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醫學教育與衛生管理(四)(2 / 3)

5.3提高了執法人員的總體素質實行浙的綜合執法管理體製後,各監督科室業務工作項目增多,要求監督工作人員全麵地、係統地掌握多種專業知識、如:五大衛生知識,計劃免疫、傳染病管理以及地方病防治等掌握有關的法律、法規和監督程序,為此,站內對監督員實行業務考試、現場考核和社會考核相結合的管理辦法。一方麵,站內經常組織業務學習,開展業務討論,定期組織業務理論考試,在監督現場隨時進行現場考核另一方麵,設立了群眾投訴箱和公開監督台,自覺聽取群眾意見,誠懇接受群眾監督凡考試、考核不合格者或在衛生監督中違法違紀行為受過行政處分或刑事處分者解除或撤免其監督員資格。這樣有力地促進了每個執法人員自覺地、高標準地努力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業務知識、法製觀念和職業道德。

5.4減輕了財政負擔,促進了衛生防疫事業的發展改革管理體製後,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部分的經費開支以及職工的福利津貼基本,由我們自己解決,大大緩解了財政負擔創收純利主要用於全站業務經費不足的補差,基建維修公共積累及職工福利補助等開支,這樣既提高了職工生活水平,又促進了衛生防疫事業的發展。

5.5實現了資料管理檔案化管理體製改革後,綜合業務科設立了專職檔案管理員,負責所有資料的記錄、整理和保存。藥品衛生設置了八個檔案:食品衛生綜合檔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衛生檔案、食品生產經營人員傳染病管理檔案、食品企業預防性衛生監督檔案、食品衛生行政處罰檔案、食品衛生監督檔案、食品衛生監督員考核檔案、食品衛生監督文書檔案公共衛生做到了經營單位一戶一擋,完整地記錄了各經營單位基本設施,從業人員數及曆年的體檢培訓,監督監測情況,指導改進意見等。使衛生監督幹有記錄,查有依據實現了資料管理的檔案化、規範化。

農村食品衛生存在問題分析及強化管理探討

1背景分析

“民以食為天”。的確,食品不但是人類維持生存、繁衍的最基本要素,而且與人的健康和長壽有者密切的關係。“病從口入”說的就是這樣一個普通而又深奧的道理。新的《食品衛生法》頒布後,濟源市的食品衛生監督員,為了人民的健康,奔走在城鄉各地,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實施有效的衛生監督,狠抓食品企業“三基本”建設(基本衛生製度、基本衛生知識、基本衛生設施並對中、小型飯店進行專項治理。目前全市食品行業發證審查率及從業人員健康體檢率基本達到100%;食品衛生合格率達95.7%;飲食行業的餐具消毒合格率達85%以上:街頭食品和鄉鎮飲食行業衛生合格率達60%以上。

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促進濟源市食品工業的迅速發展,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從1982年的241家,食品生產經營人員2461人員,發展到1995年的2406家,8368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物質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節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為適應改革開放後快速服務的特點,農村食品行業蓬勃興起,但設備簡陋,職工素質差,缺乏衛生意識,給食品衛生管理帶來新的問題。

2食品行業目前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食品衛生法》的頒布標誌著我國食品衛生監督工作邁上了新台階,一年來的執法實踐使我們看到了食品衛生規範化管理的希望。但是,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我們不能不看到,當前社會的法律意識,特別是農村還很淡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現象依然存在,地方保護主義還很有市場。在取得成績的同時,還應看到新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2.1食品企業和經營單位對《食品衛生法》宣傳學習不夠,職工理解模糊,缺乏自我檢驗及自我檢查等製茂。

2.2法人代表法律部分企業的法人代表,不知道新、改、擴建項目,須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查,取得《建設項目衛生許可證》後,方可施衛。致使預防性衛生監督、監測難以落實。

2.3工地食堂衛生差特別是中小型工地食堂,廚房工作人員不經體檢,操作環節汙染嚴重,容器生熟不分,夏秋季飯菜上爬滿蒼蠅,成為腸道傳染病的隱患。

2.4早、夜市街頭小吃的經蒼活動一般設點在露天或半露天狀無下設點多在車站、交通幹線公路兩側等流動人口較多的地方,有的臨垃圾箱,露天耐所,無防塵設施,極易造成食品的汙染。

2.5街頭小吃生產用水嚴重不足一盆水洗刷到底現象普遍存在,汙水垃圾到處亂倒,下水道不通暢。嚴重汙染環境,給蚊蠅孳生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