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聯合用藥引入的汙染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輸液時添加藥物,聯合用藥愈來愈多,配伍用藥的數量也有增加,在一個輸液瓶中加進2-3種藥物的現象十分普遍,在搶救危重病人時,添加藥物多達10餘種,輸液時加入粉針劑比加入注射液針劑的微粒更多,雖然肉眼可見已溶解,但從電鏡下觀察可見大量未溶解的藥物,由於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溶媒的改變,pH值以及溶媒濃度的變化往往產生結晶析出或發生沉澱,這在中草藥製劑中更為明顯-可見添加藥物也是引起微粒汙染的一個重要原因。
2.5液體在儲存運輸過程中,導致的微粒汙染液體在儲存過程中,是一箱箱重疊堆放,上麵液體堆放的重量對下麵液體瓶蓋及膠塞的擠壓,造成瓶蓋,膠塞的鬆動,由於瓶內的負壓,瓶外的空氣進入瓶內,難免空間的纖維、塵埃、細菌也會進入大輸液在運輸途中,由於液體瓶的搖動摩擦,溶液在瓶內震蕩,重則造成輸液瓶的破損,輕則引起玻璃屑脫落或瓶口與膠塞的摩擦,導致瓶口或膠塞脫屑,影響液體的澄明度。
微粒的種類主要包括塵埃、碳墨、橡膠屑、玻璃屑、白點以及絮狀物、纖維、藥物結晶等。
3輸液中不溶性微粒對人體的危害
輸液中不溶性微粒進入人體造成的危害,雖然一時難以發現,但已有足夠的實驗和臨_實踐證實,任何非代謝性微粒對人體都是有害的。
3.1對毛細血管的影響人體最小的毛細血管在直徑為6-8pm,而不溶性微粒的直徑已超過毛細血管的直徑,當微粒隨血流循環時可沉積在肺部和腦部,有的可直接栓塞或形成血栓,使局部組織缺氧、水腫、微粒使肺毛細血管堵塞,引起供血不足,形成肉芽腫,逐漸為結締組織所代替,最終形成彌漫性肺纖維化,有時甚至導致腫瘤的發生。
3.2紅細胞聚集在微粒周圍,形成血栓導致血管栓塞和靜脈炎,使血管局部供應不足,組織缺氧,產生水腫,而炎症加重。
3.3顆粒異物進入機體後相玉碰撞能與組織蛋白結合引起過敏反應,血小板減少,熱原樣反應,微粒的危害是多方麵的有許多危害的症狀又不易觀察到,輸液中多種藥物的相互作用也會幹擾人們對微粒危害性的認識。
4減少靜脈輸液中微粒的防範對策
4.1減少輸液生產過程中帶入的不溶性微量大輸液質量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危,要加強《藥品生產企業許可證》、《藥品經營企業許可證》、《製劑許可證》的核發驗收工作,認真執行《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KGMP》條例使製劑按規範化、科學化的軌道運行,為臨床提供合格的製劑。
4.2在臨床輸液過程中應嚴格執行操作規程盡量減不對膠塞的穿刺次數,切割安瓶時要認真消毒減少安瓶脫屑的機會,抽取藥液時要避免手對活塞的汙染,盡量選用鋒利適宜的小號針頭,禁止敲打安瓿直接將小針劑倒入液體內。
4.3保持輸液室的環境衛生做好空氣消毒工作減少人員的走動使用空氣淨化裝置,降低環境空氣中微粒對液體的汙染,有條件時,輸液加藥最好在淨化工作台上進行。
4.4根據病情需要盡量減少輸液中所加藥物的種類,嚴格掌握藥物的配伍禁忌,以減少藥物相互作用產生的結晶或沉澱,同時要考慮藥物在液體中的溶解度,力求將藥物在液體中的微粒降到最低水平。
4.5加入醫院供應室的管理以減少在清洗過程中微粒對輸液器具的汙染,輸液前,最好將10-20ml藥液自輸液器中放丟,衝洗管壁,以減少輸液器管壁上附著的不溶性微粒,也可洗去殘留的環己酮。
