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華傳統經典研讀和運用,是卓越的政治家和成功的教育家的文化自覺
卓越的政治家富有強烈的經典意識。黨的領導人之所以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相結合,並表現出儒雅和睿智,這與他們多受過中華經典的熏陶密不可分。正如穀牧在回憶錄中所言:“我們黨的第一代領導人均出生在清朝末年,他們在少年時代肯定都是要讀聖賢書的。而我們第二代領導人多出生在民國初年,雖說科舉製度早已廢除,但新式教育製度的推廣尚有一個過程,所以我們這一代仍有相當數量的人少年時是在鄉下接受私塾教育的……我在20世紀20年代,曾經用心讀了些孔子之書、孔門之書。”毛澤東對古典名著情有獨鍾,運用自如。毛澤東所倡導的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實事求是”,語出《漢書·河間獻王傳》;鄧小平所倡導的“小康”社會目標,源自《禮記·禮運》;江澤民所提出的我黨的理論品質“與時俱進”,與《周易·損卦·彖傳》所言“與時偕行”如出一轍;胡錦濤所倡導的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以人為本”,語出《管子·霸言》。這都是對中華傳統經典思想的直接承繼。鑒於此,中國當代領導幹部在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著作的同時,必須重視中華文化經典的研讀。不久前,習近平在中央黨校要求領導幹部既要“讀馬列、學毛著”“研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又要“研讀古今中外優秀傳統文化書籍”;認為“讀優秀傳統文化典籍,是以一當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閱讀”;希望“通過研讀優秀傳統文化書籍,吸收前人在修身處事、治國理政等方麵的智慧和經驗,養浩然之氣,塑高尚人格,不斷提高人文素養和精神境界”。這裏所指的領導幹部,理所當然包括高校領導者、管理者。實際上,習近平講話時的聽眾中,就有部分高校領導。
在中國高等教育的曆史進程中,文化自覺意識強的院校管理者,都有較強的經典意識,無不得益於經典研讀,並大力倡導經典研讀。有感於日本人“作新不已而不破蹂其國粹”,為“正人心,救民命”,唐文治長校南洋大學期間,即引導學子“探乎詩書之源,涉乎儒林之圃”,親為學生講授“四書”“五經”,著重講解《易經》和《孟子》;長校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期間撰文指出:“吾國經書,不獨可以固結民心,且可以涵養民性,和平民氣,啟發民智。故居今之世而欲救國,非讀經不可”。在唐文治看來,經書具有凝聚民心、涵養民性、和平民氣、啟發民智的功用,在當時救國濟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楊叔子要求其博士生背誦《老子》《論語》已成美談。2008年在江蘇大學舉辦的《高校教育管理》編委會上,我曾就此事討教過先生。他確實要求:1998年入學的研究生答辯前要背《老子》,自1999年入學的研究生不僅要背《老子》,而且要讀《論語》,並要背過從《學而》到《述而》共七篇。其理由之一,基督教世界讀《聖經》,伊斯蘭世界讀《古蘭經》,中國人對中國的兩部源頭經典著作《老子》和《論語》沒有理由一無所知,高層次人才尤其如此;其二,文理本是同根生,若文理分家,重理輕文,則不利於科技領域的原始創新。最近,我統攬了2006年10月李延保書記惠贈的《李延保教育文集》,發現行文中經常引用的除外國教育名著外,也常提及《大學》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提到《中庸》之“尊德性而道問學”以及“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也提到《論語》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等經典名句,推崇孫中山“天下為公”的治國理念,稱道蔡元培“養個性、尚自然”的精神,認同陳寅恪“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命題,表現出當代大學領導人應有的經典意識。
四、增進民族文化認同,發展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培養有中華文化之根的公民,需要高校管理者研讀經典
人文血脈的傳承對於每個民族都具有根本意義。“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經典是一個民族人文、精神價值的載體,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之所係,民族智慧之結晶,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文化認同的根基,民族精神的家園,民族不滅的記憶。沒有經典的民族往往是沒有精神價值支撐和文化身份的民族;經典被焚毀、否定或忘卻了,借以安身立命的共同價值就沒有了基礎,也就難有文化認同,這樣的民族就成了一個靈魂漂泊、精神恍惚的民族,一個既不能回答“我們從哪裏來”也不能回答“我們到哪裏去”的民族。中華文化經典作為中華文化精神價值的載體,是重新確立中國人文化認同之根,也是培養中國人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之本。要重新尋回中國的文化自我,重新確立中國的文化認同,就必須從誦讀經典做起,適當確立經典的教育地位。熟知和領悟中華數千年來供奉的文化經典,容易認同人類社會千百年來共守的基本道德價值,容易踐行源於人類心靈的常道、常理,會以更高的文化自覺完成中華文化的偉大複興。中國早有“忠厚傳家久,讀書繼世長”之良訓。讀書是人類生生不息、民族薪火相傳、文明世代傳承、文化延續興盛的根本。高校管理者研讀經典,方可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方可體會民族的性格和秉承的價值理念,方可增強自身的民族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還可從經典中汲取智慧和價值理念,體味經典所蘊涵的深刻內涵,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