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回來說我們這邊,星艦的殘體插到地麵上以後有一個角度,埋土裏麵的深度大概有1公裏,有些人在紅光保護時間結束之前就已經開始離開其保護範圍,由於這個時間還有很多層甲板內的東西在燃燒,幾個最先離開保護的人被熏得灰頭土臉,不得不再重新找一些沒有用過的保護按鈕重新打開紅光保護係統,同時他們還提示其他人暫時不要離開紅光保護範圍。就這樣直到十幾個消失之後,人們才陸續退出保護,腳踏實地的站在傾斜的艦體中。這個星球特意配置了適宜人體生存的環境,重力也相仿,人們爬在船艙裏還是有些吃力的。使用協能的那些小東西包括武器、儀表等等東西都要已經徹底失效了,隻有純機械和使用原始電路係統的裝備還能夠投入使用。
人們利用離開紅光保護前的最後一段時間約定在幾個人員較為集中地地方進行集合,失去紅光保護的人要靠人聲互相喊叫著才能指引方向和進行交流,這種原始方法在墜毀的星艦中還是十分有效地。籍著喊叫和互相攙扶以及分頭搜索,人們又花費了6個小時時間才找到一條能夠直接走到地麵上的通道,這是一段殘破的用於層與層之間平衡氣壓的通道,外壁合金有20多厘米厚,內腔異常堅固又十分光滑,總長度有15米。湊巧的是這段管子直接紮破一個艙室的側壁通向了外邊的地麵,截麵呈橢圓形粗細可容一個人通過,與地麵呈三十幾度的傾斜角度,像一個向下的滑梯,人可以很輕易地滑落到地麵上,唯一的缺憾是出口離地麵還有2米多的距離,而且出去容易回來難,在光滑的內壁向上爬行十分艱難,一不小心就有滑到外邊去了,看來也隻能作為外出的通道了。
幾個身強力壯的專家找到一些塗料,開始從星艦內部標繪從各個方向通往這個通道的標記,以便人們需要緊急逃生時能夠沿著記號快速到達出口。人們陸續的從這個通道來到地麵之上,身邊帶著能夠隨手搜集到的一些可用物品,包括食品、飲水、武器、通信器材等等大小不一。先出來的人在通道下邊搭起了一個小台子,上邊鋪上了一些柔軟的墊子,保護落在上邊的人。人們還撿起散落在周圍的大片金屬碎片,在周圍圍起來了一片土地,建立一道簡單的金屬圍欄。
遠處森林中的野獸受到火光的驚嚇和濃煙的驅趕暫時還不敢到墜落點附近來查看情況,隻是遠遠的關注著這邊的動向。一些體型小一點兒的莫名生物戰戰兢兢的來到附近首先開始了偵查,偶爾拖走一些散落在不遠處的食物碎片到更遠的林子裏邊獨自大吃大嚼起來。
漸漸的,圍欄裏邊的人越聚越多,外麵的野獸也越聚越多。根據觀察,這個星球是有黑夜存在的,應該是每32個小時日夜交替一次,這個時候天也開始漸漸變黑,根據正常規律,晚間野獸的活動會更加頻繁。
清點過人和物品之後,大家開了一個短會,決定下一步的工作,所有人被分成了若幹個小隊。十幾個小隊被派出去搜索星艦艦體上能夠方便出入的進口和出口,最好是有艙門的出入口,這樣安全一些。另十幾個小隊被派回星艦內部尋找貨品比較集中地區域,搜尋那些還可以繼續使用的物品。十幾個武器小組在開始在周圍搭起更堅實的圍欄並利用現有的武器進行布防。其餘所有人的任務是加固星艦與填實地麵接觸部位的艦體,防止野獸順著縫隙或開放的艙房進入到人群集中地區域。
又忙了2個多小時,星艦的外圈圍起來一圈2米多高屏障,每隔十幾米放置了一個火力點。一些還能繼續使用的手持焊接搶被找到並交到這些建築者手中用來將圍欄牢固的焊接在一起,4個地表附近艙門完好的艙室被找到,其中一個是一間停放維修機器人的庫房,活動的艙門寬度有10米,艙門完全開啟以後可以通過大型裝備。除了這些活門留著供人進出以外其他地麵附近能夠通到星艦內部的縫隙全被填滿並用金屬焊接的十分牢固,在把部分物品運到地表上部的區域內以後,地下的部分被完全隔絕開來,防止那些能夠挖地的野獸進入到星艦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