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大調的旋律沁人心扉,它用絲絲和弦彈奏出了幸福的真諦。
從點滴小事做起
今天,龍麗在座位上無精打采的。我問她怎麼了,她說病了,發燒。摸摸她的頭,的確有些熱。我追出教室喊住送她上學的爺爺,告訴他先帶孩子看病要緊,落下的課以後再補,可她爺爺卻說病看過了,藥也吃了,不要緊,兩節課後他再過來看看。我回到教室看到龍麗趴在桌子上,小臉黃黃的,心裏很不是滋味。家長可能是怕孩子落課,也可能是孩子自己非要上學,看著孩子那難受的樣子我沒再打擾她,隻摸摸她的頭說:“如果太難受堅持不了就告訴老師,我打電話叫爺爺接你回家。”
第一節課剛上一半,龍麗哇哇地吐了一地。我急忙拿拖把準備清理地麵,發現周圍的幾個同學捂著鼻子正往外跑,後邊的同學也都離開了座位準備往外跑。這時,我腦海中閃出開學第二天王方同學由於下課瘋跑過度,把早餐吃的東西吐了一地的情景。當時我並不知道實情,以為他病了,擔心病菌傳染給別的孩子,就下令全體同學跑出教室,可能我當時的表情和聲音讓孩子們感到驚訝,所以他們飛快地跑出了教室,等我清理完地麵打開門窗通風後才讓他們進教室。所以,這次沒等我說話,他們就行動了。我意識到這種導向存在著問題,於是馬上說:“孩子們,別跑!當我們的同學生病難受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幫助她呢?”孩子們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有兩個同學跑過來準備幫助老師一起幹,我說:“你們倆一個架著她離開座位到別處待會兒,一個把凳子和書包挪開,好讓老師清理得更方便、更快。靠窗戶的同學打開窗戶,其他同學讀書。”果然大家各自行動起來,教室裏開始有了朗朗的讀書聲。
事後,我專門抽出班會課的十分鍾時間對孩子們做了以下引導:
1.我們怎樣去關心愛護生病的同學?
2.能夠幫助別人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
孩子們在這十分鍾裏,明白了什麼是關心同學、幫助同學,怎樣做才是快樂的。
她們笑了
周末,我打算出去辦件事情,剛下樓就遇見了劉芳母女倆。她們遠遠地就朝著我笑,我想:這次期中考試劉芳成績一定又不錯吧!沒等我想完,劉芳已經衝到我麵前,挺神秘地問:“阿姨,你猜我期中考試考得怎麼樣?”“當然挺棒的吧!”從她那甜甜的笑臉上,我已經找到了答案,但我沒猜到的是她竟然考了個全班第一,三科全優,其中兩科滿分。
劉芳今年上三年級,三年前就是這個全優的孩子卻被老師、家長、同學誤判為是差生、低能兒。
三年前,也是期中考試之後,我也是剛下樓,遠遠地就聽見孩子的哭聲和大人的吵鬧聲。到了院內,看到了這樣一幕:劉芳媽媽在打女兒,爺爺奶奶在勸。媽媽邊打邊哭著說:“我怎麼生你這個傻孩子!”孩子邊哭邊反駁:“我不傻,我不傻。”我看著這樣的場麵,急忙把劉芳領到我家,劉芳媽媽也跟了來。原來是因為劉芳在本次期中考試中,班上共66個學生,她考了個倒數第一。老師因為她歲數小、智力差,勸她退學,同學們笑她傻,無奈媽媽隻好把她領回家。
望著眼前這個曾被家長、教師和同學認為是差生和低能兒的小女孩,我百思不得其解:劉芳從小大部分時間是住在她奶奶家的,每次我回家幾乎都能看見她,並且還與她玩一會兒。給我的印象是,她是一個聰明伶俐、活潑可愛、非常好動的孩子,怎麼上學後就變成個低能兒呢?一打聽才知道,劉芳沒上過幼兒園大班,又是7歲才上學,還以為在幼兒園呢,整天隻知道玩。上課聽不懂老師講課,還經常做小動作,因此老師每天讓她站牆根,她還挺高興的。放學回家她從不提在學校的事,再加上爸爸媽媽上班時間很緊,讓她住在爺爺奶奶家,對劉芳學習的事很少過問。期中考試之後,教師找家長,爸爸媽媽才知道這些事情……
“大姐,你是教師,你說我們該怎麼辦?”望著劉芳媽媽無望的眼神,再看看那個仍一遍又一遍告訴我“阿姨,我不傻”的小劉芳,一種教師的責任感湧向我的心頭,我暗暗發誓:我一定要幫她們。於是我就對劉芳媽媽說:“今天是周末,讓劉芳在這兒玩玩吧。”“阿姨,我不傻。”劉芳又一次重複這句話。“對,劉芳才不傻呢,我們來玩遊戲吧!”於是我們來玩十位數以內的加減遊戲。一開始她不太會,但很快她就學會了。後來,我又教她背了兩首簡單的古詩,我發現這孩子確實不笨,也不傻。我表揚她真聰明,她的眼神瞬間恢複了以前的光彩,可是馬上又淡漠了,又說了一遍“阿姨,我不傻。”看來,這次考試對她的打擊太大了,弄不好,會影響她的一生。“孩子,你真的很棒,以後不準說‘傻’這個字。不過,要讓家長、老師、同學認為你很棒,你必須改掉你以往那些不好的毛病,在家聽爸爸媽媽的話,在學校聽老師的話,認真學習,取得好成績。”劉芳懂事地點了點頭。我突然發現她的眼神又恢複了以前的自信和閃閃光彩。這是賞識的力量,她能感覺得到我對她充滿賞識的愛,她在這種愛中充分地肯定了自我,承認了自我,她對自己的愛,是一份自信,也是合理的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