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與上司溝通的語言技巧(3 / 3)

在與上司進行溝通時掌握會說話的技巧是相當重要的,但是還必須跳出與上司溝通的四個誤區,以免給自己的工作帶來不必要的溝通麻煩。身在職場,職位也會隨著時間、業績的加大越升越高,與上司溝通的時間也會越來越多。現在不同以前上下班時,見了上司低頭就走過去的職場新人,但依然躊躇:是否該拍上司的馬屁?或該不該給上司提忠告?是該事無巨細節地彙報,還是努力幹活隻彙報業績呢?現在並不是與老板說笑越多就越好,也並不非是悶頭幹活就是出色的下屬,溝通時必須預防的四大誤區如果出現在自己的工作中,應該小心為好:

第一:溝通的形式大於內容。例:小靈與阿麥條件十分的相近,隻是性格上有些不同,小靈比較注重自我修煉,不大關注外界看法,阿麥則是見誰都打得火熱,人稱溝通專家。上司喜歡比較喜歡哪一個呢?

阿麥!對,他是比較受歡迎,由於他相當注重別人的看法,對誰都想留下好人緣,對自己的上司,更是務必使他舒服熨帖,對比起來,小靈這種直言無忌,我行我素的人,就率先遭到淘汰。

那麼過得半年,阿麥是否升職了?沒有!他被同一個老板開除,理由是工資不是付給一個對誰都唯唯諾諾的人,他或許適合去服務行業發展吧。

由小靈與阿麥的例子可以總結出,上司是與下屬有根本利益關係的人,所以自己在溝通的時候必須多做權衡。事實上,過猶不及的拍馬屁和圖口舌之快的個人主義者,老板都不喜歡,聰明的管理者最看重溝通的是:效果!

上司特別喜歡員工誇他是運動高手,但是更希望聽員工把附近的幾個健身場館的情況彙報得再清楚全麵一些,感覺這起才到決定性的作用。

與上屬溝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解決問題,並不是取悅自己,或者是上司,所以永遠不要讓自己的溝通形式大於內容。

第二:對老板進言。阿芳進入職場剛剛一年時間,耳朵裏已經灌滿了老板的閑話,她上司是高級總監,下轄數十個部門,雷厲風行的作風很容易招來眾人的非議,阿芳特別想把這些情況反映給上司,也勸她在管理方式上稍微柔和一點,又害怕身為行政助理不夠分量,被她誤會為愛傳閑話的小人。那麼她該不該說呢?

該說!是的,身為下屬,完全有必要也有責任給自己的上司提出針對性的意見,這其實也是領導所期望的,有見識的人才有發展前途,太安於現狀,或者因為害怕不敢說的,通常是碌碌庸才。

於是阿芳預約了一個下午工作的空擋,跟上司談了自己的看法,一邊喝咖啡一邊閱讀報告的上司先是心不在焉,接著就又皺起了眉頭……最後說:好了,你可以出去了,上司對阿芳說,同樣也給你個忠告:辦公室不是散布流言蜚語的地方。

總而言之,對老板進言需要較大的勇氣,更需要恰到好處的技巧。已經知道她的脾氣是硬朗型的了,就不適合公事公辦地跟她說某事您做得不對,某人背後對您不滿。事實上你提出一個下午茶邀請,會更能放鬆她的精神,方便進諫。忠言總是逆耳的,要選擇好時間地點環境氣氛,才能提高溝通成功的可能性。

第三:辦公室裏的站隊。在這個等級森嚴,薪水奢侈的跨國投資銀行裏,每個人都清楚伊莎貝兒是部門經理凱迪的嫡係。兩人出自同一所名校,凱迪是她的大師兄,伊莎貝兒十分感激凱迪對她的照顧,兩年內公司內部晉級伊莎貝兒都幸運升級。由於他的信任,她也看到他喜歡弄權,安排好幾個陷阱給副部門經理的手段。內亂導致效率比較低下,團隊裏出事,自然是經理首先遭殃。但總經理單獨召見伊莎貝兒,要問問她的看法和意見。

總經理說:“我知道凱迪是你的師兄,所以我更希望你客觀公平地陳述事實。”

伊莎貝兒沒有猶豫,老老實實把凱迪的把戲和算盤透露了出來,另外補一句:“這些事情本來就與我的原則不和,隻是找不到合適的機會跟您進行溝通。”

三個月後,伊莎貝兒被調到後勤部門去管雜務,凱迪辦理完辭職手續後特地去看她,冷笑一聲:“你莫非以為出賣我,你就可以升官發財嗎?走著瞧吧!”

老板一方麵感覺自己的下屬說出了事實,一方麵會覺得:“不是他的心腹嗎?平日他對自己特別的照顧,並且還一力的提拔自己,但到關鍵時刻卻落井下石,這種下屬的品質麼……”

遇見類似情況,一種選擇是:態度模棱兩可,躲開是非,前提是自己絕對沒有參與他的弄權手段,隻是聽說,那就不足以作為證據提供;一種選擇是跟老板先說清楚:“從公司的立場出發,我感覺某人某事有些問題,從私人角度來看,這些話本是不願意說的。並且僅僅就事論事,不針對個人發表任何情緒性評價、總結。”

最後,在辦公室成為某人嫡係不是一個十分明智的表現,哪怕該人在老板那裏再怎麼炙手可熱。

第四:不要挑戰自己的極限。特別是下屬在與上司進行溝通時一定不要在上司麵前挑戰自己的極限。這裏有一個非常好的例子:阿蘭那一組是有名的雷電先鋒,什麼搞不掂的任務派到她那裏老板總是最放心:阿蘭啊!全靠你了。事實上,人員不齊,設備沒有到位,資金預算壓到特低的那種程度,動輒還有新的任務壓上身來,阿蘭看著老板期待的眼神,欲言又止。所有的事情惟有自己一力解決,還要顧著安撫下屬的不滿情緒:為什麼隔壁部門那樣清閑,為什麼我們成天累得要死但沒有獎勵……?

結局是阿蘭在老板麵前痛哭一場:“我再也做不下去了,一年的時間過去了,我快忍到大病一場。”

老板意外地看著失態的她:“阿蘭,我一直對你報有相當大的期望,認為你比較職業,你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從此,在老板的心裏,就認為她的抗壓能力過於脆弱,並且她不適合擔起更大的重任。

一般來講,老板都非常的喜歡積極向自己做彙報的員工,更看重那種不訴苦能承受工作壓力的員工,這就造成兩種情況:活潑機靈,知道訴苦的職員,老板會比較容易明白他實力有限,從而給出相對靈活的工作安排,而後一種員工,老板會認為你是能者多勞,把更多不容易解決的事情派給你。

總之,及時、準確、有效的語言溝通是特別有必要的,把自己麵臨的困難和需要老板協助解決的問題一一列出,這絕對不是表示你能力不夠,而是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不然個人的能力固然被發揮到極限,情緒和體力上的壓力也達到極點,一旦被觸發,將會造成可怕的崩潰——這絕對不是可執行的、持續性的職業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