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建設和諧世界和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等一係列重大戰略思想,全麵拓展和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開創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麵。曆史已經證明,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從根本上說,不僅是為了更好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而且是為了更好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因此,對改革開放中發生的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與不足,我們既不能掉以輕心,也不能驚慌失措,而是要堅信“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現代化,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振興偉大的中華民族;就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製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所以,我們應該堅信改革開放的“成效和功績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事實上,隻有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才能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回顧改革開放的曆史進程,探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和理論形成,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始終以與時俱進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不斷探索和回答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不斷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是我們取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一係列偉大成就的重要原因。因此,黨的十七大強調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實際,科學分析我國全麵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新機遇新挑戰,全麵認識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深刻把握我國發展麵臨的新課題新矛盾,更加自覺地走科學發展道路,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隻有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煥發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創造力、感召力。我們要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和不斷發展黨曆經艱辛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幹擾所惑,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還要用人道尺度衡量發展
西南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譚亞莉
【摘 要】 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應該在馬克思主義有關人的全麵發展要求下,正確把握衡量發展的尺度,突出發展的“人道尺度”,指導我們重塑人文精神,調整評價體係,維護社會公正,改善環境質量,努力推進中國進一步的發展又好又快。
【關鍵詞】 馬克思主義 發展目標 人道尺度 科學發展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科學發展的設想,幾經強調,到黨的十七大對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曆史地位和貫徹落實做出了全麵闡述和部署,這是我國立足現實曆史條件對過去三十年改革開放實踐的繼承和超越,是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發展思想在實踐中不斷深化認識的產物。發展觀離不開發展主體對“為何發展”、“如何發展”,即對發展的目標和尺度的解讀,深入理解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思想,尤其是在正確的發展目標下選擇衡量發展的尺度,對於我們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設計和實踐發展戰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