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高校檔案工作服務民生的方法與途徑研究(1)(1 / 2)

羅偉昌

高校檔案工作是以高校為依托,以學校檔案資源體係和檔案利用體係的建設為重點,以達到保存曆史、傳承文明和服務高校師生的目的。因此,高校檔案工作中的服務民生旨在服務教師和學生,這種服務主要通過建立覆蓋高校教師和學生的檔案資源體係和形成高校教師和學生有效使用檔案的檔案利用體係兩個方麵來實現,同時這兩大體係的建設依賴於科學的高校檔案管理體係的成熟。所以,高校檔案工作中的服務民生旨在做好檔案資源體係、檔案利用體係和檔案管理體係三方麵的建設,本文結合高校檔案館的一些建設實踐,旨在探索高校如何形成一套體現服務民生的檔案資源體係、檔案利用體係和檔案管理體係,以使高校檔案工作能更好地服務民生。

一、高校檔案工作服務民生理念的內在要求

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注重人的發展與進步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也是當前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體現。人是萬物之靈,是社會的尺度,正如毛澤東所說,人民,隻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曆史的真正動力。在人類曆史的發展中,人類孜孜以求的目標就是發揮人的創造力、實現人的價值、追求人的幸福和體現人的尊嚴。同時這也正是馬克思一生始終關注的重要問題,即實現“人全麵而自由的發展”。“自由自覺的勞動是人類的特性”,這是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對人的本質論述。馬克思指出,人是世界上最複雜的存在物,人的存在是自然存在、社會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統一,人的需要是自然需要、社會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統一,人的活動是自然活動、社會活動和精神活動的統一。因此,做好檔案工作,發展檔案事業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要求,一方麵記錄人民群眾創造曆史的實踐活動,一方麵為廣大的人民群眾了解人的曆史實踐提供服務,這也正是檔案工作服務民生的二重性。

(一)高校檔案服務民生主要體現在服務師生

檔案工作服務民生的二重性要求,一方麵要建立覆蓋人民群眾的檔案資源體係,另一方麵要形成方便人民群眾的檔案利用體係,也就是國家檔案局局長楊冬權所提出的“兩個體係”建設。所以,建設覆蓋人民群眾的檔案資源體係和檔案利用體係,既是檔案工作貫徹可持續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要求,也是檔案工作服務民生、服務社會宗旨的內在體現。高校檔案館作為全國檔案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以人為本、服務民生也是其工作的重要理念,但同時由於高校檔案館以高校為依托、直接麵向師生群體的特點,使其服務民生有獨特性,即旨在服務高校教師與學生。教師是社會民眾的一部分,今天的學生就是明天的社會公民。服務師生主要通過建立覆蓋高校教師和學生的檔案資源體係和形成高校教師和學生有效使用檔案的檔案利用體係兩個方麵來實現,同時這兩大體係的建設依賴於科學的高校檔案管理體係的成熟。具體來講,高校檔案工作的服務民生理念,內在地要求高校檔案館一方麵做好涉及師生的檔案資源體係建設,一方麵做好麵向師生的檔案利用體係建設,同時做好對這兩大體係的管理工作,即形成科學的檔案管理體係建設。

(二)做好涉及師生的檔案資源體係建設和麵向師生的檔案利用體係建設是服務民生的基礎檔案是國家機構、社會組織以及個人在社會活動中直接形成的有價值的各種形式的曆史記錄。高校檔案事業既是國家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又是國家檔案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資源建設體係看,以“反映本單位主要職能活動和基本曆史麵貌”的文件材料作為歸檔範圍仍然有效。同時高校在收藏本校行政、科研和教學資料的過程中,形成了大量“涉及師生的”檔案,尤其是涉及“師生權益”方麵的檔案,這也是高校檔案館主要職能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檔案資源建設是檔案工作“對曆史負責、為現實服務、替未來著想”的根本保證,是檔案工作為民生服務的基礎。

提供檔案利用服務,是檔案工作的最終目的與歸宿,檔案信息資源利用率直接體現著檔案工作為民生服務的實現程度。從檔案利用體係上看,重視師生的利用也不是否定機關職能部門利用,相反,機關職能部門利用今後還是我們的重要服務對象之一。機關職能部門解決特定個人民生問題,往往也是直接查閱檔案,不需要個人舉證。檔案機構為機關職能部門解決民生問題提供的檔案利用服務也就是為民生服務。從這個意義上講,為機關職能部門服務與為師生服務是完全一致的。高校檔案工作不僅要繼續把握檔案的曆史文化價值,而且要努力把檔案部門建設成為師生信息查閱和取證中心。這樣,高校檔案部門將與師生的聯係更加緊密,檔案館的功能也將發生大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