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9章 對話藏族女作家、著名民歌學者德慶卓嘎(3 / 3)

德慶卓嘎:比如我吧,我把大房子讓給別人,別人高興了,我也很高興,因為我做了好事,滿足了別人的願望,這是比自己換大房子還高興的事。在西藏,絕大多數老百姓從本質上說,也都是這樣的。

聶曉陽:一般的老百姓也有這麼高的覺悟,他們不會眼紅別人,嫉妒別人有而自己沒有嗎?

德慶卓嘎:當然也會有這種負麵的情緒,不過藏族人都信佛教,而嫉妒在佛教裏是很重的罪孽,也是煩惱的根源,人們學佛修行,就是為了克服這些負麵的心態。

聶曉陽:西藏人怎麼看待死亡?

德慶卓嘎:不是很在乎,比如說我,無所謂什麼時候死,我不是很在意,就像回家一樣。我們講的是,人死了靈魂不死,離開了還會再來,所以不會過於悲傷。

聶曉陽:現在內地自殺的人很多,藏族呢?

德慶卓嘎:藏族人不能自殺,別人可以殺我,但是自己拿刀子殺自己的人很難得到超度。

聶曉陽:我在上海、北京都生活過,很多自殺的人其實並不都是因為窮困,而是因為找不到生活的意義。我想,為什麼藏傳佛教現在這麼受歡迎,大概就是它是研究生命的學問,大家想通過這種教義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生活的樂趣,思考人生應該怎麼過。

德慶卓嘎:對,人生是很不容易的,托生為人也是很不容易的,我們應該有意義地過。人生的痛苦都是自己造成的,爭來爭去,和人生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比,利益啊、職稱啊、地位啊,其實不過都是蠅頭小利,沒有多大意思。

聶曉陽:既然心態這麼好,那麼藏族人受了委屈也會抗爭嗎?

德慶卓嘎:當然也是要抗爭的,但是不能過分影響自己心情。如果一個人認為有些事情不正確,那麼他站在正確的一方,他就覺得不虧心,這也是一種善緣,未來會有好報的。比如兩個人打架,誰有道理我就站在誰旁邊為誰說話,這是在做好事,自己內心會很高興。

聶曉陽:藏族真的不過生日嗎?

德慶卓嘎:傳統上一般是不過,隻有老年人到了80歲才過一次,穿上白色的衣服,因為藏族喜歡白色,白色代表心沒有一點汙染,是透明的、純淨的。

聶曉陽:現在一些大城市,一般人如果在童年少年時代還是一杯清水的話,到了大學畢業後就逐漸變成一杯濁水了,可能到40歲以後就變成髒水了。但是,一個人如果有信仰,就有可能把這個清水的狀態保持到老。

德慶卓嘎:是這樣的,在西藏人們很容易把追求精神放在第一位,讓你的心沒有那麼雜,你應該多接觸一些藏族。藏族獻哈達也是這個意思,代表我的心是純潔的,沒有一絲汙染。

聶曉陽:很多人說簡單就是幸福,許多都市人有時候不快樂就是因為想得太多了,什麼都想得到和占有。所以我要挖掘藏族文化中這樣的亮點,把它介紹給別人。

德慶卓嘎:這是很有善緣的事。藏族人信大乘佛教,在藏族的文化裏,希望能讓別人得到幸福是非常重要的。

聶曉陽:不丹是全世界人均收入最少的國家,但也是全世界人民幸福感最高的國家。財富不一定帶來幸福。

德慶卓嘎:如果過分追求的話,財富往往還會帶來痛苦。

聶曉陽:我印象中拉薩過去很小,街道上有很多流浪狗,尤其是寺廟附近。還有乞丐,靠在牆根曬太陽。但現在拉薩在變得更大更繁華的同時,似乎也變得更加浮躁。

德慶卓嘎:藏族有一個民間故事,說是狗帶來了青稞種子,所以在林芝地區,過年的時候先給狗過年,把過年吃的各種各樣的東西放在一個大盤子裏先喂狗。很有意思的,你應該到林芝去一下。過去喇嘛廟也會喂狗,朝佛的人先拿糌粑喂狗,然後才進廟裏朝佛。不過後來政府有個規定,說城市裏限製養狗,就不怎麼能看到狗了。一個城市沒有狗,感覺這個城市沒有人情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