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告訴劉芳媽媽暫時不要讓孩子退學,與孩子的老師交流一下,孩子實在跟不上的話,再讓孩子休學。由於很多學習困難都是由於基礎知識不足引起的,所以應首先給她補課。在校把孩子交給老師,讓老師多關注一下;放學以後家長每天自己陪孩子學習,從基本的東西補起。要幫助孩子樹立學習的信心,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對孩子多采用鼓勵和表揚的方法,盡量多與老師聯係,家校聯手共同扶起這個孩子。
當天劉芳媽媽就把劉芳從爺爺奶奶那兒接回了家,全身心地教育著劉芳。後來她的學習成績慢慢地跟上來,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她前進了30多名,第二學期期終考試她排進了前十名。升入二年級,她進步更大,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排了個第五,第二學期期終考試她排了第三。這期間我又見到劉芳母女倆六次,每次見到她們,臉上都掛滿了笑,這是一種自信的笑、收獲的笑和開心的笑。
每一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本身沒有優劣之分。每一位家長都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她是聰明的。世上沒有學不會的孩子,隻有不會學習的孩子。
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近日讀到一個有趣的故事——《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故事內容如下:有一天,上帝交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可是蝸牛爬得實在太慢了。我不斷地催它、唬它、責備它,它卻用抱歉的目光看著我,仿佛在說:“我已經盡力了!”我又急又氣,就去拉它、扯它甚至踢它。蝸牛受了傷,反而越爬越慢,後來幹脆趴在那裏不肯向前爬了,而已筋疲力盡的我也隻好看著它幹瞪眼。
無奈之下,我不禁有些奇怪:上帝為什麼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呢?
又有一天,上帝還派我牽那隻蝸牛去散步,看著它那蜷縮的身體、驚恐的眼睛,我不禁起了憐憫之心。我不忍再催它、逼它,幹脆跟在它後麵,任蝸牛慢慢向前爬。咦,這時候我突然聞到了花香,原來這裏是花園。接著,我聽見了鳥叫蟲鳴,感到了溫暖的微風,還看見了滿天的星鬥。陶醉之餘,無意中向前一看,呀!蝸牛已爬出了好遠。等我跑步趕上它時,它用一種勝利者的姿態來迎接我。未等我開口,它已經帶著自信奮力向另一個“驛站”爬去……
我忽然明白了:原來上帝不是叫我牽這隻蝸牛去散步,而是叫蝸牛牽我去散步呀!
讀完故事我突然把那隻蝸牛和我的學生聯係起來。這段時間的單元抽測成績實在讓我擔心,按照這樣的情況下去,到了期末不知道會怎麼樣,於是抓緊給他們講題、練習。事與願違,接下來的考試還是那麼讓人擔憂。麵對孩子,我就是故事中牽蝸牛散步的“我”,麵對筋疲力盡的蝸牛隻有幹瞪眼。我也思來想去了好幾遍,問題到底出在哪裏了?作為老師來說,我已經盡了我的全力,而學生也沒少做練習。但為什麼練習做得多了,成績不升反降?真是好苦惱。這個故事讓我恍然大悟。我在付出的時候,我在使力的時候,我的“蝸牛們”有沒有跟上我的腳步?我不能因為一兩次的考試自亂陣腳,要相信學生有自己成長的階段。時機到了,自然會引我到鮮花盛開之地。現在我要做的不是逼、拉、扯,而是順其自然地跟隨他們的腳步慢慢來,因為教育是一門“慢”藝術。
學生教我巧背書
在語文園地上出現了子鼠、醜牛、寅虎、卯兔……這些詞,別說學生沒見過,就連我這個當老師的也隻是在算命先生的口中聽過,充其量有個模糊的認識吧。明天就要上“讀讀背背”,我花了不少時間才把這一連串拗口的、毫不相幹的詞兒給背下來。學生怎麼辦呢?讓他們也像我一樣死記硬背嗎?他們會有興趣嗎?我反複琢磨著,何不把問題拋給他們,讓他們今晚回去找個好辦法來背?孔子不是說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也許我認為特難,對他們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呢。
第二天上課,我讓學生從自己的屬相說起,然後請學生講十二生肖故事,最後由我講解十二時辰。接下來就該學生背誦,多難背呀,我都替他們著急。
“老師我有一個好辦法,”上劉雲山舉起了手,“子鼠——老鼠的兒子;醜牛——長得很醜的牛;老虎是獸中之王,攻擊其他動物常贏——寅虎;卯兔——兔子長毛;辰龍——大演員;巳蛇——四條蛇;午馬——五匹馬……”
真沒想到,他竟把這些枯燥的詞用諧音或擴詞的辦法變得生動而有趣。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紛紛舉起了手。
李麗說:“老師,我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串聯成一段話,‘孫猴子家有一些雞,一隻虛弱的狗和一頭害羞的豬’。”
孩子們用他們的方法互相啟發,沒費多少力氣便會背十二生肖和十二時辰了。這堂課真真切切地再一次提醒我:教學應以學生為本,教師不能代替學生的感知、認識,隻能引導學生自己開動腦筋解決問題,從而學會學習,提高持續發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