上,可現在誰也看不到媛媛臉上的笑容了。媛媛這下真的成了班級的差生了,老師們為了能多教一個優生,哪還有功夫去關心媛媛這個差生。

一次偶然的機會,王老師聽說媛媛輟學了,她的心像是被什麼揪了一下,隱隱作痛,她為媛媛感到遺憾,她為教育的失敗感到痛心。可她也無能為力。

假如我們的教育多一些人文關懷,少一些疏忽;多一些激勵,少一些打擊,那麼媛媛很可能會是另一個樣子。她也許不會輟學,也許將把各科都學好,也許還會當上英語翻譯家。

心靈物語

今天上了《藥》這篇課文,分析了內容和結構後,忽然想起昨天學生寫的作文來。我讓他們寫一篇命題作文——《我們班最令人感動的同學》,看的時候我很感動,但又想起現在很多學生沒有持之以恒的決心,常常幾天的激情過後,又回到以前那種消極的狀態。也許很多問題對於這些學生來說症結在於自己心靈的麻木和思想的麻痹。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以後為人處世,自己都應該去想想自己的心靈,在喧鬧中與靈魂進行一次徹底的對話。反思自己的行為目的,人要的是什麼?自己現在是在浪費時間還是在把握自己的命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