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高校檔案工作服務民生的方法與途徑研究(1)(2 / 2)

(三)做好服務師生的檔案管理體係建設是高校檔案服務民生的重要保障檔案工作的終極目標就是要為社會中最大多數人提供他們需要的檔案服務。檔案資源體係和檔案利用體係的建設有賴於檔案管理體係的完善,應該逐漸完善對涉及師生的檔案管理,配備相應的保管保護設施、規範檔案保管程序,配備較高素質的檔案管理人員,改變以往落後的檔案管理模式,加快計算機管理檔案的步伐,做到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檔案管理的有機整合,使師生檔案的管理更專業化、規範化、現代化。總之,科學的檔案管理體係,是高校檔案工作服務民生的重要保障。

因此,高校檔案工作中的服務民生的實現依賴於以上三方麵的建設,即檔案資源體係建設、檔案利用體係建設、檔案管理體係建設。檔案資源體係是檔案工作服務民生的基礎,對於高校檔案工作來說,如果沒有涉及師生的檔案資料,任何服務師生都是空談,必須首先要占有大量的涉及師生檔案資源,然後對其加工、開發才可能利用之;檔案利用體係是檔案工作服務民生的核心,高校檔案工作服務民生的外在表現就是師生利用檔案的過程,師生能最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檔案,就是檔案利用體係服務民生的最直接體現;檔案管理體係是檔案工作服務民生的保障,為“兩個體係”建設提供支撐,使二者協調運作,形成服務民生的統一體。檔案管理體係協調檔案資源與檔案利用的關係,檔案利用體係將檔案資源和檔案管理外化並提供給利用者,檔案資源體係為檔案利用和服務提供材料。沒有檔案資源,檔案工作服務民生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沒有檔案管理,檔案工作服務民生就是一盤散沙、一句空話;沒有檔案利用,檔案工作服務民生就不能落到實處、展現風采。所以,以上三個方麵的建設相互聯係、缺一不可,共同統一於服務民生的目的。高校檔案館建設的核心就是做好以上三方麵的建設。

二、高校檔案工作服務民生的具體途徑與方法

2007年12月29日,國家檔案局印發了《關於加強民生檔案工作的意見》,強調要推動民生檔案工作深入開展,推動建立覆蓋人民群眾的檔案資源體係和服務人民群眾的檔案利用體係。2008年7月,國家檔案局局長楊冬權在第16屆國際檔案大會第146次理事會議上做了《服務民生:中國檔案服務方向的新選擇》的演講。2008年8月,教育部和國家檔案局公布了《高等學校檔案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第27號令,以下簡稱“27號令”),並於2008年9月1日實施。這一係列政策法規的出台表明,服務民生是現階段以及今後檔案工作必須堅持的方向,高校檔案工作當然也不能例外。下文結合高校檔案館建設實踐簡要說明高校檔案工作服務民生的具體途徑與方法。

(一)以健全製度、規範管理為出發點,修訂完善學校檔案工作各項規章製度,形成科學的檔案管理體係檔案資源體係建設和檔案利用體係建設是一項事關檔案事業發展全局的係統工程,絕非一朝一夕、一人一力之功。因此對於檔案工作服務民生的理論基礎、實現路徑以及保障機製等製度框架需要給予科學規劃。“27號令”的頒布為高校檔案工作貫徹落實服務民生提供了製度保障,是高等學校服務民生的行動指南。為此筆者認為高校檔案館應該從製度建設、隊伍建設和機構整合三個方麵入手,以形成科學的檔案管理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