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營地(2 / 3)

另一個好消息是一批不使用協能的維修機械和機器人被找到並馬上投入了工作,使得封閉艙室和鑄建圍欄的工作在短短3小時內完成,最終圍欄地上的高度達到5米,地下的部分也達到2米。一些原始的電力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從曆史博物館的廢墟中被找出來,能用的不在少數,尤其是那些我之前特別準備的車輛和裝備,保存得十分完好,改裝後使用後期的核能電池會工作得非常出色,手持通信器材很快取代了大喊大叫的傳話方法。但是整艦的能量儲備讓人堪憂,所有協能的係統無論是微型還是大型的一率受到某種幹擾無法使用,各類設備的工作主要依靠那些機器人帶的燃料電池組和核能電池。而燃料電池組在工作時還要消耗一部分飲用水,雖然消耗不大但總歸還是從兜裏往外拿東西。

食品、水、藥品儲備比較低,大型的食品儲備艙著陸時被拋離出去了,利用元素合成食物的那些個設備全是靠協能來驅動的,暫時都派不上用場。僅靠剩餘的食物硬挨三天問題不大,水的情況稍好一些,雖然合成水的係統癱瘓了,但那個中層的大遊泳池的水還都封在船艙裏,可以隨時取用,如果不受到二次汙染的話堅持半個月不成問題。藥品在每個單獨的控製單元和逃生艙中都有配備,人手一份應急的藥物還是能做到的。

武器庫中的所有家底都被搬了出來,一些艦身內部的防禦性據點式武器也被拆了下來,安裝在圍欄的火力點和星艦艦體外部能夠進行防禦的部分,可用的大型武器包括電離炮,化學激光炮等。單人的武器由於大部分都用協池進行充能,所以可用的很少,做不到人手一枝。一些使用化學引信的手雷炸彈和熱能武器成為了主力,最原始的那些使用*zha藥和化學zha藥子彈的帶有槍管的手槍和衝鋒槍也分發到人們手中,由於後坐力太大,隻能給身體比較強壯和比較年輕的人使用。冷兵器包括戰術激光刀、劍等則可以做到每人一把,雖然沒有能量無法作為光刃使用,但僅憑本身30多厘米的特種金屬刀刃也已經很鋒利了,切割一般的金屬還不用費太大力氣。

下一步工作分工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搜集和裝配艦內可用的物品,尤其是能夠提供能源的裝置。第二部分是派出人員盡快趕往艦體另一部分墜毀的地點查看情況,已決定是進行救援方式。第三部分就是盡快找到散落的補給以便構築一個能夠長期生存的環境循環,畢竟從墜毀所在的星球情況看短期內被搜索隊發現可能性非常小,曆史上也出現過星艦墜毀在偏遠星球,繁衍了幾代人都沒被救援的情況。第四部分就是找到協能受到幹擾的原因並盡可能解決,專家的討論結果是可能存在特有的地質構造或人工幹擾設備。最後一部分就是外出搜索可用的食物資源水資源和礦產能源等資源。至於修複艦體、發求救信號等等在現階段根本無法實施。

最先完成的工作就是能源供給模塊的改裝工作,一些機器人上可用的能源模塊被拆下來硬是安裝在了幾輛悍馬車上,我開始準備那些手搖充電設備和乙醇燃料轉換器直接就被忽略了,厚重的裝甲和部分中型武器同時也被裝備在車身上,幾台受傷較輕的重型機器人被改裝成為攜帶大型武器能夠用於作戰的戰鬥機器。艦身進一步加固,武器掛載進一步加強,幾個聯動的武器係統和警戒係統被設計並部署在墜落點幾公裏範圍內,控製範圍盡量覆蓋下落時爆炸產生的深達幾百米的幾個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