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兒童傳播環境研究(3)(3 / 3)

對此,筆者認為,兒童,尤其是低幼兒童,我們在為其考慮是否設置閱讀空間時,首先要考慮到他們的成長特點。低幼兒童的成長特點主要是注意力難以集中、好奇心強,難以長時間地在一個空間裏活動,所以,對於這些兒童而言,書本就是一種玩具,看書就是一種玩耍。從這個角度看來,單獨開辟一個兒童書房倒是沒有必要,閱讀和玩耍不必分得涇渭分明。至於要不要和睡覺的空間合在一起。筆者認為,現在國內在圖書雜誌的紙張使用上還不是很環保,一些氣味對孩子的身體有傷害,同樣地有些玩具在用材上也存在這樣的問題。所以從安全、衛生的角度,玩樂的空間和睡覺的空間最好分開來。

家裏有一個專門提供給孩子的閱讀空間,好處很多,其中一個,就是能夠讓孩子知道在這個空間裏可以看到一些好看的書,兒童也從中感受到家庭對他的尊重和愛,他會慢慢感覺,這是屬於他的空間,這種歸屬感對於兒童閱讀習慣的培養,閱讀興趣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2)家庭閱讀空間的設置條件。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為孩子們設置閱讀空間呢?

第一,適合兒童生理。從生理學上看,桌椅的高度要適合,要安全,父母需要給他們準備一個高矮適宜、采光位置合適的小書桌。因為現在孩子們讀的書,尤其是精裝本的圖畫書一般都比較大,也比較重,給兒童提供一個小書桌,他們就可以不用一直捧著或者舉著書進行閱讀,而是可以把圖書平放在桌子上,一頁一頁輕輕地翻,並進行準確的指讀或認讀。小書桌的桌角應該是圓的,以免尖角對孩子造成傷害,在這點上除了書桌、書架、椅子,甚至是這個空間裏的其他小物品,都要注意到。椅子的準備上要適宜,要選擇那麼材質結實、防滑的品種,因為孩子不安分,往往比較好動,如果不結實,則會發生意外。另外,從生理上看,兒童的圖書擺放也有講究,年幼的兒童因為高度不夠,所以圖書不宜擺得太高,圖書擺放上要適合孩子能夠看到,並且能夠拿下來,還要放上去,方便兒童自己對圖書的收拾管理。書架最好是低矮式的開放型書架而不是有門的書櫃。這樣的高度和開放性設計可以減輕孩子讀書的障礙,幫助他們學會正確取放圖書。

還有,兒童因為處於發展階段,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的閱讀會有很多變化,所以這個閱讀空間也要有發展性,在最初設計時不能太呆板,要能夠靈活地轉換,比如兒童的書桌最好能夠可調整高度,椅子也是一樣,書架高度也是一樣,等孩子長高一些,他會嫌書架太矮。

第二,適合兒童心理。這個空間要講究自由、獨立、豐富。這個閱讀空間不能布置起來太呆板,這是什麼意思呢?要有一塊給兒童自由揮灑的空間,比如設置一個空白牆麵,讓年幼的孩子在上麵能夠塗塗畫畫。有些家庭過於注重空間的分隔,空間安排過於緊密,孩子想喘息的空間都沒有;也有的家庭過於講究衛生,不喜歡孩子弄髒牆麵,所以怎麼辦呢,最好是有意識地給孩子留一個這樣的空間,怕弄髒牆麵的,可以以大畫板來代替。至於獨立,這個閱讀空間的營造上要讓孩子感覺有一定的私密性,是屬於他的空間,所以不能太開放,比如有些家庭就在客廳裏劃出一塊區域作為閱讀角,這種開放式的角落,會讓孩子隨時有被打擾的感覺,這會影響他閱讀時是否能夠安心。

2.家庭傳播空間

兒童閱讀的空間,除了閱讀空間,還要考慮到傳播空間的設計和營造。

(1)家庭傳播者的空間。比如在桌子的大小上要考慮成人參與的空間,要留有成人的椅子,要留有空間讓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講故事、讀大書、做閱讀遊戲。

(2)家庭傳播內容的空間。在兒童閱讀傳播活動中,傳播內容除了閱讀方麵的信息,還包括一些傳播的信息。比如對於兒童的書架,可以貼上一些標簽,用文字或圖畫的形式對圖書進行分類,讓孩子知道書架上的圖書都有哪些類別,怎麼尋找到自己所要的圖書。還有,在空間裏,適宜的位置,寫上一些“看書之餘,要保護眼睛”之類的文字或畫一些畫,或者貼一些孩子的成長記錄,或閱讀記錄,等等。另外,可以構建一個充滿閱讀信息的環境,讓孩子在生活中有很多機會接觸書麵語言信息,自然地接受閱讀信息的傳播。最理想的情況是,家裏到處是書,父母各捧一本書讀,這種潛移默化的信息傳播作用往往是最有效的。這種家庭裏的孩子,很難想象不喜歡讀書。古時候所謂的書香門第,其實也就是這麼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