4.6采用輸液終端濾器裝置於輸液管道末端,可有效地除去藥液內和管內的微粒,有研究證明:使用終端濾器可使的微粒減少30-40倍,微粒全部截留,可使靜脈炎的發病率下降75%,建議臨床-盡快普及使用輸液終端濾器,以減少輸液微粒給病人帶來的危害。
談在臨床護理過程中如何觀察病人的病情
馬先華(黑龍江省嫩江九三管局尖山農場醫院161444)
在臨床實際工作過程中,觀察病人的病情是醫療護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能否仔細地觀察病情是衡量一個護士業務能力和工作責任心的標誌之一。
1生命體征的觀察
生命體征即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是受大腦皮層控製,通過神經體液調節而保持其正常與恒定,當機體發生生命體征變化時,這些生命體征隨著發生變化好轉,若能早期發現生命體征變化,配合醫生做適當的處理,就會使更多的病人得以挽救。
1.1體溫患者發熱病因複雜,很多疾病伴隨的一樣症狀,不同的疾病表現不同的熱型。例如:化膿性疾病或敗血障表現為弛張熱,傷寒疾病表現稽留熱,瘧疾表現為間歇熱。
1.2脈搏、血壓的觀察脈搏和血壓可反映心血管係統的疾病,如脈搏可隨體溫升高而有快慢的改變,在循環係統的疾病時,脈搏可有規則改變,其中,脈搏改變對診斷有重要參考價值,如水衝脈,交替脈,奇脈等。在血壓方麵,血壓如突然升高伴意識障礙,是高血壓腦病的症祅,收縮壓顯著增高,是主動脈硬化的症狀,急性低血壓是休克的表現,由於某些原因導致微循環嚴重摩礙,血壓進行性下降,導致腦、心、肺、腎主要髒器缺血缺氧,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對重病人必須嚴密觀察病情變化休克病人須嚴密觀察,每10min測—次血壓,設重症的記錄,專人守護。
1.3呼吸主要觀察病人呼吸頻率,節律,呼吸聲音,氣味的變化,各種原因引起的肺內氣體交換受阻,都可發生呼吸改變,嚴重者出現呼吸衰竭,當呼吸次數過慢時,考慮中樞係統疾病,當呼吸過快時,考慮感染,高熱引起呼吸嚴重受抑製時可出現點頭樣呼吸,交替式呼吸,潮式呼吸,肝昏迷的病人有肝奧,糖尿病病人有爛蘋果味,哮喘病人有高調鳴音,腦出血病人呼吸時發出鼾聲,以上這些需要仔細觀察並給予鑒別。
2神誌變化的觀察
觀察神誌變化,是觀察病情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神誌表示大腦皮層的機能狀態,往往是疾病嚴重與否的標誌之一,意識障礙的程度,隨著疾病的演變而變化。要掌握分辨意識障礙的程度,如煩躁、模糊恍惚、朦朧、嗜睡、昏迷。
2.1顱內血腫的病人在發生顱腦損傷後於昏迷過程中,清醒並有煩矂,隨後再度昏迷者,揭示病情惡化。
2.2肺心病病人出現頭癰,意識障礙,嗜睡說明有嚴重的二氧化碳瀦留,並有發生肺性腦病的可能。
2.3肝髒病人有意識不清,撲翼震顫等神經係統體征,可疑是肺性腦病肝昏迷前期。
3觀察其它病情變化做到不失時機處理
3.1心髒病病人病情變化突然,且心髒病病人的表現不一致。高血壓性心髒病病人發生意識障礙改變時,應考慮腦血管庭攣或腦病所致。
3.2冠心病病人頻繁的心絞痛發作,提示心肌梗塞的發生。
3.3急性出血是內科常見並發症,應記錄出血的時間,性質顏色,是嘔血,還是咯血,都應引起護理人員的高度警惕,消除病人緊張情緒,給鎮靜劑,做好輸血、止血的準備工作。
3.4惠復症是外科急症,病因複雜,起病急,變化快,必須嚴密觀察腹痛的部位,性質,時間-腹肌緊張,嘔吐次數,嘔吐物性質和量等-給診斷提供依據。
3.5觀察藥物反應是護理人員病情觀察的主要內容之一,因觀察藥物療效及毒性反應是協助醫生決定停藥或用藥的主要參考,對易產生過敏的藥物尤應仔細觀察,雖做過敏試驗若為陰性,也應注意變化,防止發生意外,心力衰竭病人用洋地黃治療,易引起毒性反應。