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死裏逃生(1 / 2)

隻見懷恩跪下奏道:“陛下,張敏所言極是實情,皇子被養育在西內密室內到現在已經六歲了。因為害怕招惹禍災,所以才隱瞞不敢稟報陛下的。”憲宗聽了之後是又驚又喜,簡直是懷疑自己是在作夢,當下傳旨擺駕至西內,派張敏去領皇子前來見麵。

這個皇子究竟是誰呢?原來,在成化三年,西南土族作亂,朝廷派大將前去征討,平夷之後,將男女俘虜擄入京城。在其中就有一個名叫紀氏的女子,她本是賀縣一名土官的女兒,長得美麗機敏,被充入掖庭。宮中見她性情端淑,又通文字,就升她為女史。不久之後,王皇後看上了她,命她管理內府庫藏。一天,憲宗偶然來到了內藏,問及內藏現在有多少的金銀錢鈔,紀氏口齒伶俐對答如流,使得憲宗龍顏大悅。又見紀氏生得是明眸皓齒,嫵媚動人,憲宗便在紀氏的住處召幸了她,就這樣一次,時間過去了幾個月之後,紀氏竟然身懷有孕了。這事情被萬貴妃知道了,不由得妒恨異常,便派一一名宮女去內藏打聽此事。那個宮女是個好心之人,不忍皇帝的子嗣又遭到萬貴妃的殘害,便回去稟報萬貴妃,說紀氏不過是生了鼓脹病而已,根本就不是身懷有孕。萬貴妃當時是半信半疑,不太放心,便勒令紀氏退出內藏,移居在與自己住處相近的安樂堂,以便不是地監督她。幾個月過去了,紀氏生下了一個男孩,對這樣的一件喜事,可是紀氏卻是愁容滿麵,她知道自己的兒子一定逃脫不了萬貴妃的魔掌,假如不設法弄死的話,到最後隻怕連自己的性命也難以保全。她咬了咬銀牙,把孩子包好,命令門監張敏把皇子帶出宮去溺死於水中。

張敏接過了孩子,看著孩子那嬌嫩的麵容,心裏好生不忍,他想皇上現在的年紀越來越大了,幾個兒子不是胎死腹中,就是急病夭亡,至今還沒有子嗣,我怎麼能做這種對不起社稷,對不起皇家的事情來呢?他冒著殺頭的危險,把皇子偷偷藏入密室,取了一些蜜糖和粉餌之類的食物喂養,由於張敏行事小心,一次次躲過了萬貴妃的耳目。不久之後,廢皇後吳皇後知道了這件事,便把皇子接到了自己的宮裏,細心的給予照料,這樣皇子才安然的活了下來。再說紀氏聽說皇帝要召見自己的兒子,便抱著兒子放聲大哭道:“今日我兒一去,我恐怕性命難保,此行兒去,若見一穿黃袍,有胡須的人,便是兒的父皇,兒那時就拜見他!”一邊哭著,一邊替兒子換上一件小紅袍,抱兒子上了小轎,由張敏等護著,離西內而去。這時,憲宗正在眼巴巴地坐在堂上等候,忽然見宮門前一頂小轎停了下來,一個身穿紅衣,胎發披肩的小孩子跳了下來,直奔堂前,一見到他,便雙膝跪倒在地口稱:“兒臣叩見父皇。”向他來請安。憲宗悲喜交加,不由得掉下眼淚來,一把把自己的兒子抱入懷裏,放置於膝上,仔細端詳,良久之後,才喃喃說道:“這孩子長得真像朕,確是朕的兒子呀!”憲宗當即命懷恩去內閣報喜,並說明了事情的原委。大臣們知道了這件事,無不歡欣鼓舞,第二天早朝的時候便一齊向憲宗道賀。憲宗命內閣起草詔書頒行天下,並封紀氏為淑妃,移居西內。因六歲皇子尚未取名,又命禮部會議,替皇子定名叫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