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放學,經過我原來所教的班級,走廊上幾個孩子在玩耍,李麗看到我,連忙說:“老師好!”我也笑著說:“李麗好!”我正準備下樓,張佳與同學追著玩,一下子衝到我麵前,這個淘氣的小家夥隻顧著玩,根本就沒看清楚老師在眼前。李麗馬上拉著又準備跑走的張佳說:“趙老師來了,快叫老師呀。”還把張佳的頭往下麵按了按,意思是叫張佳給老師鞠躬吧,張佳這才抬起頭看見我,連忙說:“老師好!”我被他們天真的舉動逗笑了,告訴張佳不要在走廊上奔跑,然後開心地下樓了。
今天,雖然天陰沉沉的,但是我感受到了被陽光沐浴著的溫暖。隻要你心存簡單,你就很容易被身邊一些簡單的事情感動著,這感覺多麼好!
留一隻眼睛看自己
過完了元旦,休息了幾天的學生高高興興地來到了教室,個個都開心地談論著。
看著這群開心的學生,我想,他們在這幾天中一定遇到很有趣的事情,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麼,為什麼不讓他們在一起說一說、寫一寫呢?這可是一個對學生進行寫話訓練的好機會。於是,我把我的語文課做了一個臨時調整,將它變成了寫話訓練課。
“同學們,元旦開心嗎?”
“開心!”
“什麼事情讓你們這樣開心呢?”
教室裏一下子熱鬧起來,學生的手紛紛舉了起來。
“老師,爸爸帶我去公園看猴子,我好開心!”
“老師,我去吃了麥當勞,和裏麵的姐姐一起跳舞,好有趣!”
“老師,我去兒童公園裏玩了太空球。我爬在那個充氣大球裏,站也站不起來,想讓它往前跑,可它就是不動,實在是太好玩了,可惜時間太短了。”
……
如同打開了閘門一樣,學生一個接一個侃侃而談,生動的細節講述一個接一個,讓我喜不自禁。
“同學們,剛才我們講了很多,能把它寫下來嗎?”
“能!”學生齊聲答道。
“好,今天我們就結合同學們剛才談的進行一個寫話訓練,題目可以自己定,但是一定要寫具體。”
我的話剛說完,班上的學生就埋起腦袋,刷刷刷地動筆寫了起來。看著學生的認真勁,我頗為得意,心想:這次的作業應該不會讓我失望吧。等到一節課下課,看著學生交上來的作業,我傻眼了,這就是他們的寫話,三言兩語,沒有重點,沒有細節描寫,全班沒有幾篇作業比較令人滿意。
這是怎麼回事呢?思來想去,就是不明白。回想課堂上學生將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娓娓道來,而在實際寫話過程中卻是不理想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裏?我不停地思索,想在學生身上尋找答案。
晚上,我隨手拿起一本雜誌,一篇文章的標題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留一隻眼睛看自己》。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位意大利畫家莫迪裏阿尼,這個桀驁不羈的畫家所畫的肖像畫有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許多成人隻有一隻眼睛。當別人問他是何用意時,畫家的回答耐人深思:“這是因為我用一隻眼睛觀察周圍的世界,用另一隻眼睛審視自己。”
“用一隻眼睛看自己”,想著這句話,再想想白天所發生的一切,我恍然大悟,原來問題出在自己身上。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一直牢記寫話訓練要讓學生多說話,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忘了低年級的學生畢竟還是小孩子,會說不代表會寫,很多地方需要我們老師扶著、領著、帶著。而我卻忽視了這個年齡層孩子的特點,忽視了由說到寫這一過程中老師所必須起到的指導作用,這才造成了上交的作業不堪入目的結果,也打擊了學生寫作的興趣。
經過這次寫話訓練的教訓之後,我不僅知道了在寫話過程中教師指導的重要性,更懂得了老師在反思教學的過程中,切莫忘了反思自己。當大多數學生不能完成學習任務時,我們就要留一隻眼睛來看自己,解開鎖的鑰匙可能就在自己身上。
愛是一種支撐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在逃難的人流中,一位母親帶著她3歲的孩子隨著人流向遠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