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食品經營者缺乏基本衛生設施生熟不分,餐具、飲具使用前的消毒難以保證,“萬能抹布一盆水,拿錢售貨一雙手”的現象普遍存在。
2.7食品從業人3個人衛生意識差法製觀念淡薄,上崗不穿工作衣帽,一人查體多人上崗頂替經營現象較普遍,這些經營者呈現出了分散經營,流動性大的特點。
2.8平時監督忽視了由_工商管理一般衛生的原則誤認為都是衛生部門的事-食品單位生產經營不能及時更換衛生許可證,因工商執照有效期一般為四年,每月交納工商管理費就屬合法經營。但衛生許可證因體檢關係,必須每年至少一次健康檢查,同時更換衛生許可證,這就出現了有工商執照,未能更換衛生許可證的現象。
3理化農村食品衛生管理的探討
為了進一步貫徹執行《食品衛生法》,探討有效的、切實可行的管理方法,筆者根據目前的形勢,提出如下管理方法的淺析,供同道們參考。
3.1改革開放搞活是黨中央的號召,因此,衛生監督管理也必須服務於經濟建設,必須在黨委領導下、政府的支持下,配合人大,搞好食品衛生的監督執法工作。
3.2行政管理為強化行政管理職能以政府名義成立食品衛生領導小組,每年組織其成員部門的領導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布置食品衛生工作,並在全市城鄉上下不定期地進行食品衛生大檢查,對檢查結果及時予以通報,這對於強化食品衛生管理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3.3部門配合管理城建部門搞好歸點,質易分奐,劃行歸市使早、夜市及街頭小吃有固定的地點,合理的布局。工商部門根據城建部門的規劃,建立封閉市場,或固定門麵,提供經營場所,配備基本衛生設施把好執照發放關。同時在收工商管理費時驗查當年衛生許可證,未辦證者加收管理費,實現“一般衛生由工商負責的規定”。這需要領導層之間的協調,主管工作人員也要協調,這樣市場的食品衛生才能抓好。
3.4自身管食品生產經管企業的主管部門要起到作用成立本係統、本單位的食品衛生領導管理小組,製訂各項管理製度和崗位責任製,配備衛生管理員,建立產品檢驗室,做到產品批批檢驗,合格出廠,定期檢查,通報結果,評估獎懲,落實《食品衛生法》第十七條的規定。
3.5采取和城建、環保等有關部門“聯合辦公會審”方法,實施食品衛生預防性衛生監督,即方便建設單位加快審批速度,體現監督管理為企業服務的精神,又可以借助城建部門換發建築用地與審批發放施工執照職能,掌握全市的衛生基建動態,達到對新建、擴建、改建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建設項目實施預防性衛生監督。
3.6完善基本衛生設施,重點控製關鍵環節主要做到生熟分開,用具、容器消毒,展示食品有防蠅、防塵設施,工藝流程布局合理,有充足的流動水源,通暢的上、下水設施。
3.7宜傳普及食品衛生知識及有關法規宣傳要經常化、多樣化,使經營者自覺地去為他人健康服務,做到工作時穿戴衣帽整齊,佩帶健康證和培訓證,提高消費者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
3.8加強監督監測開展集中式餐具毒及使用一次性餐具建立餐具消毒站,專車運送已消毒好的大小不同的碗、盤、碟上店和專人專車上門收取用過的餐具,做到每日所送餐具數量能夠滿足客流量的需要。攤販推廣使用一次性衛生筷及一次性紙餐具,衛生行政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監督監測,並逢過新聞媒介通報監測結果,對不符合衛生標準者進行整頓或給以取締,確保消費者使用“安全餐具”。
3.9以“爭三優、創衛生城”為大力開展“食品衛生信得過”及“創建食品衛生達標具”活動,實行掛牌經營,接受社會監督。對工地食堂衛生管理應作為建築安全管理的一部分,一並落實。
4結語
保護人民健康,是衛生部門的崇高職責。貫徹執行《食品衛生法》衛生行政部門負有十分重要的責任。而《食品衛生法》涉及麵廣,同人民生活關係密切,是保護人民身體行政部門行使食品衛生監督。為此,要求從事食品衛生監督工作的每個同誌,都要正確地行使國家授予的權力,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采取教育爭助為主,懲罰為輔。同時要努力掌握食品衛生標準和檢測技術,尊重科學,堅持原則,忠於職守,對農村食品衛生實施有效的監督,同各有關部門一起,切實把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的崇高使命擔當起來,全麵貫徹執行《食品衛生法》,造福於人民,造福於子孫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