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童傳播中,作為成人,要留意兒童對信息的真性和假性反饋。特別是年幼的兒童,如果你問兒童,今天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事情,兒童可能會回答,今天發生了什麼什麼,但這個內容可能是他編造出來的,成人要注意分辨。有些成人會以為兒童純真的心靈是不會說謊的,但卻不知道,年幼的兒童往往分不清真實與虛幻。
4.及時反饋和延時反饋
及時反饋是指傳播受體在傳播活動進行當中或結束後不久,即刻作出的反應和評價,它有助於傳播主體可以及時地對傳播效果進行判斷,迅速地得出相應的結論。
延時反饋是指傳播受體在傳播活動結束後的較長時間裏,才作出的反應和評價,它可能是傳播受體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思考後得出來的,有助於傳播主體更全麵地進行傳播活動的總結和評價。
在兒童傳播中,年幼的兒童由於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理解能力有限,會對成人的信息無法作出及時的反饋。比如成人叫嬰幼兒做個事情,孩子會出現一時無法領悟的狀況;成人讓嬰幼兒拿個東西,孩子也會出現“好像是根本沒聽到”的狀況,孩子的這種慢知慢覺有時會讓成人很懊惱,有時會怪孩子不聽話,反應慢,不聰明,殊不知這其實正是兒童正在發展的緣故。
5.簡單反饋和複雜反饋
複雜反饋與簡單反饋相比,其特點是層級眾多,環環相連,信息周轉慢,傳遞線路長。在兒童傳播中,成人經常會收到兒童一些簡單和複雜的反饋。年幼的兒童在傳播中會出現“答非所問”現象,你說東,他回應西,這樣的傳播反饋就有點複雜了。
6.消極反饋和積極反饋
如果傳播主體在信息傳播之後從傳播受體那裏得到的是一種批評性的否定性的意見,這種消極反饋往往會引起消極作用,抑製一個人的傳播積極性和創造性。積極反饋是指傳播受體對傳播主體的傳播結果給予了肯定和讚揚。在兒童的逆反期,成人往往能從兒童處收到說“不”的信息,不管是對還是錯,兒童總是喜歡否定。這也是兒童成長中的一個特點。
(二)反饋的特點
1.兒童在傳播中的反饋特性
(1)發展性。由於兒童的發展特性,使得兒童的反饋也具有發展性。兒童對信息的反饋也隨著自身的發展而發展。成人也可以通過兒童的反饋來了解兒童的發展。
(2)間接性。年幼的兒童由於表達受限,成人了解兒童的反饋有時候並不是通過兒童的直接反饋,而是通過兒童活動的特點、成長的變化來把握兒童的成長。
(3)零散性。兒童發展的受限,使得兒童傳播反饋信息處於零散的不完整狀態。比如成人在和兒童談話時,兒童的反應可能是斷斷續續的、零碎的、複雜的、欠體係的。
(4)累積性。成人對兒童成長的把握,往往不能從單一的某次反饋來判斷,而是要從累積的反饋來判斷。
2.不同傳播類型中的兒童反饋特點
不同類型的傳播具有不同特點的反饋。
在自我傳播中,兒童的反饋是在“主我”與“客我”之間進行,主我執行傳播的功能,客我發揮反饋的作用,比如自我揣摩、獨立思考等,這是一種隱蔽私自的、外人不易察覺的兒童自身的內反饋,具有自為性、內在性、隱蔽性和私密性的特點。
在麵對麵的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組織傳播中,兒童與成人雙方是一種近距離的信息交流,兒童可以通過表情、舉止或語言對成人及其信息直接作出反應,成人也可以立即根據兒童的反應檢驗自己的傳播效果,反饋具有及時性、直接性、明顯性和集中性的特點。
在大眾傳播中,由於兒童與傳播主體之間不是麵對麵的直接交流,兒童受體對傳播主體所傳播的信息,雖然也可以立即作出種種反應,但是這些反應均很難為傳播主體知曉。而且由於受體的眾多廣泛性,傳受雙方關係複雜,使得大眾傳播的信息反饋遠不如其他反饋類型那樣及時、直接、明顯和集中。
注釋
[1](美)宣偉伯:《傳播概論:傳媒·信息與人》,餘也魯譯述,香港海天書樓出版社1983年版,第5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