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航
眾所周知,檔案的保密工作事關國家的安全和利益,是黨和國家的一項重要工作。高校檔案保密工作是國家保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高校檔案保密工作,不僅關係著學校的穩定與發展,關係著人民群眾及社會的和諧穩定,也關係著國家和學校的安全和根本利益。
隨著信息現代化的快速發展,高校檔案工作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要逐步實現檔案的現代化管理。傳統的紙質檔案管理和電子檔案管理工作相輔相成,電子檔案作為未來檔案管理的重要形式,將成為檔案管理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信息化、數字化和網絡化的體現。因此,這就給高校檔案保密工作帶來更大的挑戰。
一、高校檔案保密工作的特點
新形勢下高校檔案保密工作呈現以下特點:一是保密檔案由有形的紙質檔案擴展到無形的聲、光、電、磁,並且采取數碼技術進行壓縮,存儲介質占用空間極小,對存放場所要求較低;二是計算機、數字複印機、傳真機等辦公自動化設備的使用,使泄密渠道增多;三是采用U盤和移動硬盤承載信息,一旦泄密,其傳播速度快,傳播內容豐富等特點會給檔案管理工作帶來巨大危害。對於傳統的紙質檔案,它的存放條件受高校自身條件限製,空間很有限,需配備相應的保密設備設施,而且須進行日常維護。
二、高校檔案保密工作存在的問題
高校作為一個開放的高等學府,有許多項目和國防軍事有聯係,而外國及外籍人員的進入,使得和平年代的安全工作顯得尤為突出。
(一)檔案人員認識不到位,保密意識淡薄。首先,檔案人員還存在“無密可保”、“對內不設防”的思想觀念,缺乏憂患意識和防範意識,對於該保密和可交流的內容認識不清,界定模糊,導致泄密事件時有發生,給國家和高校的安全帶來隱患;其次,對《保密法》知悉甚少,認為學校檔案無密可保,科技檔案工作人員、涉密研究人員忙於業務工作,對經手的大量的學校秘密,習以為常;再次,工作上的形式主義使一些人保密意識相對淡薄,有些人認為隻要按照檔案管理的相關規定管理檔案,就能杜絕檔案信息的泄密,因此放鬆了對安全隱患的警惕,放棄了對新問題、新挑戰的應對。
(二)檔案信息化管理加強,保密難度提高。由於目前電子檔案格式尚無統一的標準,使我們在對電子檔案進行檢驗時,很難對電子檔案的原始性、真實性、完整性進行認定;防火牆的設置沒有及時更新換代,智能化、易用性有待加強,同時警惕有黑客入侵;竊密、入侵手段更加隱蔽、高明,大大增加了保密工作的難度;高校檔案信息與網絡安全的防護能力很弱,許多檔案應用係統處於不設防狀態,具有極大的風險性和危險性,更先進的網絡技術的引進,高校信息網絡安全問題更加突出,檔案信息安全麵臨更加嚴峻的局麵。
(三)檔案工作投入不夠,保密設備缺乏。當前檔案保密技術麵臨更加嚴峻的挑戰,高技術的發展和在竊密方麵的應用,使得竊密與反竊密鬥爭更加尖銳複雜,日益顯現出高技術抗衡的特點,特別是通信和計算機網絡的泄密隱患更多。目前,高校對引進的檔案信息技術和設備缺乏保護信息安全所必需的有效管理和技術改造,高校保密技術防範裝備的研製、開發和應用工作進展遲緩,投入不足,經費匱乏,措施薄弱。
(四)管理製度不夠完善,保密無法可依。目前,高校關於檔案保密方麵的法律法規體係還不健全,立法重點不明確,對於檔案保密方麵欠缺法製規定,往往隻對紙質檔案的管理作出了保密規定,而電子檔案的數據保密和檔案信息係統的安全保密等方麵的規定卻非常欠缺,涉密計算機的管理規定落後於現代計算機和網絡的發展,給檔案管理人員依法保密帶來了困難,對高校檔案保密工作的開展不利。
三、高校檔案保密工作的深化措施
(一)落實檔案的保密工作責任製,分級管理。高校應該加強對檔案保密工作的領導,成立檔案保密工作領導小組,實行館長負總責、分管領導、庫房管理人負直接責任的保密管理體製,逐級負責,做到組織落實,任務落實,人員落實;簽訂安全保密責任書,層層監管,不出現“斷層”、“空檔”,高校檔案館領導應每年與各室主任和庫房責任人簽訂檔案安全和保密責任書,把檔案安全保密責任落實到每個室、每個人,做到責任到人、措施到位,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確保檔案安全保密工作萬無一失,高校檔案部門隻有真正落實了檔案的保密工作責任製,實行檔案保密分級管理,檔案的保密工作才能取得實效和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